漫谈和谐的人际关系

2015-09-10 23:06董素雅
考试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交朋友人际友谊

董素雅

古代的思想家孔子把“礼之用,和为贵”作为最高社会价值目标。崇尚“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作为成就一切事情,战胜一切困难,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这一思想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商人讲究“和气生财”,老百姓信奉的是“人和是一宝”,“家和万事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忠信”、“仁义”,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准则。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度、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人际交往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个人学习社会知识、生存技能和文化,实现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必经之路。

人际和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人际和谐意味着不同个性的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包容、和睦相处,互助、互补、互利,团结一致,安定有序,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条件下达到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实现总体上的平衡、和谐状态,是人们求生存、求发展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表现和特征

(一)和谐人际关系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直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施虐、害人。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在人际交往中颇受好评,很得“人缘”的人一般有以下特点:乐观、聪明、有个性、独立性强、坦诚、有幽默感,能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等等。而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不太受欢迎的人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私、心眼小、斤斤计较、孤傲、依赖性强、自我为中心、虚伪自卑、没有个性,等等。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平等相处。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一个的权利和人格都受到平等尊重。不歧视人、不欺负人,是减少人际冲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2.宽松的人际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的个性自由受到尊重、宽容,人与人之间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和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在宽容别人的同时,开阔自己的心胸。

3.相互真诚信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信誉至上。诚信是对自己的言行、承诺负责任的健康人格的表现。相互信任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基本保障。对亲人、对朋友、对人民、对祖国的忠诚是加深和巩固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友善和关爱。人际和谐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与人为善是人际和谐的基本出发点,人们之间以友好的态度相处,可以消除隔阂,增进感情,使人间充满温暖。

二、和谐交往的要素和不良心理

(一)和谐交往的要素:卡耐基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下面是和谐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守的十条基本原则。

1.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尊重。渴望得到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3.沟通。就像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所说:“每个生命都需要表白。”

4.宽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欣赏。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肯定,这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求。

6.换位。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弹性。交往方式不能太死板,要留有余地。

8.诚信。诚信是无形的名片,关乎一个人的形象和品质。

9.合作。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10.互惠。追求“双赢”,利益共享,共谋发展。

(二)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1.自卑和自傲心理。自卑的人在交往中,虽有良好愿望,但是总是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因而没信心。自傲者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在交往中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吹自擂和盛气凌人,而且不愿和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交往。

2.怯懦心理。主要是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

3.猜忌心理。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4.逆反心理。总爱和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标新立异。

5.排他心理。常常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接受新知识、拒绝拓展思维。

6.做戏心理。把交朋友当做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喜吹牛。

7.贪财心理。认为交朋友就是“互相利用”,因此只结交对自己有用的。

8.冷漠心理。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更多朋友。

三、学会共处,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尊重差异,尊重别人,就要求同存异,悦纳他人,并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无论在家庭、单位、学校,我们都要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悦纳他人的同时,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要做受欢迎的人,让世界因你而精彩,诚实、善良、善解人意、宽厚大度、开朗幽默、乐于助人的品质,在交往中更受人欢迎。乐观开朗,对人对事都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会使交往轻松而愉快,这种积极的心态会感染周围的人。真诚地肯定和欣赏别人的长处,宽容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关心他人,替别人着想,而不是事事都只想着自己。遇到矛盾要冷处理,尽量避免指责、争执和冲突,以免激化矛盾,这样才能与人和谐共处。

(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学会交友,建立真正的友谊。青年学生都十分重视同学间的友情,渴望得到彼此间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倾诉的友谊,但又觉得找到真正的友谊很难,这就使友谊更为珍贵。

中职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十分重要。政治老师对学生在交友方面加以指引很有必要。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把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看成是“益友”,把好谄媚奉承的人、好背后诋毁人的人、好巧言逢迎的人看成是“损友”。与“益友”结交,可以相得益彰,使人得到真正的帮助;与“损友”结交,会使人误入歧途,深受其害。

总之,人际关系问题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圈是人际关系中对每个人影响很直接,也是很重要的关系。

猜你喜欢
交朋友人际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与“都”交朋友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与『和』交朋友
友谊之路
搞好人际『弱』关系
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决定了你这一生是什么样的人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们”字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