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感觉的培养

2015-09-10 23:06洪艺红
考试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洪艺红

摘 要: 眼睛感觉到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色彩能鼓舞学生的生活,给予心理乐趣和刺激,产生积极影响。生活与色彩的关系日益密切,巧妙运用色彩已成为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关键词: 色彩感觉 色彩理论 培养策略

美的问题非常复杂,涉及许多方面,个性感觉包括用理论解决色彩问题和个人的创造力。单凭经验也许一生都不可能掌握,而许多理论循序渐进的系统化知识是可以掌握的,色彩感觉是人生而具备的天赋,必须经过努力和训练培养运用色彩的才能,因此,为了锻炼色彩感觉,必须做以陶冶感觉为目的的练习。

一、色彩理论和色彩感觉,两者在训练初期的必要性

理论因素是客观的、概念的东西,对任何人都带来共同结果,感觉的因素是主观的、个性的,而且是完全独创的。色彩美的评价受主观因素的支配,影响作品决定性价值的条件就是感觉。在感觉能力的初期,理论背景起补充作用,但感觉非常灵敏时,理论条件不过是在完全直观之中极自然地、无意识地得到解决。理论和感觉应像两个车轮同时行进一般,二者在训练初期都是必要的。

(一)色彩理论关于色彩的三属性

1.色彩明度:从白色到灰色、黑色的灰度等级与光量的变化成比例,形成明暗顺序。最暗色调子称为低调,最亮为高调,还有中间调。这些调子对我们的感情产生影响。高调:积极、刺激、快活、时髦;中间调:健壮、丰富:低调:苦闷、苦恼的感觉。明暗和深浅,含义不同,明暗表示和影造成的自然明暗对比,而深浅的差别是利用黑和灰系列造型处理创造出来的。

2.色相:我们看到的颜色为数很多,代表性颜色有6个色相,如红、橙、黄、绿、蓝、紫6种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各自显示明显独立特征。暖色:红、橙、黄等表现前进、扩散、大胆、拔尖,而冷色如绿、蓝、紫等相反表现凄冷、胆怯、寡言、腼腆、严厉等感情。

3.色度:一个色相中加白色,纯色逐渐变淡、鲜艳度降低,色度,即颜色的鲜艳度。色度低使人感觉笨拙、迟缓,纯度高,前进,速度增加。如一架飞机是硬铝本色,另一架用绿色或褐色伪装,比较起来由于色度关系,因此伪装的飞机好像重些、起飞时间长些、飞行困难些。

(二)色彩对比

1.色相对比:色相对比练习用各个色相中色度最高的纯色和纯色已有含黑或白色配合的色对比、特征明显。

蒙得利安在现代绘画中引用抽象,这一独创的贡献不仅开辟了现代绘画的新领域,而且对现代设计提出许多启示,他的绘画是完全抽象的几何图形,采用比例对比和色彩对比两个基本手法,他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直线分割画面,分割的面积经过非常精密的计划。通过色相对比,色彩发挥更大魅力。

2.明度对比:明暗对比比色度对比的感觉清楚两倍。

画家将白、黑颜料混合表现自然的明暗。一种色放在黑的背景上,比放在明色背景上似乎较亮。我们对光非常敏感,光的强度给予我们很大影响,在中午强烈的太阳光下,心理上受到强烈刺激,而微暗的黄昏、寂静、神秘、忧郁。纯色暗如蓝、紫。含黑的暗色色度比含白的明色色度低。因此充分发挥黄色的效果,黄色的纯色比其他色亮。

3.色度对比:色度与颜色,色调的深度和鲜艳度有关,色度对比是强色调的浓色和弱色调的淡色之间的对比。纯色中混入白色,可降低色度,但明度提高。纯色中混入黑色,可降低色度,但色变暗。

二、色彩的表现力

色彩知觉的反应是精神方面,色彩刺激无论在心理上,还是感情上都有重要影响,所受色彩的刺激和反应具体对生理、感情和心理起着重大作用,如面对褐色色暗而脏的墙壁,这样的色彩环境中不可能精神饱满,反而感觉疲倦、色彩杂乱,往往刺激神经,使情绪不稳定、焦躁,养成不适合做细致工作的性格。某些场合由于室内色彩不适宜而得忧郁症,甚至发展为神经官能症,原因在于色彩,这一原因不太被人注意。

遥望窗外大海或远方山脉,一片深蓝使人心旷神怡,那种蓝色用于室内装饰,就失去原来的效果,房间稍带恐怖气氛,有死气沉沉、忧郁的感觉,在黑暗的夜空中看蓝色的霓虹灯,如黑纸上的蓝一样,具有魅力,而蓝色的月光基调消极,勾起乡愁。

脸红的时候,发怒、发烧、脸色发青,带黄色感绿色时,似患黄疸或营养失调,色彩本身没有代表疾病的颜色,只是涉及脸色时才产生联想,色彩的表现力对谁来说都会产生共同联想,也是有效利用色彩的关键。

春天是发芽的季节,春光明媚、生气勃勃,用明亮的颜色,黄色接近自然,黄绿色则体现出这一特征,产生植物发芽的联想,粉红、淡紫、浅蓝及各种颜色明亮的中间色都具有表现大地回春的色彩秩序的客观性,秋天的空气澄清、冷寂,用明色表现,朝霞和暮露是春天的特征,不用冷色调,而用透过空气层映入眼帘的中间色调,春天的空气必须用中间色调,秋天的空气则需要澄清的透明感。

秋天的表现有谷物成熟,果实的色彩艳丽,色度高是澄清透彻的冷色。

夏天的自然界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表现如下特征。旺盛的成长,强烈的阳光,光和影,色彩相互间有纯色的对比,明度对比,补色对比表现自然界的秩序。

冬天消极色调少,尤其冰天雪地的大自然使整个世界蒙上一层灰色的幕,必须表现透明、稀薄的色彩。四季神秘的变迁,利用色彩能清楚客观地表现出来。

黄——紫=聪明——无知的感情

蓝——橙=柔和信仰——自鸣得意

红——绿=力量——同情

这三组属补色对比,像夫妻关系,相互取长补短,“谁也离不开谁”。就好像看到红时,总会想到绿,眼睛看到补色,感觉就舒服。

色彩的心理感情表现力显而易见,色彩的作用及对于色彩的感受性在我们的感觉上除主观性外还有客观性。而且对于颜色的色相、明度、面积同时对比均加以考虑。

此外,利用色彩还可表现音的高低、音色、触觉、味觉等,快乐的感情色相主要是暖色系,也需要冷色系,补色充实。痛苦、凄凉、忧郁等感情主要是冷色系,有酸、涩等感情,与未成熟的果实相关,表现时主要色调为绿色。涩味联想生栗子,辣味联想红辣椒等。

色彩理论研究与人类直接有关的生理、心理渐渐发展为有科学根据的学说。随着审美艺术色彩研究,调和学说的出现,坚持色彩调和的原则。以便人们可以根据这个原则选择适当的颜色,各个时代进步的色彩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功绩是卓越的。诚然,如何进行色彩调和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过分机械地、具体地套用这些原则反而会弄巧成拙,选择色彩来说理论解决不了,个人的自我感觉是很关键的。培养时代感及充分满足现代嗜好和谐趣的敏锐感,并按照自我感觉努力发展,创造悦目的审美条件。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