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的探究

2015-09-10 23:41孙光峰
考试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学前教育

孙光峰

摘 要: 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指幼儿对教师投放的玩具材料在桌面上进行独立或合作观察、阅读、操作、摆弄、探究、拼插、思考、竞赛、嬉戏、娱乐等游戏形式,以满足幼儿自我挑战、获得成功需要的游戏活动。其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独立能力、有意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规则意识和社会竞争力,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益智意义。幼儿教师需要深入发掘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更好地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感受学习的开心快乐。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双语教学 益智游戏

一、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的特点

1.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是幼儿自主控制并伴随愉悦的情绪体验,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获取有益经验的活动。由于游戏种类多、材料广,因此具有调动幼儿想象空间的特点,对于培养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2.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是促进幼儿动手、动脑,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形式。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充分运用手、眼、脑感知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从而形成新的认识。

二、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活动的功能和作用

1.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注重环境的引发性,游戏材料只有多变、有趣、好玩,才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注重活动和环境的开放性,使幼儿主动发展,从而满足幼儿认知发展的兴趣和需要。

3.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

强调选择上的自主性,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玩法,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环境,给幼儿在玩法上留有创新、创造的空间。

4.有利于幼儿自我挑战和获得成功。

增强教师赏识的激励性,重视孩子以犯错误为代价的探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肯定和鼓励幼儿的成果。

5.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幼儿通过摆弄、探究、拼插等操作,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6.有利于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现在的幼儿在家中都是父母及老人手心里的宝,从小受着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进入幼儿园以后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的运用,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其独立思考、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等良好行为习惯。

7.有利于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儿童的无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成为提高幼儿教学效率的制约因素,只有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力,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力。

8.有利于幼儿竞争意识的培养。

现在的幼儿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普遍优越,很多孩子缺乏竞争意识。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的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弥补这项缺陷,逐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9.有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教学中,孩子自制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影响。而现在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遵守规则,使得幼儿今后适应学校规则存在一定的困难。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三、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的教育目标

1.小班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的教育目标。

通过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过程,促进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巧等小肌肉发展。幼儿在愉快、欢乐、自由自在的游戏中,灵活运用多种感官探究游戏材料,获得一些有益于幼儿身体和思维发展的感受、体验和经验。

2.中班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的教育目标。

通过直接经验与操作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促进手眼协调;把已有经验运用到游戏中,主动探究并获取有益经验;鼓励幼儿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大班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的教育目标。

有目的地对材料进行观察和探究,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描述不同事物间的异同和归属类别;发展认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的材料提供

1.材料投放应丰富多样,体现一定的层次与相关性,促进幼儿已有经验的迁移和新经验的形成。

2.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阶段认知发展水平的操作材料。

五、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中的教师指导

1.观察探究类游戏。

材料投放丰富多样,摆放空间安排得当,充分考虑幼儿操作摆弄,方便观察需要;幼儿园操作、展示台高度合适;游戏材料、观察的对象要适合孩子肢体活动的特点;材料数量合理,不过于繁杂;营造和谐宽松的精神氛围;创设儿童自我展示、相互激励的条件;培养幼儿主动接受挑战的勇敢精神;关注幼儿的自主探究过程,给予适时、适当、适度的指导,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态度和精神。

2.操作类游戏。

根据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及实际发展水平,围绕一定教育目标,为幼儿投放相应的玩具及操作材料,创设一个丰富、可感知的物质环境;玩具及操作材料的提供注重可操作性、多功能、多层次及多变化性,随着幼儿发展需要和教育内容不断变化进行更换和调整;力求通过材料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鼓励、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探索和发现操作材料的特点及多种玩法;观察、关注幼儿操作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和需要,引导其自主尝试解决问题,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通过评价、展示、交流、分享等活动,扩展幼儿的操作经验,提高个体幼儿的活动质量;通过展示交流分享等活动,幼儿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扩展幼儿的操作经验,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使幼儿个体得到发展。

3.阅读类游戏。

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指导幼儿阅读;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读写能力;充分合理地安排时间,把阅读活动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给予幼儿充分时间和空间自由表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4.规则类游戏。

投放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材料;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幼儿思维的质量;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学前教育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导游》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