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幼儿园新课程实施中的所见所想

2015-09-10 23:41陈小燕
考试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农村幼儿园新课程

陈小燕

摘 要: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引领下,幼儿园实施了新课程,而乡镇、农村幼儿园全部使用与之相配套的教材、教具。新《纲要》的颁布给予了幼儿教师新的方向,但同时成为教师新的挑战。特别对于农村幼儿园,会有效果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 农村幼儿园 实施效果

一、新课程在农村幼儿园实施的成效

1.镜头一

某农村幼儿园中班年级组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集体备课、说课活动。教师们准备了充分的教学具,一个老师说完课后,其他老师进行点评和建议。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材料都实行共享制。

分析:新课程中的话题活动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对教师教学水平有了更高要求。新课程并不是非常完整的、详细的一篇篇详案,而是一个框架结构,让教师有发挥余地,所以要求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说课和交流。然而其中学法和教法都要求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素质教育观念,并且依据纲要的指导内容设定教材特点,并且根据幼儿实际设计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诠释课程和教学。有助于教师开放性、创造性地工作,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镜头二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中班音乐活动《母鸭带小鸭》,并带领幼儿进行音乐创编活动。幼儿和教师共同跟着音乐进行表演,90%的幼儿积极参与活动。70%~80%的幼儿都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活动的快乐和趣味。65%的幼儿能完全跟上音乐节奏进行创编活动。

分析:《纲要》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以前音乐课大多以歌唱活动为主,考评时以幼儿是否能完整演唱歌曲为标准,最多让幼儿谈谈听到某首曲子的感受。而纲要精神让我们感受到音乐活动不应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艺术,获得艺术感受,学会用艺术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这样的精神下,教师们从不会组织音乐活动到模仿其他市区教师的音乐活动,到现在基本能独立完成一堂音乐欣赏课,这是一个飞越,促使教师首先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3.镜头三

游戏时间到了,幼儿自主地拿起自己的牌子,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当这游戏玩腻了不想玩的时候拿出牌子,重新选择区域和角色。

分析:纲要指出:“活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美国的艾里克森曾说过:“促进幼儿自觉性和主动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在角色和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样玩,从而积极地和伙伴、玩具、材料互动。而主题活动会促使幼儿发挥其自觉性,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保持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望。主题活动之所以有助于幼儿自觉学习是因为它具有固定的空间和时间特性。

二、新课程在农村幼儿园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镜头一

教师在给幼儿上社会课《城市美容师》时,问到了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市区吗?了解我们的城市吗?到了市区有什么样的感觉?”举手幼儿很少,当教师介绍的时候,幼儿对此不是很感兴趣。

问题:课程形式化

分析: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抛给城市里的幼儿,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就生活在市区,对城市的概念比较具体,就会出现冷场情况,显然就知道原因了。本节课的目标是:“了解环卫工人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而导入部分让幼儿了解自己城市的部分过于冗长。除占据活动时间外,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在实施“主题活动”的时候,没有考虑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幼儿对城市的认识经验。

2.镜头二

晨间接待的时候,有家长这样说:“幼儿园每天就是玩玩,也不写字,也不布置作业。”

问题:家长缺乏对主题活动的认识

分析:家长则认为幼儿园应像小学一样教知识,因此对老师布置的有些任务不以为然。在主题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准备很多教学教具,有时需要家长的配合,而家长很不理解,觉得这些都是多余的,不如教幼儿一些数学题和写字。所以家园配合上会出现问题,从而给新课程主题活动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3.镜头三

妈妈指着学校大厅幼儿和教师共同制作的乡土材料手工装饰问女儿:“知道这是什么做的吗?”女儿说:“这很漂亮,大概是羽毛做的吧。”妈妈说:“你不认识芦苇花吗?老师没教过呀?”

问题:资源整合流于形式

分析:教师利用农村资源进行了整合,却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整合到课程中。《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三、农村幼儿园新课程实施对策

1.更新教师观念

农村幼儿园教师师资相对薄弱,教师出去学习的机会不是很多,更需要教师从理论学习入手,从观念上充实自己,为农村幼儿教师多搭建教学锻炼舞台,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在每周备课活动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主题活动的理论材料,并且领会《纲要》的实质,理解《纲要》的目标、内容和教育价值。

设置课程的时候要多方面考虑,没有最好的课,只有最适合的课。

2.适度调整内容、实施资源整合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教师可以借助说课形式共同商讨,制定出适合农村幼儿学习的内容,在原来基础上可做适度调整。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资源观,农村丰富的资源对幼儿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要充分发挥大自然赋予的优势,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拓展活动空间,而不能仅流于形式。

3.创设适宜农村幼儿的活动区活动

《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地相互作用。”活动室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活动空间的利用是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条件,是幼儿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最好方式。

4.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定期和家长沟通,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亲子制作”、“家长半日活动”、“家长会”等不同形式,使家长了解课改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优势,明确了解各自家庭中有哪些资源可为幼儿园教育所用;充分利用“家园联系窗”,使家长了解课程实施中每一个新主题的目标及配合要求,与孩子共同收集信息资料,提供相应教育资源。使家长在参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最终实现家庭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总之,新课程实施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纲要》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新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实施优质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发展,这需要幼教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推动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提高。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农村幼儿园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