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失败涵义、原因

2015-09-11 19:26燕玉宁
现代企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负债债务资产

燕玉宁

分析财务失败时需要研究财务失败的涵义、为什么会发生财务失败以及如何防范等问题。本文我们从财务失败的涵义、原因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 财务失败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财务失败的研究背景包括:一是,世界范围内已经高度重视财务失败。如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制定了旨在促进新经济发展的《数字APEC战略》。其中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建立高效的风险资本市场”等内容,旨在防止财务失败。 二是,中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制度且已经开始实践。如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1994年颁布的《公司法》、1998年开始实行的ST制度、1999年开始实行的PT制度、2001年4月20日,“PT水仙” 成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第一例“凋谢”的公司等。三是,我国加入WTO后,公司的机遇与风险同在,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财务失败是公司管理的瘟疫,避免财务失败是公司管理的重任。防止财务失败不仅对公司,而且对所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群体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公司的出资人,可以达到本金增值的目的,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对公司的经营者,能够尽量避免财务失败,即使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也便于及早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改善公司经营,有效地预防财务失败;对公司的潜在投资者,有利于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收益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提高贷款的质量,降低贷款的坏账损失率等;对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利用财务失败预警系统做出信用决策,加强对应收账款等的信用管理;对准备借“壳”或买“壳”上市的公司,可以根据预报信息,找到合适的重组目标公司;对注册会计师,利用这种预警信息确定其审计程序,判断该上市公司的前景,有利于正确审计;对国家,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稳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国民收入,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二、财务失败的涵义

企业财务经营的目标就是通过财务活动使资源优化、资本增值。但由于企业经营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瞬息万变,使企业有可能会出现经营失败。经营失败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经济失败,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当企业的收益小于包括企业资金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时,该企业就发生经营失败。其二是指财务失败,指一个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支付其现时到期的债务,就被认为发生经营失败,或者一个企业的负债总额超过其资产公允价值的总额,也意味着发生经营失败。其中的无力清偿包括技术性无力清偿和破产性无力清偿。技术性无力清偿是指在资产总额大于负债总额的情况下,企业只是由于暂时资金流动性不畅,如果假以时日,技术性无力清偿的企业就有可能筹足资金偿还债务,避免财务失败。破产性无力清偿是指企业的账面负债总额超过了市场价值的总和,即资不抵债。财务管理中所讲的经营失败通常是指企业由于债务大于资本的财务失败。

三、财务失败的原因

财务失败的原因很多,既有政治、经济、自然、市场竞争力等外部原因;又有企业自身管理等内部原因。就内部原因而言,财务失败的表现为:

1.过度负债。财务失败集中表现为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因为偿债需要现款,不能按时偿债表明企业偿债意识不强,或者没有足够的现款支付到期债务,但也不能因此认为负债必然导致财务失败。实际上,在企业资产收益率较高的情况下,适度负债不仅不会导致财务失败,而且还有利于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一个企业权益资本不足,或盲目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和财务杠杆利益而过度负债,就必然会产生以下不良结果:一是,增加企业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负担;二是,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会因投资风险加大而要求增加投资收益分配和提高利率。从而进一步加重企业财务负担。例如,郑百文财务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度负债。其1999年全年的每股收益-4.84元;截至2000年6月30日,股东权益-13.46亿元,每股净资产6.88元,拖欠银行债务高达25亿元。

2.亏损严重。企业偿还债务的现款来源于投资以后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如果投资以后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小于或等于现金流出量,偿债现款就不足,这表明企业营业收入少或者销售质量差或者发生了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发生财务失败。例如,郑百文财务失败的原因也包括亏损严重。其1999年全年亏损9.56亿元,每股收益-4.84元;截至2000年6月30日,累计亏损18.21亿元。

3.资产或债务结构不合理。当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没有足够的现款时,可将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变现后偿还债务。变卖资产是企业缺乏现款偿债时经常采用的应急措施,不能按时偿债表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差或不愿以变卖资产的方式偿债。如果企业把举债筹集的短期资金投资于变现能力差的长期资产,使长期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过高,这会降低资产的流动性,从而造成偿债困难。一般来讲,企业的流动负债应当与速动资产保持一致。反之必然增加债务负担,降低资产的流动性,造成财务失败。资产或债务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筹资决策失败和资金运用决策失败。其中,筹资决策失败主要表现为筹资总额不适当,筹资时间选择不合理,筹资方式不恰当等。资金运用决策失败表现为存货大量积压,应收账款占用时间长,金额大;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未落实,用流动资金补充固定资产资金;对外投资盲目等。

4.信用等级低下。举债对债务人来讲,信誉非常重要。一个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很容易举债,当债务到期需要偿还而又缺乏现金时,可顺利实现举新债还旧债。但对信用等级低下的企业而言,举新债就比较困难,这必然加重企业的财务危机。

5.财务管理秩序混乱,内部控制不力。其集中表现为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具体表现为:(1)内部经理人控制,权力集中,没有有效的制衡机制。 (2)违背财务会计制度,滥用会计政策。例如,郑百文1999年上半年,将1998年未入账的逾期罚息6922万元反映在调整后的“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中,而将当期1.27亿元罚息列入当期“财务费用”项目,随意调节利润。(3)企业无法控制经营成本,造成企业成本过高。(4)资金大量流失,投资收益较低。(5)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等。

6.经营的误区。(1)经营理念不正确。如不重视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等,造成不良资产太多,资金闲置。(2)多元化运营出现问题。具体包括: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投资、多元化扩张等出现问题。在多元化经营中,忽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应用的特定条件,盲目应用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不但没有达到避免风险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危机;在多元化投资中盲目从众,看到别的投资者投资什么,本公司也投资什么,结果既没有培植出本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又丧失了本公司原有的核心竞争优势,直接的表现就是新的项目挤占优势主业的资金,但却不产生相应的效益反而拖跨优势主业,最终导致公司内部整体资金的缺乏与资金使用效益的下降。在多元化扩张中不顾公司资源的限制,盲目扩大现有业务,最后使得意欲发展的领域难以得到充足资源的保证,失去了竞争优势,更有甚者,一旦陷入了资源危机,使公司更多的项目后续难以为继,如此以来,公司不是在市场被竞争对手打败,而是被过度的无节制的投资扩张捆住了手脚,如ST石达、ST永久等上市公司就是典型的案例。

7.担保风险。(1)公司之间相互担保。一旦在此担保链上的某一个公司出现危机,就会发生连锁危机。(2)对“内”担保危机更为直接。由于公司的控股公司报表通常是要被合并的,参股公司也通过投资收益影响公司的业绩。因此,一旦其下属公司出了问题,公司不仅业绩受损,偿还贷款也将责无旁贷。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缺陷,使担保成为利益从公司向大股东转移的手段,而公司和地方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使担保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救助地方公司之责,有些担保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注定成为代为还款的协议。加之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被担保方不能偿债,公司就面临破产危机。(3)危机向绩差公司集中。考察沪深两市对外担保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布显示,对外担保公司的平均业绩大大低于沪深平均水平。公司对外担保额与其净资产之比,不但可以反映对外担保额的相对集中度,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度量公司抵御对外担保或有风险的能力大小,因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有关机构研究发现,这一指标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业绩越差,对外担保额与净资产的比率越高。担保危机向绩差公司集中,无疑增大了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

另外,还有收益不稳定;企业债券难以出售;公司业务扩张太快,对扩张后新业务不熟悉;管理当局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贷款协议没有重大限制条款;行业壁垒较少,新的竞争者容易进入;企业对能源、原材料存在着高度依赖性等。

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居安思危,随时准备面临发生财务失败的危险。当一个企业发生财务失败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挽救措施,包括法律措施(如合并、重组、破产清算等)和非法律措施(如债务展期、和解或准改组等)。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

猜你喜欢
负债债务资产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你的负债重吗?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加强公立医院负债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