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栽植技术及田间管理

2015-09-15 19:44叶祥贵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病害防治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叶祥贵

摘 要 为了解决番茄栽种及病害问题,针对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包括: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同时,做好选种、播种、浸种催芽,保证前期植株育苗的完整性。在育苗过程中,要选取壮苗。在此对番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种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02

目前,番茄在种植管理与病害防治方面存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因为种植技术不符合种植标准,致使出现番茄植株死亡的现象[1]。但采用现代的种植模式,不但可增强番茄植株的抵抗力,还可提高番茄的产量[2]。

1 育苗

1.1 壮苗标准

番茄壮苗的标准与育苗季节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春季育苗时间为45 d,夏季30 d,秋季28 d,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所以育苗时间为70 d。根据育苗时间的不同,所参考番茄壮苗的选取标准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壮苗高度控制在15~19 cm。并且植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在该期间,番茄的下胚轴的子叶叶片为7片,每片长度2~3 cm,叶片呈紫色。根据该标准进行番茄的壮苗,使其促进番茄后期的生长。

1.2 选种标准

近几年,根据番茄品种的不断演变,分类标准可分为按类别、用途、果色、果型、果实形状、果肩及栽培茬口等。按照类别分可分为:杂交与常规品种[3]。按用途分番茄品种可分为:鲜食、罐装以及加工等。但根据实际番茄选种的标准,一般会根据种植季节的不同进行选取。假设在春、冬季节进行种植,其品种一般选取早、中熟的类型,该类型能够处于较低的温度进行生长;假设在夏、秋季节进行种植,其品种一般选取中、晚熟的类型,该类型的品种具有耐旱的特性,并且还能抵御一定的疾病,使其保证植物的优良生长[4]。

1.3 播种育苗

根据种植环境的不同,番茄播种育苗若在春、冬时期进行播种时,可选取的播种时间在12月下旬。该季节能够达到番茄植物生长所需的标准温度,苗龄一般60 d。若在夏、秋时期进行播种时,可选取的播种时间在7月下旬。该阶段正处于多雨季节,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苗龄一般45 d。若在春棚条件下进行播种育苗,一般播种育苗的时间可选在1月,由于该时间段温度较低,所以苗龄控制在70 d左右,使其完成育苗过程。若在露天条件下进行育苗,可选取的时间段为4月育苗,5月完成定植,这样才能保证该条件下,植物处于生长稳定阶段。

1.4 浸种催芽

种子的浸泡与消毒是番茄种植过程中所必须的流程,且对于浸泡温度与时间都有一定的限制要求。首先,将挑选好的种子浸泡于30 ℃清水中,浸泡时间为40 min。然后将浸泡的种子再次放入60 ℃的温水中,使其浸泡15 min,保证浸泡过程中种子的完整性。主要是在二次浸泡过程中,由于搅拌阶段种子易受到外界压力的撞击,使其破裂。待浸泡完毕后,用干细沙与种子进行均匀混合,然后放置在盆中。为防止出现积水现象,一般用木棍将种子悬浮于盆中,一方面可控制细砂内的温度,另一方面又能防止积水现象的发生。细砂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 ℃左右,使其种子处于萌发阶段生长所需的外界环境,待种子外皮脱落,露出白后时,便完成了番茄种子的催芽[5]。

2 定植

2.1 整地施基肥

整地施肥是番茄定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加的肥料主要是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大量元素,其中包括:氮、磷、钾、铁、镁和锌等,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今后番茄植株茎的生长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磷肥能够促进番茄的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当番茄植株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较为缓慢,植株矮小,夜色暗绿,无光泽。钾元素能够改善番茄的果实品质,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钾元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元素之一,如果植物缺少过多该元素,便会造成植物叶片变黄,合成叶绿素受阻。铁、镁、锌等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非必须元素,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根据番茄种植生长所需要的矿质元素,一般施用有机肥的标准范围为5 000~6 000 kg/hm2,复合肥的施用标准为40 kg/hm2。施用过程中可将2种肥料均匀混合使用,使其保证番茄植株的茁壮生长。

2.2 高垅定植

番茄高垅定植对定植温度以及环境有一定的限制要求,一般高垅定植在室内进行,要求室内温度高于10 ℃,这样才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首先,高垅坡度以及沟深要符合种植需求,一般要求沟深在27~35 cm,高垅整体面宽度75~90 cm。其次,要保证定植的株苗数在2 000 kg/hm2,这样才能满足高垅定植的实际需求。最后定植要在栽培前10 d进行。高垅定植期间不间断向沟内施撒有机肥,满足番茄植株后期所生长需要的原料。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田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随着番茄植株的不断生长,田间的杂草会抑制植株的生长,所以要不间断地对田间内的杂草进行清理。其次,杂草内还带有病虫害,导致植株极易遭受侵蚀。在除草过程期间还要对土壤进行松动,一方面可以防止出现土壤板结的现象,另一方面促进植物的有氧呼吸。在原有的种植过程中,没有定期对土壤进行松动,使后期造成植物烂根的现象,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3.2 灌水

水是植株生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对于番茄植株的灌溉也要遵循一定的合理性。番茄植株忌湿,所以在灌溉过程中,不适宜采用大水量的灌溉方式。在灌溉过程中,一般灌溉时间要求在16:00或17:00后进行灌溉,若在中午11:00或12:00进行灌溉,由于太阳辐射过于强烈,便会造成番茄植株烂根的现象。若在17:00进行灌溉,阳光照射强度减弱,蒸腾作用也随之减弱。这样便不会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使其更好地吸收水分,促进植株生长。

3.3 植株调整

主要操作内容有搭架、整枝、摘叶和摘心(打项)等。

4 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害种类很多,不少病害是毁灭性的。因此,防病是番茄栽培成败的关键。掌握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番茄大田中的主要病害虫害包括:青枯病、晚疫病、早疫病、斑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等,其中青枯病是番茄植株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一般出现于番茄着果后期,表现的症状为:中午植株出现萎蔫现象,直到下午才能慢慢缓解,恢复至初始状态,一般2~3 d植株便会死亡。用刀片切开植株外径时,可发现外径表面有白色病菌。针对这种病症,可采取的防治措施可施用浓度3%的生菌素进行防治,或者采用链霉素可溶性粉进行适量喷洒,要求每株植株的用量标准在0.2~0.4 kg,每间隔7 d喷洒1次,一般喷洒3~5次便可有效杀死细菌。棉铃虫可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中,如棉花、辣椒、向日葵等,该害虫主要吃食植物叶片以及芯蕊。一般防治措施可喷洒浓度10%的吡虫啉,该产品属于酸性药物,切忌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时混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该药物除了能够杀死棉铃虫外,还能够杀死蚜虫,防治害虫对番茄作物的侵蚀。

5 结语

通过对番茄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的探究分析,笔者对番茄的种植方式与疾病防治措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种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已在番茄种植过程中逐步适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其全面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

参考文献

[1]彭海.加工番茄高产栽培要点[J].农村科技,2008,83(15):22-23.

[2]陈洪宇无公害番茄高效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0,36(28):15-16.

[3]吴建光.番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45(32):44-45.

[4]邓得会.反季节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73(17):25-26.

[5]姚井东.塑料拱棚番茄栽培技术及建造模式[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64(49):57-5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病害防治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白刺参繁育及病害防治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