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在产房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观察

2015-10-21 16:40庞琼燕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质量

【摘 要】目的探讨产房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发现采用PDCA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对产房护理质量进行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产房护理管理中推广。方法PDCA循环,包括质量保证系统活动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不停地周而复始的运转。每一次循环都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将产房护理管理的主要目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013年使用该方法前及2014年使用该方法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PDCA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后,产房各项护理指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得到显著下降,其它管理指标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专科质量合格率、消毒隔离质量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PDCA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值得在产房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质量;产房护理管理

产房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是把质量管理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以系统中的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为主体,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本手段,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科学管理作用,用以提高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其保证系统的基本方式是以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科学工作程序进行管理循环(简称PDCA循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亦称戴明循环。PDCA循环,包括质量保证系统活动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不停地周而复始的运转。这个工作循环实际上是一个小螺旋,每一次循环都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我院产房从2013年11月开始使用PDCA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对产房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管理,使产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顺利通过了2014年11月的三级甲等医院的复审。将2013年、2014年产房护理质量各项工作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护理质量水平不断的提高,此工作方法值得在产房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1.计分析

将产房护理管理的主要目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013年使用该方法前及2014年使用该方法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方法 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1.1第一个阶段计划(plan)阶段,步骤1-4:

1.1.1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护理工作存在问题: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意识、能力,发掘护理工作存在问题是解决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的第一步,是分析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条件。

1.1.2步骤2:分析产生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护理工作存在问题后分析产生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步骤把导致护理工作存在问题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1.1.3步骤3: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关键。

1.1.4步骤4: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成立产房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骨干为组员,根据护理部制定的产房护理管理的相关评价标准,具体负责产房的各项护理管理工作。制定护理管理工作计划及目标,确立完成目标的时间。

1.2第二阶段执行(do)阶段 步骤5

1.2.1步骤5: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每月产房护理质控管理小组进行质控工作2次,活动时间为每月13日,24日前后,分上半月及下半月进行。

1.3第三阶段检查(check)阶段 步骤6

1.3.1步骤6:检查验证、评估效果:每月按产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产房护理质控2次,将存在问题就是进行反馈及原因分析,持续整改。

1.4第四阶段处理(action)阶段 步骤7

步骤7:标准化,固定成绩:标准化是维持产房护理管理现状不下滑,积累、沉淀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产房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标准化是产房护理管理系统的动力,没有标准化,产房护理工作就不会进步,甚至下滑。

步骤八:处理遗留护理工作存在问题。所有护理工作存在问题不可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全部解决,遗留的护理工作存在问题会自动转进下一个PDCA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2.对评价指标进行统分析

产房护理管理的主要指标:2013年与2014年产房护理管理主要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2013年与2014年产房护理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对比

住院分娩产妇人数 剖宫产人数 产后出血人数 新生儿窒息复苏人数 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专科质量合格率(%) 消毒隔离质量合格率(%) 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 产后出血发生率(%)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剖宫产率(%)

2013年 1480 658 62 142 97 90 95 92 6.6 9.5 44

2014年 1582 600 58 112 99 94 98 95 4 6.9 37

合计 3062 1258 120 254

注:X2=34.67 X2=10.38 X2=6.90 X2=15.86

p<0.01 p<0.01 p<0.01 p<0.01

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下降。其它管理指标上升3-4个百分点。

结论 PDCA循环质量控制模式对产房护理管理主要工作指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下降,其它管理指标明显提高;值得在产房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洁 护理管理学 北京:上海科学就是出版社,2001:199-201.

[2]袁志敏.应用PDCA循环模式 進行护理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2)

[3]孙秀玲,王玲勉,薛晓英.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02)

[4]宋琳琳,马文江.运用PDCA循环模式促进临床路径关键环节的持续改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03)

作者简介:

庞琼燕(1974-)女,本科,副主任护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房护士长,从事妇产科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20年,主要从事产房护理临床及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PDCA循环护理质量
PDCA循环在医院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PDCA循环应用于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