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

2015-10-21 16:40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解决对策

游 晨

【摘 要】目的:探讨了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措施上加强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已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管理存在多方面安全隐患,应当采用有效的措施对护理的质量进行改善,从而确保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性,促进了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解决对策

医疗整体效果与其护理服务质量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对于妇产科而言更为如此。妇产科的护理服务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整体性比较强,所存在的风险相对较高,为了有效减少这些护理的风险,必须对妇产科护理的质量进行改善,这是一个必须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

1、资料與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60例,年龄分布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5+-1.3岁。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上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分娩体位指导等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措施上加强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1改善医患交通的技巧

有效地医患交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改善医患关系,其次,应当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在交流的过程中把妇产科基础健康知识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最后,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当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性质,如果患者不愿意接受护理和进行交流,不要勉强;如果护理出现技术差错,应当对患者及时表达歉意。

1.2.2加强床边查房工作

根据重点病患个案的情况,查房值班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患个案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在专家医生到现场进行查房的时候,向医生提出所总结的问题,获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所提出的护理问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安全问题、皮肤护理问题、伤口感染问题、营养护理问题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的处理问题等等。查房专家医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给予护理的指导意见。护理人员根据指导意见和护理的情况进行逐一对照检查,看是否护理到位。

1.2.3加强跌倒防范护理

(1)一级护理:使用红色标识进行警示,医护人员应当安排专门人员对患者的活动进行监护,针对跌倒的风险进行健康教育,耐心为患者讲解跌倒的预防措施和重要性,帮助患者日常生活自理。

(2)二级护理:使用黄色标识进行警示,患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安排专人进行看护,向家属进行跌倒风险的健康教育,指导预防跌倒的措施,叮嘱家属对患者进行看护,尤其是活动的期间。

1.2.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满意度分为三个标准,良:分数在80分以下;中:分数在80-90分之间;优:分数超过90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样本进行t检验,采用x^±s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安全风险发生率 优 中 良

观察组

对照组

P值 30

30 (1例)3%

(3例)10%

P<0.05 (20例)65%

(15例)45%

P<0.05 (9例)30%

(6例)20%

P<0.05 (1例)5%

(9例)35%

P<0.05

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3、结论

3.1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

3.1.1护理人员因素: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没有重视手术之前的访视,因此造成手术前风险预警的缺乏,以及医患双方之间的沟通不足;除此之外,医生为了赶时间而催促接台,护理人员过于疲劳而简化手术的准备措施,容易造成工作疏漏。

3.1.2患者因素:心理退化的现象通常会在产妇孕期的阶段以及产后早期发生,出现心理退化的产妇在情绪与行为方面都表现出孩子气的任性特征,由于生产前对于生产过程抱有过大的期望,以及生产后日常生活的秩序发生变化,导致产妇产后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产后的生活,形成心理上明显的落差,情绪变得失落沮丧。产妇在妊娠期阶段情感比较敏感,对于周围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反应比较强烈,如果产妇家庭出现不良情况,容易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症。

3.2有针对性安全风险防范对策的应用效果

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妇产科患者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安全隐患的防范具有明显的有效性,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保证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综上,妇产科护理管理存在多方面安全隐患,应当采用有效的措施对护理的质量进行改善,从而确保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性,促进了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

参考文献:

[1]闫华,孙丽莉,刘玫玫.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淮海医药.2011(02)

[2]俞银娟.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其管理[J].护理研究.2006(16)

[3]刘培燕,刘岩.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2007(03)

[4]赵秀芳.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与防范[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7(06)

[5]张蕙.对妇产科护理职业紧张因素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08)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解决对策
妇产科护理有效教学对策的探索
微课在妇产科护理实训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妇产科护理实践课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