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5-10-21 16:40朱家祯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朱家祯

【摘 要】目的:对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探究防范对策。

方法:选取240名心内科疾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使用的安全护理方法,最后对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以及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结果:对照组120名患者中有16人发生不安全事件,所占比重为13.33%,有10名患者进行了投诉,所占比重为8.33%;观察组120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发生了不安全事件,所占比重为2.5%,有1名患者进行了投诉,所占比重为0.83%,上述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护理管理之前,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考核分数为78.3±5.2;安全护理管理实施之后,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考核分数为96.6±4.7,上述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安全护理方法效果比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安全护理管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心内科护理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要,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此次研究选取了240名心内科患者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同时探讨了防范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选取240名心内科疾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名患者。这些患者中有138名男性患者,有102名女性患者,其中最小年龄患者为53周岁,最大年龄患者为82周岁。这两组患者在各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管理。通过对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探讨,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进行了相应对策的制定。第一,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使护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与精神调整,明确各人分管事务与分管病床,确保各人任务高效完成;第二,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基础知识培训与医疗法规相关知识培训;第三,自患者入院起即开始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等知识的教育与宣传,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不良情绪的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第四,每日定时对病房环境进行清洁与消毒,定时通风换气,促进患者及其家属主动配合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第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医疗器械与药品知识讲座与宣传,并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与药品足够熟悉,降低医疗差错事故的出现,避免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运算,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记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二、结果

对照组120名患者中有16人发生不安全事件,所占比重为13.33%,有10名患者进行了投诉,所占比重为8.33%;观察组120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发生了不安全事件,所占比重为2.5%,有1名患者进行了投诉,所占比重为0.83%,上述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护理管理之前,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考核分数为78.3±5.2;安全护理管理实施之后,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考核分数为96.6±4.7,上述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由于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使得护理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止不安全因素成为实际的护理障碍,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防范对策。此次研究成员主要是由心内科主要管理人员以及少数护理人员组成,研究发现,在心内科护理期间,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安全因素:

首先,护理人员因素。心内科通常是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任务繁重,不仅繁杂,也十分琐碎,护理人员时常要加班加点,身心都比较疲惫。这就使得护理人员精神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反应力逐渐下降,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有些护理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心理压抑,逐渐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时常与患者产生矛盾,如果护理人员的状态非常不好,很有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差错事故,这使得护患关系矛盾激化。再加之,某些护理工作者业务水平比较低,工作经验不丰富,安全风险管理意识非常淡薄,未能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及时、有效沟通,使得患者以及家属产生误会,激化了护理人员与患者双方的矛盾。

其次,患者因素。因为患者对自己的病症并不是非常了解,再加之,心血管病症治疗时间都比较长,这不仅给患者身心造成影响,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正是因为如此,患者非常容易产生逆反情绪,不配合医生治疗,也时常找护理人员的麻烦,这使得病情恶化更加严重。另外,心血管疾病特征对患者的饮食要求比较严格,比如不能吸烟,不能饮酒等,但是某些患者并没有按照医生嘱咐去做,因此影响护理效果。

再次,医院环境因素。因为医院是公共场所,而且病患与家属都比较多。因此医院通常都比较嘈杂,使得患者无法进行很好的休息。再加之,还有些患者不讲究卫生,乱扔垃圾或者其他医疗用品,这使得抵抗能力比较弱的患者非常容易感染病毒,影响护理效果。

最后,其他因素。因为现代医院所使用的医疗机械与药物都比较先进,而且机械与药物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使得某些护理人员对医疗机械使用并不了解,对新药物的药效并不是很清楚,这极大的增加了心内科护理管理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通过上述的研究分析,研究者认为针对上述不安全因素,应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预防:首先,科室应该制定科学的排班制度,让每个护理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其次,医院与科室都应该开展安全健康教育,既要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进行培训,同时也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以便能够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的情况;再次,做好病房消毒以及清洁工作,让患者能够在比较安静与舒适的环境中休息与治疗;最后,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讲座,要让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到最新的医疗机械的使用情况以及新药物的使用效果,以此最大程度的减少医疗纠纷。

此次研究发现,运用安全护理管理手段,不仅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也使得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医患矛盾有了明显的改善。安全护理管理手段实施之前,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达到了13.33%,实施之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降至8.33%;安全护理安全手段实施之前,投诉事件发生率达到了2.5%,而实施之后,却降到0.833%,上述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上述研究数据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所以,研究者认为,心内科护理中,需要使用安全护理手段,这样对护理人员自身发展、患者快速恢复以及医院的长久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时艳.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学术版).2014(04)

[2]何俊芹.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6)

[3]袁敏.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20)

[4]梁秀萍.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疗.2012(31)

[5]张静.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1)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浅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