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研究

2015-10-21 16:40周春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治疗

周春来

【摘 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1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患者在发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GCS量表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治疗后6个月及1年,观察组患者的GCS量表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常规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并且越早治疗对患者的康复越有利。

【关键词】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治疗

颅脑外伤在神经外科中比较常见,常由暴力作用于头部所致,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并且预后较差[1]。危重颅脑外伤患者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占比比较大,约为19%,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遗忘、痴呆、癫痫、人格改变等[2]。目前,临床中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方法主要为常规治疗、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我院为提高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特选取了118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法与最佳的治疗时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1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有男患者32例,女患者27例;年龄为24-60岁,平均年龄(38.5±4.2)岁;受伤类型:交通事故伤22例,高空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13例,钝器击伤9例。对照组有男患者30例,女患者29例;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37.8±4.5)岁;受伤类型:交通事故伤24例,高空坠落伤16例,重物砸伤12例,钝器击伤7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常规脱水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抗感染治疗、控制血压、脑水肿治疗以及营养脑细胞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疗法:①选穴。以局部近取为主,循经远道取穴为辅。如果患者头痛部位主要在巅顶,则应取百会穴、太冲穴、内关穴、四神聪穴、涌泉穴;如果患者头痛部位主要在额部,则应选取印堂穴、合谷穴、阳白穴、头维穴、攒竹穴、曲池穴;如果患者头痛部位主要在枕部,则应选取太阳穴、风池穴、风府穴、天柱穴、玉枕穴、昆仑穴、后溪穴;如果患者头痛部位主要在颞部,则应选取太阳穴、竹空穴、率谷穴、风池穴、外关穴、阳辅穴。辨证选穴:肝阳上亢型患者,针灸穴位加太冲穴和阳陵泉穴;肾虚型患者,针灸穴位加太溪穴、肾俞穴、悬钟穴;外感风邪型患者,针灸穴位加合谷穴和列缺穴;瘀血型患者,针灸穴位加血海穴、三阴交、膈俞穴;气血不足型患者,针灸穴位加足三里、三阴交、肝俞穴、脾俞穴;风痰上扰型患者,针灸穴位加丰隆穴和阳陵泉[3]。②施针治疗。首先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之后操作者给患者常规消毒。将毫针取出,迅速刺入选好的穴位皮肤,进针手法为:头部穴位采用捻转补泻手法,四肢穴位采用提插捻转补泻手法;若患者为实证,则采用泻法,如果患者为虚证,则采用补法。头痛较轻的患者留针20分钟,头痛较为严重的患者留针30分钟。每日针灸一次,以10天为一个疗程,在进行下一个疗程前停止治疗2天。共治疗2个月。

1.3评价指标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GCS量表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治疗后6个月及1年,观察组患者的GCS量表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GCS量表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情况(分,`x±s)

组别 例数 GCS量表评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观察组 59 5.67±1.31 10.86±2.15 44.61±11.45 68.53±15.12

对照组 59 5.62±1.33 7.67±2.08 44.57±12.31 55.72±14.76

t值 0.2057 8.1909 0.0183 4.6567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脑组织经受了极大的破坏,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移位、脑脊液循环受阻,脑干受压迫[4]。而这些情况随时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患者的病情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患者可能残疾也可能死亡。因此,及时抢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非常重要。本次研究对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做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体表现为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在发病一个月以后采用相同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医主张采用针灸法辩证施治。肝阳上亢首责在肝,治疗应以平肝潜阳为主,宜取风池、太冲、阳陵等穴位;气血不足者,应益气养血、和络止痛,宜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风痰上扰者,应益氣健脾、化痰利湿,宜取丰隆、阳陵泉等穴;瘀血型患者,应祛瘀通络、调和血气,宜取血海、三阴交、膈俞施针;肾虚者首责在肾,应补肾生髓,宜取太溪、肾俞、悬钟等穴位。另外,本次研究还证实,危重颅脑外伤的治疗还应抓住时机,越早治疗则效果越好。

综上,针灸治疗对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且患者需尽早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袁红新,许文婷等.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11(28):42-43.

[2]翟中文,张晶等.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31):433-434.

[3]梁建锋,朱振云等.对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方案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4(07):210-211.

[4]王魁先.探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15(07):164-165.

[5]陈宝满.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4(12):10-11.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治疗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中采用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丁志斌,为神经外科患都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