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

2015-10-21 17:10张曦彭丹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建筑工程

张曦 彭丹

摘要:从当下建筑工程的发展来看,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以及质量保障的核心内容,只有提升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达标。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是保障基础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也是整个建筑工程稳定施工的基础。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认知,本文就以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进行深刻的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施工手段,为此,应该对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有一个系统化、全面化的认知。此外,因为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在实际的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措施,进而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

一、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实况

随着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也得以不断完善,再加上近些年的应用实践,如今的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目前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主要是应用在排桩支护、排列式灌注桩以及土钉墙支护等,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地质环境以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形成一个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体系。

由于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施工环境千差万别,所以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使用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选择支护施工技术。例如,在5米以及10米之内的深基坑工程可以选择最常用土钉墙技术以及搅拌桩技术;若是地质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区,也可以选择15米左右的深基坑并且应用土钉墙施工技术。然而,多半情况下深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比较恶劣,而且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难度较大,而且在施工中频频出现隐患问题,容易酿成安全事故。例如,一些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土质较为松散、土壤含水量较多、土质结构极不稳定。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基坑下沉问题,加大了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实施难度。通常而言,这种地质环境下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一般会采取浇灌混凝土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浇筑安全,而且混凝土的承压力较强能起到稳固地质结构的作用[1]。然而,若遇到阴雨天气,会出现渗水现象,这就加大了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实施难度,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在一些地质环境比较恶劣的区域,深基坑中支护技术可以说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 做好深基坑工程的现场勘查工作

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一般是应用在地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形环境中,因此对当地施工环境的地质勘查工作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要根据施工地质环境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因此,深基坑场地的勘查工作应根据实地的工作环境,例如施工场地的地形环境、地下水位以及不同的地质条件,对整个深基坑的施工土体做出科学化的施工评价。此外,施工现场的考察人员还应该对周围的施工建筑群体进行研究,充分的分析建筑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进行解决。

(二) 加强深基坑工程的各项监测管理工作

在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内外环境变量因素的影响,使得深基坑中支护结构或者设计尺寸和计划方案产生偏差,致使深基坑中支护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为了保证深基坑中支护结构和计划图纸相一致,需要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深基坑中支护结构的尺寸偏差进行协商解决或者重新规划支护结构的尺寸,使其满足施工安全需求。

此外,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中还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为了减少地下水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侵蚀,还应该定期进行地下水的检查,并且安排专门的施工管理人员对地下水的检测工作进行记录,一旦发生隐患问题便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2]。

(三) 预防地下水对深基坑中支护施工的影响

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地下水的影响。由于深基坑中支护施工工程是向地下进行打桩,而且建筑工程的土层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会因为地下水的渗透造成地面下沉现象。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就加大了深基坑中支护施工难度。因此,要想保证深基工程的质量安全,有必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人工降水的方法,通过这一方法能够大大的减少深基坑中支护结构的承重压力,改善施工的土质条件,进而便于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施工质量的保障。

(四) 保护建筑工程深基坑周围的地面安全

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对建筑工程周围的地表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保护。一般而言,地面的水若是已经渗透到基坑当中,肯定会对基坑的土质结构造成破坏,进而使得深基坑中支护结构发生偏移现象。面对这一紧急情况,需要施工人员采取必要的堵塞工作,并进行地下水的有序疏导,使地下水流向其他方向,这样就能避免水流到深基坑中,造成土质松散现象。

三、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具体案例

(一) 建筑工程的工程项目概况

某商业大厦,总建筑面积为124160m2,地下建筑面积为45436m2。该建筑工程的平面结构属于方形布置,轴线距东西一共是10.1m,南北121.3m;在该商业大厦的地下一共搭建了四层,基坑最大的高度为-22.2m。通过对该建筑工程周围地质环境的研究,该建筑工程处于某条河流的冲积扇区域,因此地质结构比较松散,土壤含水量较大。其次,对该建筑工程地下水情况进行了探查发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没有任何的腐蚀性,为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 采取的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

土层锚杆的作用是在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的地下室墙面或者是地面上未开挖的基坑采取钻孔措施,当开孔的深度达到建筑工程的要求标准后,就将孔的端部扩大化处理,并适当的改变孔原来的形状。之后,再向孔内加入一些抗拉材料,例如钢绞线和钢丝束或者是钢筋等硬度较强的抗拉材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能够加强整个建筑工程的抗压力,另一方面能够保障整个深基坑中支护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从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实施的经济性上考虑,这样的施工方式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因此能够大大的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还能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其获得更多的收益利润[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研究发现,随着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不再局限于一些地质环境优越的施工区域,也开始涉及一些地质环境恶劣的地形区域。针对该区域的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施工手段,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保障,因此要加強对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将其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使其在建筑工程的深基坑中支护施工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此预防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雷雨.浅析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18):95-95.

[2]张鹏飞.浅谈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4):41-41.

[3]李宏升.浅析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1627-1628.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住建部: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 应依法对工程质量担全责
北京:新房拟实施交付前质量查验制度
嘉兴:6月起,房屋质量也有保险了!
广西:2018年致力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