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高峰期常态化运输组织方法探讨

2015-10-21 17:10罗娟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高峰期铁路问题

罗娟

摘 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给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进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是我国旅客数量的日益增长和对铁路列车质量要求的提高,需要铁路工作者不断的作出努力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高峰期;铁路;旅客运输;问题;对策

引 言:路客运高峰期运输组织是指在某一时段内,由于客流量大幅度增加,导致无法按正常运输组织方法和手段组织旅客运输,而采用特殊运输组织方法以满足旅客出行需要的运输组织。为了在客运高峰期能安全、高效地组织旅客运输,研究客运高峰期常态化运输组织方法十分必要。

1 客流高峰期旅客运输的特点

1.1 客流高峰期的构成

(1)学生客流

春运期间正值学校放寒假,学生客流与其他客流交织构成客流高峰。

(2)旅游客流

旅游客流包括分散型的群体和个人客流,以及由旅游公司等部门承包开行的旅游专列客流。

(3)探亲客流

探亲客流是构成春运高峰期客流的重要部分。

1.2 高峰期客流独有的特性

(1)地域性

随着我国沿海开放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这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极大富余造就了强大的民工流。节假日期间旅游客流涌向著名的旅游胜地,客流的发源地和聚集地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2)时间性

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运期间和 "十一"黄金周期间,并且有其固定的规律性。如春节前一个星期和春节后的三四天,黄金周的首末几天等都是产生客流高峰期的主要时段。

(3)方向性

高峰期客流的地域特性,使客流具有相对稳定的方向性。如春运期间,节前是北京、广州、上海去往成都、重庆、武昌、郑州、南昌方向的客流,节后主要是返程方向的客流。

(4)复杂性

客流高峰期受旅客运输设备能力严重不足、旅客在车站大量聚集,特别是遇到不良气候条件时,极易造成秩序混乱,甚至会出现骚乱等严重治安问题,影响旅客安全。同时,在客流大量集散的车站,旅客办理票务、行包、乘降、候车和进出车站,需由铁路与地方、公安与武警及地方交通管理部门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增加了运输组织工作的复杂性。

(5)全天候性

由于客流高峰期,特别是春运期间运能与需求的矛盾突出,大多数旅客不得不长时间排队购票、等待进站,在车站的停留时间少则1 天,多则2~3 天。

(6)可诱导性

由于运输能力的不可储存性和高峰期客流的动态性,造成阶段性的运输能力短缺。运输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给旅客带来了不便。为此,一方面可通过政府行为引导旅客错时出行,缓解高峰期紧张状况; 另一方面可通过新闻报道、电视、广播等手段引导旅客均衡选择交通工具和出行时机。

2 铁路在高峰期旅客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

2.1 前期工作不到位

一些地方的铁路客运站在高峰期前期的准备工作存在不足,存在着对旅客流量数据分析预测的不够深入仔细、没有把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各部门、设施的投入和调度没有提前协调好等问题,当高峰期來临时,给运输组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2 售票工作的漏洞

票贩子大量购买火车票,以高价兜售黄牛票的现象十分突出,虽然我国铁路售票开始实行实名制,有效的规范了铁路售票,但是还是有一些不法份子利用高峰期车票紧张的情况倒卖黄牛票。加之代售网点的售票管理不规范,售票点的选择要看周围人流是否够大,交通是否方便,是否有宽带接入条件,治安是否可控,票款是否安全等特点进行选设,如未能根据高峰期的旅客特点增加临时代售点,也同样造成铁路售票的工作压力。

2.3 导向工作的不足

价格和舆论这两个因素是影响旅客选择出行交通工具的主要因素,能够避免因旅客盲目的选择交通工具而导致的客流高峰。同时,引导旅客适时出行,把旅客出行的时间错开,例如通过电视新闻、广播等媒介将铁路客流量高峰期的时间等情况告知广大旅客,以便于旅客选择适合的时间出行,这样能有效的减轻高峰期的运输压力。但是一些铁路客运站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两种方法,造成客流高峰期的出现,影响整个铁路部门的运输工作。

3 高峰期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对策和措施

3.1 增强预售、订票组织工作

组织好售票网点的预售票工作,减轻车站售票工作压力就必须做好民工、学生团体票预售工作,按照"错开高峰、路企协作、均衡运输"的原则发售团体票,减轻售票窗口的压力。由于运输能力的不可储存性,只有通过这种科学的组织措施,平抑高峰客流,才能充分发挥其客运能力。

3.2 增加售票渠道

充分发挥计算机联网售票的优势,发挥代售点的作用,提高售票效率。还可采取扩大售票面积、延长售票时间、增设售票窗口等措施,增加售票能力。通过售票控制,实现调控旅客发送人数,减轻车站客流压力。

3.3 科学安排运力资源

(1)停短开长

由于客流高峰期客流的构成、流量及流向具有显著的特点,造成主要干线运输能力(通过能力及运载工具能力)严重短缺。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流高峰期运能的需要,可停运短途旅客列车,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对停运的短途旅客列车,停运前票务中心要严格控制其客票预售期,以免影响停短计划的实施。

(2)充分利用通过能力

客流高峰期间,特别是春运高峰期间,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流需要,需大量开行临时旅客列车,可对进出客流集散地的主要通道采取铺画客车平行运行图的方法。

(3)做好车站能力与区间能力的协调

枢纽地区客运站到发线能力不足时,可组织临时旅客列车经编组站运行,在编组站指定车场进行换挂机车和车辆技术检查作业,以便减轻客运站到发线能力和咽喉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客运站到发线及咽喉的通过能力,实现车站能力与区间能力的协调。

(4)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对客流高峰期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旅客运输安全、有序、顺利地进行。

3.4 利用客流规律缓和运能紧张

及时、准确地掌握直通客流信息,利用旅客出行特性形成的规律性波动和直通临客一般运行时间跨两天的特点,如在始发站逢单日开行的临客 (上车人数可能较少),运行至接运局时可能为逢双日,可组织利用直通临客捎带部分管内客流,以充分利用运能。并可组织开行一站或两至三站直达临时旅客列车,减轻沿途客运站压力,提高临时旅客列车旅行速度,加速机车车辆周转。对客流有明显出行时间特性的地区,可在 "吉祥"出行日加开临客,在其他出行日减少临客列车开行的方法,达到提高运能利用率的目的。

3.5 回空车底运行方案

针对单方向客流特点,采取客流方向开行重车,回程方向开行临空车次,按照空客车底办理。这一方面可减轻技术站股道运用紧张压力,另一方面增加了调度日常运行调整的灵活性,可加速临客车底的移动。

4 结束语

总之,高峰期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涉及到的不可预测因素有很多,情况比较复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主要的旅客构成、特点、出行等方面的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组织方法,解决高峰期铁路运输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提高车站的办理旅客和行包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高峰期铁路的旅客运输组织。

参考文献:

[1]李雪婷. 客流高峰期铁路运输组织的思考[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01).

[2]廉文彬.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分析[J].中国铁路,2008(02).

[3]徐福生. 应对高峰期客流的铁路运输组织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 2013(11).

猜你喜欢
高峰期铁路问题
蛋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汉代“袖舞”类别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中国学生变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