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60例住院患者压疮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2015-10-21 18:14李雅琼王保宏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卧床压疮神经内科

李雅琼 王保宏

压疮过去被叫做“褥疮”,因“久卧床褥摩擦压迫生疮”,所以又称之为“席疮”、“压力性溃疡”。压疮的发生与长期卧床密切相关,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以老年患者为多,大多数是瘫痪卧床病人,这正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预防治疗压疮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护理工作。所以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于如何防范、怎样减少压疮的发生,一直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现将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临床特点、预防、护理及治疗措施进行了观察和总结,归纳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卧床脑血管病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64.6岁,脑出血患者27例,脑梗死患者33例,42例患者神志清楚,18例患者意识障碍,44例患者偏瘫,12例患者偏瘫伴失语,住院时间14—78天,平均住院天数36.7天。其中原有压疮10例,院内发生压疮4例,预防干预后未形成压疮46例,已形成压疮14例中,轻度压疮9例,中度压疮3例,重度压疮2例。14例患者压疮的演变过程均在干预治疗1周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时间4—42天。

2. 临床特点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瘀血致血栓形成,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可分为轻度压疮:淤血红润期,又称Ⅰ期压疮;中度压疮:炎症浸润期,又称Ⅱ期压疮;重度压疮:溃疡期,又称Ⅲ期压疮。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活动能力、营养、感知觉功能较差,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因此成为压疮的高发易发多发人群。

3.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依据压疮发生的临床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并结合神经内科病人的特点,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护理措施。

3.1 端正护理态度 首先我科建立了压疮预防治疗小组,护士长为主要负责人,主管护士为直接责任人,当班护士为首诊责任人,严格执行压疮交接班制度,并于入院时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后即建立床头定时翻身记录卡。同时落实健康宣教工作,注重病人心理护理,提高医护患三方对压疮的认识水平。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皮肤护理的目的和意义及如何减少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着力宣传预防压疮的有关知识,给患者做认真细致的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勤翻身,多活动,主动运动加被动运动,使患者和家属主动配合及参与护理治疗过程。

3.2 准确的预测和评估 我科使用的是Braden评估表,该量表包含六个危险因素,即感觉知觉、湿度、活动度、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力及剪切力,总分6—23分,分数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2)。轻度危险15—18分,中度危险13—14分,高度危险10—12分。评估时间:轻度危险每10天1次,中度危险每周1次,重度危险每3天1次,病情变化随时评估,累计六项合计分值。评估后立即采取严密的观察、充分的早期护理及干预治疗措施。

3.3 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瘫痪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进食量减少,再加上疾病本身的消耗,导致病人营养状况较差。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病人营养不良可使皮肤失去活力、减少弹性。营养不良既能引起压疮,又会导致压疮经久不愈。合理的膳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既能促进压疮愈合,又能预防压疮的发生(3)。所以,病人丰富的可吸收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在构建新组织、损伤组织的愈合修复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病人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药物方面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硫酸锌、硫酸亚铁等,以保护和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必要时加用蛋白制剂,增加血浆白蛋白含量。有报道显示低蛋白血症患者有近75%的患者发生压疮(4)。

3.4 避免局部皮肤组织长期受压??经测定一个持续达14.4Kpa的压力就可使皮肤组织发生坏死,9.33Kpa的压力持续2h即可造成不可逆皮肤组织细胞变性(5)。压疮最危险因素是静止不动,活动是对压疮的天然屏障(6)。因此要加强基础护理,睡气垫床,用菊花或茶叶做成的软枕保护骨隆突处和身体空隙处。气垫床可使皮肤压力分散,减低局部压力,使毛细血管血流得以维持,从而保护皮肤(7)。同时,一般的脑血管病卧床患者应至少每2h翻身1次,采用2人翻身法较为合适,翻身后可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交替更换,使受压部位定时减压,并使用翻身记录卡,及时记录患者的体位及翻身情况,做好长期跟踪观察。个别特殊患者视病情确定翻身时间间隔,必要时每1h翻身1次,甚至每30min翻身1次。

3.5 经常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减少摩擦力及剪切力 穿着内衣要透气、柔软,对大小便失禁者、呕吐或出汗较多者应及时擦洗干净,要立即更换衣服、床单及尿片,并适当使用爽身粉等。移动肢体、搬动身体、活动关节时要轻抬轻放,避免粗暴的推、拉、拽、拖、抬、挪等方式。

4压疮的治疗措施

当发生压疮时,要及时汇报给主管医生、护士长,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加重、感染,以免影响本身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

4.1轻度Ⅰ期压疮 首先消除危险因素,以免压疮进展,可采用湿热敷、局部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但要注意的是:按摩手法要轻柔,避免造成新的皮膚损害。对瘀血时间较长、难以恢复的病人,可使用凡士林纱布、水胶体敷料等保护创面,以利逐渐康复。

4.2中度Ⅱ期压疮 保护皮肤、预防感染、防止感染是本病治疗的关键,可配合主管医生酌情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抗菌治疗。为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增加皮肤的免疫力,根据情况,可用红外线每天20—30min照射血运差的压疮部位。

4.3重度Ⅲ期压疮 对浅度溃疡期患者的压疮,进行清洁创面,促进愈合。对深度溃疡期患者的压疮,要及时清理去除坏死的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直至结痂。其余治疗措施同轻中度压疮患者。

5讨论

预防压疮是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卧床患者临床护理的重点,为提高预防压疮的有效性,在压疮护理中可首先使用Braden评估表,预测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性(8)。然后通过严密的人事组织机构,建立系统的防范压疮的安全规范、安全制度,可以非常显著的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同时积极治疗由于各种不利因素作用已经形成的压疮,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和家属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及治疗,促进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及压疮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晓萍.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1

2葛兆霞.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2):80

3张世平.浅谈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A].护理研究,2010,19(12):204

4孙春红.神经内科压疮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B):152

5陈文霞.压疮的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903

6王泠..压疮的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2—64

7刘玉荣,龚光清等..老年卒中患者压疮的早期预防与护理措施[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4):59

8钱瑞连,徐建诊,屠丽君.神经科病人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测评估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5A):43—44

猜你喜欢
卧床压疮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如何有效避免卧床老人发生肺炎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好好躺着也可以治腰椎盘突出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