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可源持型续发企展业的以节能提管升理

2015-11-05 06:06常青青王林平
现代企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资源型能源管理节能降耗

□ 常青青 王林平 苏 炜

作为资源型企业,面临资源储量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提升资源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节能是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资源型企业长期以来以产量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主要指标,这导致节能管理工作不能得到相应的重视,企业现有的管理方式只是一种随意的被动式管理。企业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不能形成一种自觉的节能降耗意识,只是按照上级的政策和方针被动地执行一些节能措施,导致了长期以来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降低了企业决策层对节能管理进一步投入资金的积极性,使得节能管理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如何使资源型企业的节能管理和企业的发展结合,使节能的各项措施按照一定的方式自发的达到实施,既可促进企业节能管理,又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节能管理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以牺牲环境、不计其数开发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的破坏了环境资源,使世界环境公害事件不断频发,并且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人类已经到了不得不认真反思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即传统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渐形成。1980年国际自然与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第一次出现了可持续发展一词,并在1980年联合国大会上首次使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欲望,而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第一次将人类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保护相结合,为人类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可持续发展能的内涵及特点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不同于传统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为特点的发展方式,更不是那种停止发展的“零发展方式”。它强调以人类的环境资源为基础,在现有资源所能负担的范围内和环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得到切实保护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即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时,也公平的满足后代人对发展的需求。第二,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质量,在实现保护环境资源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目标。它将环境资源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多角度诠释环境资源保护和发展问题,它认为实现环境资源保护和发展,需要从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决策机制等社会诸多方面去推动,它同时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要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落实到国家战略之中。第三,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行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方式。使环境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实现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

三、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节能管理的实施措施

资源型企业把节能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之一,在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坚持分年度有效实施与整体节能降耗目标的推进相结合,坚持与技术进步、环境保护相结合,开展节能降耗新技术的应用。

1.提高企业全员的节能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节能降耗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能降耗牵扯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基层单位、机关部门等,不是依靠一个单位、某个人就能做好,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节能降耗工作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通过加强企业节能降耗宣传活动,组织节能知识竞赛,发挥基层节能管理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节能管理培训,开展节能减排企业行动、节能减排家庭行动、节能减排科技与科普行动等活动,并制定相应的奖励考核制度办法来提高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培育“节能降耗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节能降耗型”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员工认识到,实现节能增效、加强能耗管理不仅仅是节能管理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消除跑、冒、滴、漏等简单问题,而是理念提升、管理创新以及先进技术应用等全方位的转变,充分调动全员节能创效积极性,倡导“节约能源,从我做起,降低能耗,岗位做起”的行为,营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创建“节能降耗型”的企业良好氛围。

2.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生产运行系统效率。节能既是国际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各个企业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节能工作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节能降耗技术是节能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研发、应用适用的节能降耗技术才能更好的开展节能降耗管理工作。重视节能技术研究,节能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投入和累积的过程,节能技术研究工作按照 “试验一批、推广一批、储备一批”的科研规律进行组织安排,并注重适用性和效益性。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自主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新工艺,激发员工节能降耗技改措施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大经济责任制能耗考核奖惩力度,使每个人都参与到节能降耗工作。

淘汰低效高耗设备,推进生产工艺系统的优化简化工作,加大了节能设备调整改造和配套节能技术应用。优化设施布局,更换高能耗设备,减少设备台数,推广节能新技术,加强精细管理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系统运行效率,更新国家明令淘汰的低效高耗设备。

3.建立能效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节能工作效率。监督完善能耗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利用,过去粗放型管理模式下对能耗的管理统计滞后,往往是发现问题后才去解决,导致工作效率明显偏低,资源型企业应在原有数字化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能效管理模块,建立能效管理数字化化监控系统。实现对生产单元的过程控制和管理的自动化和无纸化,服务于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减少能源管理的成本,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及时了解真实的能耗情况和提出节能降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能源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向能源管理要效益。

4.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拓展节能投融资渠道。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确定,若要实施较大规模的节能项目,可以根据企业自有资金的多少及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技术实力情况灵活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型”及与“节能效益分享型” 两者相混合的合同类型。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提供制度保障,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及时地方政府沟通、汇报项目的情况,积极争取政策、制度上的认可和支持。要保证节能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外部资金来填补相应的资金缺口。

5.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能效管理。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企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企业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进行生产运营时,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就显得十分重要。资源型企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新科技、节能节源、综合利用。积极研究、开发、应用节省能源和资源的途径及工艺,采用新科技、新设备,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推进伴生资源利用的项目,开展资源开采生产过程中伴生资源的回收与综合利用,以及开发利用废弃物资和资源,形成新的产业链。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利用资源。

四、结束语

节能降耗工作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资源型企业通过对实时能耗进行准确掌握,提出节能技改项目或节能措施针对性强,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统筹协作的大节能管理体系。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

通过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节能降耗管理,为资源型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现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新突破。在企业实现发展、造福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猜你喜欢
资源型能源管理节能降耗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氯碱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提升节能降耗增效之工艺改造和技术应用
合同能源管理在TDM交换设备退网中的应用
i-StARS起停系统技术节能降耗
施耐德:以PlantStruxureTM PES助力节能降耗
合同能源管理在重庆配网节能中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