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2015-12-04 01:34安红柳李传仁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蜜露悬铃木历期

安红柳,李传仁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

悬铃木方翅网蝽 [Corythuchaciliata(Say)]属半翅目网蝽科(Hemiptera:Tingidae),是一种新近入侵我国[1~3]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扩散的有害昆虫。成若虫群集于叶背取食,导致叶片失绿、早期落叶和树势衰弱,从而损害城市园林景观[4~9]。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前后代若虫往往栖息在一根悬铃木枝条上,前代若虫危害的叶片在枝条基部,后代若虫危害的叶片在枝条端部,后代若虫绝不生活在上代低龄若虫取食的叶片上。这一空间分布规律显示悬铃木方翅网蝽对叶片的大小或发育状态有明确的选择性。本研究以悬铃木方翅网蝽2龄若虫、4龄若虫为对象,观察了其在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上的取食量、发育历期和存活率,以期为揭示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叶片的选择机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虫悬铃木方翅网蝽1龄、3龄若虫于2010年6月采自湖北省荆州市东环路二球悬铃木树冠,在实验室用悬铃木叶片嫩叶饲养至2龄、4龄,5日龄、15日龄、25日龄、35日龄、45日龄嫩叶采于检疫隔离网室。

1.2 试验方法

采用柳乙君等[10]设计的饲养装置进行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的饲养。饲养条件为室温(25~30℃,湿度RH=70%~80%)。将采回的悬铃木方翅网蝽1龄若虫、3龄若虫在实验室饲喂至2龄、4龄,用毛笔轻轻挑至上述装置中,每天8:00、20:00各观察1次,分别用5日龄、15日龄、25日龄、35日龄、45日龄悬铃木嫩叶饲喂,及时更换叶片,直至全部羽化成成虫,记录发育龄期和死亡时间,5次重复,每个重复8头,共40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日龄悬铃木叶片对网蝽若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2.1.1 不同生长日龄悬铃木嫩叶对网蝽2龄若虫历期的影响

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用不同日龄的悬铃木叶片饲喂,发育的历期也随之不同。5日龄的悬铃木叶片饲喂的悬铃木方翅网蝽2龄若虫不能发育,而用15、25、35、45日龄悬铃木叶片饲喂的均能发育为3龄若虫,但在历期上有较大区别。用15日龄饲喂的2龄若虫发育成3龄若虫需要的时间最长,平均需要60.75h,25日龄饲喂的平均需要55.0h,而用35日龄和45日龄叶片饲喂的时间间隔最短,平均仅需要42.6h,差异显著(表1)。2龄若虫在5日龄叶片上的死亡率为100%,但在其他日龄叶片上均低于10%。悬铃木方翅网蝽2龄若虫在5日龄叶片上不能取食,叶片上几乎没有蜜露,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死亡虫体干瘪,不能完成到3龄若虫的发育;在15和25日龄叶片上,网蝽2龄若虫能够正常取食,叶片上有大量蜜露,能够完成到3龄若虫的发育;在35和45日龄叶片上,2龄若虫也能够取食,但取食量明显少于在15日龄和25日龄叶片上的取食量,蜜露量也相应地减少,但仍然能够发育为3龄若虫。

表1 不同日龄叶片饲养下的2龄若虫历期

2.1.2 不同生长日龄悬铃木嫩叶对网蝽4龄若虫历期的影响

悬铃木叶片饲喂的若虫从4龄发育到5龄的情况见表2,用15和25日龄叶片饲喂的若虫发育到下个龄期历期差异不显著;在35和45日龄叶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前两者与后两者仍有显著差异。悬铃木方翅网蝽4龄若虫在5日龄叶片上也不能取食,叶片上几乎没有蜜露,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死亡虫体干瘪,不能完成到5龄若虫的发育,死亡率为100%;在15和25日龄叶片上,网蝽3龄若虫能够正常取食,叶片上有大量蜜露,能够完成到5龄若虫的发育,死亡率为0;在35和45日龄叶片上,2龄若虫也能够取食,但取食量明显少于在15日龄和25日龄叶片上的取食量,蜜露量也相应地减少,但仍然能够发育为5龄若虫,死亡率在5%以下(表2)。

表2 不同日龄叶片饲养下的4龄若虫历期

2.2 不同生长日龄悬铃木叶片对网蝽若虫存活率的影响

在实验室内用不同日龄叶片饲喂悬铃木方翅网蝽2龄若虫,每天8:00和20:00各观察1次,直到若虫全部发育成成虫,存活情况如图1所示,5日龄叶片饲喂的2龄若虫不能发育,9d内已全部死亡,而用15日龄、25日龄、35日龄、45日龄叶片饲喂的成虫成活率曲线平缓,在第13d内有80%以上发育为成虫。

图1 不同日龄叶片饲喂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存活率

3 结论与讨论

Wade在奥克荷马地区观察发现,1对或数对雌雄占据1个叶片,通过交配、产卵后即开始在叶背上发展成1个群落。卵孵化后即为若虫,若虫共5龄,1~3龄时活动缓慢,聚集成群,至第4龄后分散迁移到新叶上刺吸植物汁液。

实验用不同日龄叶片饲喂悬铃木方翅网蝽2龄若虫,研究发现:不同日龄叶片饲喂,若虫发育到下个龄期的时间不同,若虫在5日龄叶片上均不能发育,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在其他4种日龄的叶片上均能发育。低龄若虫比较敏感,从2龄若虫发育到3龄若虫在15日龄叶片上平均需要60.75h,25日龄叶片上需要55.95h,差异显著;35和45日龄之间没有差异,仅需要40.2h,即叶片的日龄越长,若虫发育到下个龄期所需的时间就越短。从4龄若虫发育到5龄,15日龄和25日龄叶片上差异不显著。

不同日龄叶片饲喂的若虫的存活率,除了5日龄全部死亡外,其他均有80%以上发育为成虫。

悬铃木方翅网蝽2龄、4龄若虫在5日龄叶片上不能取食,叶片上几乎没有蜜露,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死亡虫体干瘪,不能完成到下一龄期的发育;而在15和25日龄叶片上,网蝽2龄若虫能够正常取食,叶片上有大量蜜露,能够完成到发育;在35和45日龄叶片上,2龄若虫也能够取食,但取食量明显少于15日龄和25日龄叶片上的取食量,蜜露量也相应地减少,但仍然能够发育。

[1]李传仁,夏文胜,王福莲.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J].动物分类学报,2007,32(4):944~946.

[2]王福莲,李传仁,刘万学,等.新入侵物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J].林业科学,2008,44(6):137~142.

[3]安红柳,邱国强,李传仁.几种植物对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合性评价 [J].植物检疫,2011,25(2):54~56.

[4]Halbert S E,Meeker J R.The sycamore lace bug,Corythuchaciliata(Say)(Hemiptera:Tingidae)[J].Entomology Circular(Gainesville),1998,(2):387~388.

[5]Mazzon L,Girolami V.The sycamore lace bug [J].Sherwood-Foresteed Alberi Oggi,2000,(6):27~28.

[6]Soria S,Munoz A,Torre R,etal.Corythucaciliata(Say,1832)(Heteroptera:Tingidae)in the Madrid community [J].Boletin de Sanidad Vegetal,Plagas,1991,17:440.

[7]Oszi B,Landanyi M,Hufnagel L.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sycamore lace bug,Corthuchaciliata(Say)(Heteroptera:Tingidae)in Hungary [J].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4,4:135~150.

[8]Chung Y J,Kwon T S,Yeo W H,etal.Occurrence of the sycamore lace bug,Corythuchaciliata(Say)(Hemiptera:Tingidae)in Korea.Korean [J].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1996,35:137~139.

[9]Girolami V,Battisti R.Observations on theBeauveriabassiana(Balsamo)Vuill.,apathogen ofCorythuchaciliata(Say)[J].Italia Forestale e Montana,1979,34:19~27.

[10]柳乙君,李金甫,刘亚军,等.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密度对其繁殖力的影响 [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农学卷,2009,6(2):9~11.

猜你喜欢
蜜露悬铃木历期
悬铃木树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蝴蝶花
悬铃木
日本松干蚧生物学观察与防治
这是我应该知道的
这是我应该知道的
空心圆头形悬铃木的整形与修剪技术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茶尺蠖的饲养温度和发育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