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建筑类专业《职业指导》课教学方案设计

2015-12-26 11:33徐文芝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39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技能型技工

文|徐文芝

技工院校建筑类专业《职业指导》课教学方案设计

文|徐文芝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专长、有纪律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识图、懂施工、会预算技能和关键技术工种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技工院校建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指导》是专业课程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笔者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就建筑类专业《职业指导》课教学方案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教育部在制定《技工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时明确定位,“中职工民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建筑(市政)施工企业,从事材料试验、测量放线、钢筋翻样及加工、工程资料管理等工作,也可协助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等工作”。虽然技工院校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实际操作及技能型人才,但是基于该目标下的《职业指导》教学不能忽视。

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掌握面试技巧、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日益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课程资讯

课程背景。随着中职学校的普遍扩招,学生就业压力也将日趋增大,职业指导课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增加学生就业技巧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引起更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职业指导纳入统一教学安排。

有行业人士与教育专家提出,对建筑类中职学生《职业指导》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是学校“招得进、学得好、管得严、推得出”的良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学生应岗、转岗、创岗能力的重要因素,更是学校适应建筑行业需求,培养合格毕业生的重要保证。

课程性质。《职业指导》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主要解决学生的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设计、职业道德、就业政策、就业流程等问题。

教学目标。技工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校内一些课程包括班会、讲座、技能比赛、公共礼仪课、形体课都包含一部分与就业相关内容,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就业这一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强就业自主能力;通过学习,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我,掌握求职的必要技能,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教学计划

课程学时安排及教学内容见表1。

表1:课程学时安排与教学内容

组织实施

设立《职业指导》课教研组,接受招生就业办公室、教研室双重领导。该教研组负责组织、统筹全校的职业指导课的安排,及师资工作,负责定期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牵头组织对上职业指导课教师的培训工作,负责检查教案准备情况,负责组织教材选编,讲义编写及课件制作工作。《职业指导》的实施方案如下表:

表2:实施方案

教学评价

在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职业发展规划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需要评价的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包括对个人和工作世界的了解程度、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在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

在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

《职业指导》是一门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学生需求;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由于学时数较为分散,因此特别需要加强课外实践的指导,以弥补不足,增强职业指导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技能型技工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从技工到英雄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