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中的镇江要塞

2015-12-28 02:45
档案与建设 2015年9期
关键词:焦山炮台镇江

丁 进

(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1930年代前期,为了保卫南京,民国政府制定了以中国中部(北起黄河,南迄甬江)为中心,以长江为重点的《要塞五年整备计划》。该计划实施缓慢,到1936年,长江流域仅江宁、江阴、镇江三座要塞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扩建增筑并增设要塞备炮。笔者检索文献,截至2015年6月,关于南京保卫战中的江阴和江宁要塞已经分别有多篇论文进行研讨,惟有镇江要塞尚无专文探讨。为此笔者研读了相关论著、档案和回忆文献,并于2014年5月底至2015年6月4次赴镇江实地寻访要塞遗址,专成此稿,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镇江要塞,拱卫南京重要堡垒

镇江要塞炮台始建于晚清道光二十年(1840)。考察镇江要塞沿革,必须提及镇江丹徒人、军事思想家姚锡光。姚锡光(1857—?),字石泉,从丹徒名士周伯义学习经史、天文、地理和兵法。先后入北洋大臣李鸿章、山东巡抚李秉衡幕府,甲午战争后著有《东方兵事纪略》。1895年9月,姚锡光被两江总督张之洞委以督府幕僚,其间两次陪同聘自德国的军事工程专家雷诺和莱春石泰巡视长江下游自吴淞到镇江的炮台及沿江防务。巡视归来以后,姚锡光主持绘制了《吴淞与白茅沙截段图》《江阴口截段图》《镇江圌山关截段图》,同时写成《长江炮台刍议》一书,成为建设镇江要塞各炮台的依据。根据姚锡光的建议,张之洞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奏准添置圌山关快炮台5座,并在象山山顶建快炮台;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焦山西峰快炮台2座,建都天庙快炮台1座。以上炮台备炮均为45磅子阿姆斯特朗快炮。此前新湘营统领陈基湘在光绪十九年(1893)建象山东新圆式炮台4座。

辛亥革命以降,特别是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以后,镇江地区作为南京的东大门,战略位置更加重要。1930年6月,民国政府军政部拨运大炮8门装备镇江要塞,其中合山炮台装置4门,焦山顶炮台装置2门,都天庙炮台装置2门。经过民国政府推进缓慢的要塞整备,镇江要塞在张之洞炮台建设的基础上,扩建增筑成为继吴福线、锡澄线以及江阴要塞之后拱卫南京的又一个重要堡垒。

根据时任镇江要塞司令部参谋长王乐坡《坚守镇江要塞记》回忆文章,镇江要塞的任务是封锁长江江面,阻击敌舰西进,并在有效射程内消灭敌人,确保长江流域的安全。要塞司令部设在镇江城内河边街的仓库内,司令林显扬,参谋长王乐坡。下辖象山、焦山、都天庙、圌山关四个炮台,另有守备营、通信连、工兵连等配属部队。

象山炮台(以下简称象台)位于东码头附近,共有备炮12门。其中有24公分备炮4门,附属有坚固的掩蔽部;15公分备炮4门,配备在合山,属于露天炮台。焦山炮台(以下简称焦台)位于江中小岛,与象台隔江相望,有9.5公分备炮8门。都天庙炮台(以下简称都台)位于长江北岸,共有备炮8门。其中24公分备炮4门,设有永久性掩蔽部;另有9.5公分备炮4门,可以机动使用。圌山关炮台(以下简称圌台)位于镇江城东60里的大港镇附近,有炮12门。其中24公分备炮4门,设在江边,有掩蔽部;另有9.5公分备炮8门,分设在龟山一带,均附有掩蔽部。象台、圌台每分台设有1名台员,每门炮设有1个班炮兵;焦台、都台每门炮设有1名台员,1个班炮兵。守备营位于象山营房,下辖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通信连直属要塞司令部指挥,工兵连由军政部城塞组调用。

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镇江要塞区作战经过概要》记载,镇江要塞区原隶属江防总部,实由江苏省警备司令项致庄负责。至1937年12月1日,第七十一军王敬久部由淞沪战场撤退至镇江,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命令镇江要塞由七十一军指挥。三天后,王敬久调赴龙潭,镇江要塞改由第八十七师师长沈发藻指挥。两天后,沈发藻率部也调赴龙潭。其时江阴要塞失守,江防总司令刘兴曾经率部到镇江,两天后刘兴赴南京,镇江要塞改由第一○三师副师长戴之奇指挥。其时第一○三师约2000余人枪,与要塞部队及保安队一部共同守卫镇江。

危难之际,炮台官兵自愿坚守

江阴要塞失守后,江阴要塞司令许康撤退到镇江要塞,介绍了吴福线、锡澄线均已失去防御作用的前方军情。镇江要塞随即在守备营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挑选了50多名敢死队员,在要塞司令部内随时听候调遣。战士们踊跃报名,抗战情绪高涨。司令部向各炮台和守备营下达战斗命令:守备营第一连,附重机枪2挺、通信班1班,进入禹山阵地,监视丹徒镇方向日军动态;守备营第二连,附重机枪2挺、通信班1班,进入镇象公路小高地,严密防范沪宁铁路、沪宁公路;守备营第三连、工兵连为预备队;象台、焦台、都台、圌台官兵进入各炮炮位,随时准备战斗,并与指挥所联系;司令、参谋长等立即进入象山指挥所,敢死队归指挥所直接指挥。

1937年12月7日午后3时,日本陆军第十一师团步兵第十旅团(天谷支队)向第一○三师接触进攻。12月8日拂晓,日军以猛烈炮火加强攻击。至上午9时,第一○三师感到难以抵挡日军攻势,于是向要塞下达如下命令:1.敌以猛烈炮火,攻击甚烈,我军有不支之势,拟向龙潭方向转进;2.贵部即行渡江,向六合转进。

镇江要塞司令林显扬接到上述命令后,当即呈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自愿坚守要塞。同时组织敢死队113名,配置合山一带,抗击敌人。12月8日中午12时,日军占领镇江城。12月8日午后3时,日军以炮兵占领甘露寺阵地,猛烈炮击象台,并以战车18辆、步兵200多人,沿着镇象公路向象台方向推进。中国军队没有来得及破坏公路,而象焦两台仅有4门火炮能对陆地射击,导致部分日军一度冲入象台。经过要塞敢死队员勇敢抗击,要塞备炮顽强还击,日军战车被击毁3辆,日军被迫退却至北固山,与镇江要塞呈相持状态。

但是此时象山炮台已经成为敌人后方,孤立无援,镇江要塞参谋长王乐坡于是决定放弃象山炮台。在电话请示要塞司令同意后,立即下达撤退命令:象台转移到都台;守备营第一连掩护象台渡江,守备营第二连撤退到合山西南高地,工兵连渡江占领都天庙两侧高地,掩护都台;敢死队转移到焦台,由焦台台长指挥掩护炮台;指挥所撤退到都天庙附近,继续指挥焦台与都台作战。

12月9日早晨5时,日军进占象山。日军利用象台原有工事,并以炮兵在甘露寺、九里街等处占领阵地,协同飞机数架,全天向焦台和都台轰击。焦山定慧寺德峻和尚在1946年2月发表文章回忆:“九日早二时,我军敢死队四十名来山,拟继续死守三日。是日午前,敌猛攻如昨,我军自得后援,士气大旺,亦立予还击。午后,突有满装敌军之汽艇十数艘,疾驶来山,将欲登岸,我军以机枪向之扫射,敌不支而退。”《东京朝日新闻》1937年12月11日报道:“9日夜间,仍能听到彼此间(笔者按:指焦山炮台)猛烈的炮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镇江要塞区作战经过概要》记载,当日,焦山建筑几全破坏,焦台三、四两炮被毁,伤亡官长一员,士兵40余名。

到了12月10日,日军炮兵与5架飞机协同,继续向焦台猛烈射击。午后4时,日军又增加了15公分火炮,掩护步兵向焦台强行登陆。此时焦台仅仅剩余一门火炮可以使用,通信也被断绝。在此险恶态势下,焦山炮台守军毁炮撤退。12月11日下午4时,日军占领焦台。

在象台、焦台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都台密切注视敌情。12月9日中午12时左右,日本军队2艘军舰进入都台有效射程内,都台官兵以猛烈炮火向敌舰射击,敌舰被迫后退。12月11日,日军用火炮协同飞机向都台狂轰滥炸。都台司令部、建筑工事和营房被彻底炸平,备炮炮口也被损坏。所幸都台建有坚固的地下掩蔽部,官兵死伤不过5人。12月12日,日军飞机三次飞向都台轰炸,下午以后,占领焦台的日军居高临下用小炮和机关枪向都台猛烈射击。都台备炮已经全部被炸毁,无法还击。12月12日下午4时,镇江要塞区守备营仍然在江边阵地阻击日军,受到抗击的日军未能在都台附近渡江。入夜以后,镇江要塞区司令林显扬率同残部向扬州撤退。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镇江要塞区作战经过概要》专门用“附”的形式,记载了圌台战斗经过。在象台、焦台、都台浴血奋战之时,圌台孤立于镇江下游60多里,日军侵占镇江城以后,电线被割断,圌台随即与镇江要塞失去联络。至12月14日,圌台台长报告了圌台作战经过概要。12月9日下午,日军约300多人向圌台攻击前进,圌台所属五峰山步兵协同龟山备炮予以还击。双方相持到晚上,圌台官兵携带炮闩及其他武器弹药渡过江北撤退。上述战史档案非常简略,时为圌台炮手的彭永义回忆文章《圌山关三炮退敌舰》补充了战斗细节。

根据彭永义的回忆,当时圌台少校台长卢佐撤退时,命令上尉台员俞某自毁炮台,撤走大炮。彭永义和11名炮台士兵,出于民族义愤,自愿留下抵抗。俞某表示同意,并给了一个“敢死队”的名义,指定少尉台员骆熺标为队长,留下相机抗战。当时圌台大炮已被撤走或者沉入江底,只有龟山头尚存一处炮位,保留1门大炮。

12月9日,日本海军第一扫海队一部及“势多”等舰逶迤驶抵圌山前的宽阔江面。这时,由骆熺标瞄准指挥,彭永义负责开炮,刘福贵、谢翔贵、肖某搬装炮弹,一切准备就绪。当敌舰驶入有效射程后,骆熺标一声令下:“放!”彭永义立即发射。骆熺标见一炮未中,调整发射角,再发一炮,仍然未中。骆熺标再次认真瞄准,发出了第三炮。这一炮不偏不倚,正中日军先锋舰“势多舰”的尾部,敌舰舵机失灵,在水面上失去控制。日军指挥官以为遭遇强敌,下令调转船头,退到距离龟山头30里的北岸三江营江面停泊。第二天清早,就有3架日军侦察机飞临圌山上空,低飞进行空中侦察。但是圌山和五峰山被森林覆盖,寂静无声。很快,日军又派来轰炸机向森林、山谷中狂轰滥炸,圌山半山腰西林寺的庙宇也被炸塌了一角。《读卖新闻》1937年12月14日报道:“日军一部于12月11日晚上10时攻占了圌山要塞。”

镇江要塞的顽强抗击,阻滞了日军向南京攻击的前进速度。日军飞机连续轰炸两天以后,停泊在三江营江面的日军舰队起锚开航,经过龟山头溯江而上,12月12日上午从都天庙炮台推进至乌龙山水道,抵达南京时间比原来的日期推迟了3天。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镇江要塞区作战经过概要》记载,镇江要塞保卫战中,镇江要塞共伤亡官长3名、士兵160多名;生死未明者,官长9名、士兵90多名。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危难之际,镇江要塞官兵挺身而出,自愿抵抗侵略者的勇敢和担当,是顽强不屈抗战精神的生动写照。

要塞遗址,岁月沧桑至今犹存

笔者于2014年5月底至2015年6月,4次去镇江寻访南京保卫战中的镇江要塞遗址,其中2次前往镇江大港镇的圌山和五峰山。访得象山炮台遗存包括合山炮台4处以及东码头弹药库1处,焦山炮台遗存有炮台2处。圌山关炮台遗址因为在五峰山船厂内,未能进入寻访。

象山炮台遗存包括合山炮台4处以及东码头弹药库1处。合山炮台遗址位于合山公园,比邻中共镇江市委党校。炮台遗址呈南北偏东向依次排列,每台间距27米。最南面一座炮台有9级台阶,台阶北侧建有坚固掩蔽部。炮台内径4.5米,外径6米,内壁有15个储弹洞,洞高60厘米,宽21厘米。掩蔽部高约3米,墙壁厚约0.7米,顶部厚约0.8米。顶部长4.47米,宽3.24米,原来有2个透气孔,现予以充填。合山炮台中,南面2个炮台掩蔽部建于通往炮台的台阶北侧,北面2个炮台掩蔽部建于通往炮台的台阶南侧。合山炮台已经以“合山快炮台遗址”之名在1992年4月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东码头弹药库1处,位于象山西峰脚下,邻近镇江到扬州的城际公交专线起点站。东码头弹药库包含在“镇江近代江防工事遗址”中,在1999年12月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炮台遗址现存2处。东峰1处在万佛塔下、吸江亭畔,为水泥砂石筑成的圆形明台,台阶下有巷道与青砖砌成的地营式弹药库相通。其内径4.5米,外径6米;内壁有12个储弹洞,洞高60厘米,宽21厘米。焦山东峰炮台与合山炮台形制相同,应为同一时期所建。这处炮台遗址以“焦山快炮台”之名,在1982年5月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西峰炮台1处位于壮观亭后东北处,为水泥砂石筑成的椭圆形明台,两侧设有混凝土结构的地营式弹药库。其长轴长4.9米,短轴长4.5米,护壁前高后底,前壁高80厘米,后壁高20厘米,护壁无储弹洞。现焦山西峰炮台包含在“镇江近代江防工事遗址”中,于1999年12月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焦山东麓的焦山抗英炮台,因为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而广为人知,于1982年3月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及2017年南京保卫战80周年的大背景下,在南京保卫战中顽强阻击日本侵略者的镇江要塞遗址的价值日益凸显,其研究和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提出若干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第一,在焦山西峰炮台遗址附近设文保碑。焦山西峰炮台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20世纪30年代曾经扩建增筑,中国军队在这里用大炮击毁日军坦克2辆,打死打伤日军数十人。这处炮台遗址现在人迹罕至,野竹横生,两侧的地营式弹药库顶部堆了不少垃圾。建议这处炮台遗址从“镇江近代江防工事遗址”中单列出来,以“焦山西峰炮台遗址”之名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在壮观亭通往万佛塔的路边设文保碑,成为一处纪念中国军队勇敢抗击侵略者的新的游览景点。第二,开发镇江炮台遗址专题旅游路线。2015年的9月3日放假一天,是建国后第一次将抗战胜利纪念日作为公共假日,有关部门可以规划开发抗战主题旅游路线。在长江流域江宁、江阴、镇江三大要塞之中,江阴已经建有江阴市军事文化博物馆,2013年以来有学者提出在江宁要塞遗址打造南京保卫战遗址公园。镇江要塞遗址非常丰富,但是比较分散,因此可以开发镇江炮台遗址专题旅游路线,充实镇江旅游文化内涵,满足军事爱好者寻古探幽、实地考察的旅游需求。

镇江炮台分布示意图

[1]孙宅巍:《南京保卫战史》,南京出版社,2014年版。

[2]马骏杰:《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版。

[3]马振犊等编:《南京保卫战》,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4]唐生智、刘斐等:《南京保卫战》,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

[5]镇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镇江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王朝彬:《中国海疆炮台图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7]刘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阿姆斯特朗大炮考察》,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都会遗踪》第13辑,学林出版社,2014年版。

[8]丁进:《南京保卫战炮台遗址略论》,《日本侵华史研究》2013年第4卷。

猜你喜欢
焦山炮台镇江
焦山《瘗鹤铭》
陆游撰并楷书《焦山题名》摩崖石刻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广州大黄滘炮台考论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炮台,战争与和平
虎门长洲要塞佚名炮台考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