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分类培养模式探索

2015-12-31 23:42朱月友李秋芬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探索财务管理

朱月友++李秋芬

【摘要】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化分工的逐渐明确,在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清晰,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状态。我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以时代发展为要求,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多类型的社会建设人才。独立学院是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其本身特点,因而独立学院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既要与高等教育保持统一性,又要突出独立学院的优势和特征,即:以创新教学方法,保持教育教学的新颖性为主要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是独立学院设置的重点专业,实施分类培养模式,是职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教育与能力培养共同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独立学院 财务管理 分类培养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02-02

引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是资源使用不断合理配置的过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建设人才。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特殊类型,独立学院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有共性,也有其本身特点。独立学院以专业化的能力培养对主体教学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也必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分类培养是教育理念的升级,也是实际需求下产生的培养模式。

一、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特点。

1.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层次性。独立学院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以专业知识教育为教学重点。独立学院中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基础水平为参考标准,通过优质的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效果,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财务管理专业是财经专业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

2.教学过程和方法内涵丰富。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对财务管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教育要适应新时期的社会经济需要,就要从教学方法和教育机制上进行改革。改革是为了突出独立教育的特点。财务管理专业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侧重于金融知识教学和与金融专业相关知识教育。珍惜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过程,以知识的全面化、科学化开展教学实践。独立教学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调查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更新教学设置,以学生的需要为现实要求。

3.课程体系设计全面综合。财务管理专业在高等院校属于重点学科,高等院校在教学设计上,各个学校也有明显的区别。但是,财务管理的课程体系都是大同小异的。对于独立学院来说,财务管理专业同样需要规范的课程体系,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专业课设置要充分适应独立学院的教学时限,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科目的综合性和完整性。

二、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和优势。

1.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分类培养模式的提出,是专业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分类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以学生的特点为参考基础,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分类培养。培养的人才可以是专业型方向,也可以是研究型方向。分类培养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一种延伸,通过专业化的培养,衍生出多种培养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策略。

2.分类培养模式实施的背景。教育的应用性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分类培养,是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在新经济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专业化要求是基础,多种技能并存是目标。分类培养能够深度挖掘学生个体的优势,通过高等教育的熏陶,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发展方式。分类培养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环境下的产物,也是为现代经济生活服务的教育教学方式。分类培养的实施,必须要坚持与国家发展现实相适应,实现教育的本质

3.分类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传统高等教育中,专业化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的实际效果必须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分类培养模式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升级。升级的方向就是人才的全面进步。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要实现长效机制,就要从基础培养的过程中,就发挥教育的效用。

三、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专业缺乏系统的认知。我国的独立学院诞生时间不长,专业教育的任务不同,属于应用型教育,采取的教学环节也会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不实际、不具体,实践性教学占据的时间较短。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就会使教育教学停留在表面,无法实现从本质上的突破。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型较强的学科,而在实际教学中理论课时占了绝大部分。

2.学生培养方向封闭单一。财务管理专业既需要从财务知识学习的角度考量,又需要从知识实践能力角度衡量。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的基础不同,教学过程缺少分类培养。独立学院教育是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但是,现实教学中,财务管理专业缺乏知识的针对性,更缺乏具有社会参与性质的教学实践。在课堂统一教学中,不能有效的开展高水平技能的应用,教学过程得不到应有保障。

3.现代化教学措施不足。在很多独立学院中,财务管理基础设施还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设施是财务管理教学的载体,缺乏必要载体,或者基础设施的不对称,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造成了最初兴趣的缺失。

四、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实施分类培养的建议和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具有一定难度,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专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财务模拟操作,提升实践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培养方式上实施分类培养。实施分类培养模式,是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完善课程设置。分类培养能够培养出多种复合型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各经济领域的需要。分类培养既要重视理论创新,又要强调实践应用。财务管理专业课堂实现高效运作,需要从教学方法上入手。创新设计要把课堂教学分为几个层次,采用递进式方式引入知识点。例如培养学生的财务工作思维能力,就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财务工作原理。

3.强化实践教学。独立学院教育的有效性体现在实际应用能力上,在实际教学管理中,要积极进行仿真练习,通过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财务素养培育,形成教育对能力的提高。实施分类培养的同时,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规划,让学生能够认知职业的重要性,能够增强自身对于职业的感知能力。分类培养的目标就是注重人才的区分性,将人才培养引入个性发展的道路。

五、结语

财务管理专业是高等教育中,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财务管理专业的学习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独立学院设立财务管理专业,是培养经济建设人才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财务管理专业实施分类培养模式,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专业化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重要尝试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金虎,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J].商,2013(4).

[2]曹雪梅,独立学院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1(1).

[3]朱敏,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5.

[4]孟丽娟,基于能力本位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课程设计初探[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4).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财务管理特色专业”教学研究项目(20101910)

作者简介:朱月友(1974-),男,安徽池州市人,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讲师,二学位,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学。李秋芬(1980—),女,安徽淮北人,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哲学。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探索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