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历史小故事

2016-01-11 07:37
晚报文萃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造反派牛棚沃伦

康熙南巡特赐老臣豆腐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来到江苏,照例颁赐食品等给地方官员,时任江苏巡抚的宋荦得到特别照顾,谕旨中提到“朕有日用豆腐一品,与寻常不同,因巡抚是有年纪的人,可令御厨太监,传授与巡抚厨子,为后半世受用”等语。此时在江苏巡抚任上的宋荦,已年过七十,是第三次接待皇帝南巡了。

御赐豆腐这件事,清代笔记多有记载。康熙帝自己十分喜欢这种小食品,并特别交代御厨把宫中做豆腐的秘方传授给宋荦的厨子,也算是美食史上一段趣事了。

徐桐的守旧

徐桐是晚清理学家,道光时期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是清末保守派人物之一。《清史稿》说他,“守旧,恶西学如仇”。徐桐穿的衣服都是绸缎或土布,不用洋布。他也不用国外货币。偏偏他的宝贝儿子徐承煜,一反其父风格,喜欢西洋式的生活,其房间也都按照西洋的方式布置。徐桐无奈,每次经过儿子的房间时,“必闭口掩耳疾趋而过”。

徐桐有一回和同事聊天,说到西方各国,他承认世界上确实有英吉利、法兰西这些国家。但有些国家他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是英国、法国总来讨好处,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所以捏造出来跟它们一起讨好处,好显得自己不那么突出。就像什么西班牙、葡萄牙,徐桐说这简直是开玩笑:“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重庆大轰炸蒋介石至少三次遇险

从1938年2月18日到1944年12月19日,重庆大轰炸期间,蒋介石至少有三次险遭日本飞机轰炸毙命。

1938年8月12日,日本飞机轰炸蒋介石黄山寓所,炸弹就落在寓所附近。当时蒋介石还拒绝撤离,他告诉大家:不要紧,大家靠住墙壁,伏下来,不要着急。

1940年6月12日,一个500公斤的炸弹冉度掉在蒋介石寓所旁。1941年8月30日,蒋介石在重庆的黄山官邸召开军事会议,日本从离任的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那里得知这一情况,日本陆军第三飞行团团长远藤三郎少将率领轰炸机队直接轰炸这一官邸,可谓“斩首行动”。结果蒋介石安然无恙,炸死蒋介石卫士两人,重伤四人。

陈立夫反问宋美龄

20世纪50年代,陈立夫在台湾被闲置,不得已只好去美国谋生。他去向蒋介石和宋美龄辞行时,蒋夫人送了一本《圣经》给他,说:“你在大陆负了那么重的责任,现在一下子冷落下来,会很难适应。送你本《圣经》念念吧,也好在心灵上得些慰藉。”

陈立夫不客气地指着墙上蒋介石的肖像说:“夫人,这活的上帝都不信任我,我还希望得到耶稣的信任吗?”

张云逸两块“语录牌”智退“造反派”

1966年“文革”开始时,张云逸已经74岁,不再担负党政军的重要工作,因此他没有被流放、坐牢,侥幸得以保全。尽管如此,在“打倒刘、邓”的高潮中,其处境也非常困难,但他没有屈服于当时社会的压力,绝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怕被扣帽子,坚持原则,毫不让步。

“文革”中,“造反派”到处抄家,张云逸就在桌子上摆了两块手抄的毛主席语录牌:“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决不能采取鲁莽的态度,必须采取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有效的方法。”另外一块牌子上写着:“共产党员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此后,凡是“造反派”来家里闹事,张云逸就先念语录,然后回答问题,“造反派”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季羡林眼里的“牛棚”

在撰文回忆“牛棚”生活时,季羡林打趣称自己“曾有志于研究比较地狱学”。他发现西方地狱“实在有点太简单、太幼稚、太单调、太没有水半”,“一点想象力都没有……读了只能让人觉得好笑”;而印度的地狱则“真正是博大精深”,再加上“中国人的扩大与渲染”,“地狱简直如七宝楼台,令人目眩神驰”。

接着,他说出他在“牛棚”里待过以后的认识:“‘革命小将在东胜神州大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建造起来的牛棚,以及对牛棚的管理措施,还有在牛棚里制造的恐怖气氛……远远超过印度的原版。”

监狱里的王洪文

秦城狱中的王洪文据说患有植物性神经紊乱症,经常无故摔倒。据刘庆棠回忆:“有一次王洪义跟我们去看菜地,就当作散步锻炼。走着走着他突然间摔倒,迟群和我赶紧伸手搀扶他,但没抓住。卫兵不让我们动他,对我说:‘老刘,他已经犯过好几次了,你们千万不要搀他。你们要搀他,十分钟才缓过来;不搀他,五分钟就缓过来了……我们就坐在马扎上看着他,果然五分钟后他的手脚能动了。”

美国首席大法官“不可原谅”的错误

在约翰·保罗·斯蒂义斯大法官的回忆录《五位席大法官:最高法院杂忆》中,神灵雕像般的大法官们,集体走下神坛。

书中提到,联邦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开会时,若有人敲门,谁应去开门?答案是资历最浅的法官,资历最浅指的不是年龄最轻,而是进入最高法院时间最短。

大法官斯蒂义斯说,他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之后不久,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由丁过丁专注开会,他这个资历最浅的新任大法官没听到敲门声,结果坐在他左边和右边的两位资深同事起来应门,斯蒂义斯大法官羞愧难当。

大法官厄尔·沃伦义高义帅,人称“超级首席”。1957年,美国律协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沃伦出席发表重要讲话。按照东道主英国的规矩,沃伦应该着晨礼服和条纹裤出场。英国人或以为沃伦应知道这规矩,未事先提醒,而沃伦恰好不知道这套礼仪。沃伦着褐色西装出席,英国人当场就震惊了,沃伦为此从美国律协引咎辞职。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不可原谅”的错误,都情有可原。

猜你喜欢
造反派牛棚沃伦
拉长时间的公平
牛棚读书
牛棚子 草垛子(小小说)
有趣的牛
被忽略的太阳
“造反派”特朗普能走多远
1980:“造反派”头头考研记
1980:“造反派”头头考研记
牛棚忆旧
侯宝林搞笑批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