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地区1276例慢性宫颈炎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2016-01-31 06:17王立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干预措施患病率

王立伟

(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内蒙古通辽地区1276例慢性宫颈炎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王立伟

(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通辽地区慢性宫颈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通辽市3528例妇女进行常规妇科病普查及实验室检查,依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慢性宫颈炎与年龄、避孕方式、职业、产次、人流次数有关。 结论:慢性宫颈炎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重点人群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患病率;发病相关因素;干预措施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妇科感染性疾病中患病率居首位。引起宫颈炎的病因复杂,大多学者认为是由于人工流产、手术、自然分娩、不洁性生活等损伤宫颈后,导致病原体入侵而引起。近年来慢性宫颈炎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原因也趋于多样化。

本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地区3528例20岁以上妇女为样本,筛查出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相关患病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通辽地区该病的病因及治疗和预防措施,为治疗和预防慢性宫颈炎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2所医院(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科尔沁区妇婴医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76例,年龄20~60岁。所有慢性宫颈炎患者诊断标准按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宫颈炎症标准,对照组患者是来自2家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无慢性宫颈炎的患者2252例,年龄无明显的差异,具有可对照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征得本人同意后,由妇产科医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避孕措施、分娩史、人工流产史、工作环境等。对所有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

2.结果

2.1 慢性宫颈炎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段组的慢性宫颈炎发病率以生育高峰年龄段最高。25~34岁发病42.03%,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大于55岁发病率显著下降。如表1。

表1 女性慢性宫颈炎发病年龄情况

2.2 慢性宫颈炎与避孕方式的关系:不同避孕方式发病率不同,其中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妇女患病率最高44.35%,采取安全期避孕的患病率最低23.17%,如表2。

表2 慢性宫颈炎与避孕方式的情况

2.3 慢性宫颈炎与职业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发病率最高,为45.96%,工人其次,干部最低,为24.13%。如表3。

表3 慢性宫颈炎与职业的情况

2.4 慢性宫颈炎与产次的关系:调查表明,生育3次或3次以上者患病率最高48.63%,随着生产次数的减少,发病明显的下降。如4。

表4 慢性宫颈炎与生产次的情况

2.5 慢性宫颈炎与人工流产次数的关系:人工流产≥3次的妇女患病率最高,为46.14%;其次2次人工流产妇女,患病为42.49%,如表5。

表5 慢性宫颈炎与人工流产次数的关系

3.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生癌变的危险。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并与诸多因素相关,石一复报道宫颈炎的发病因素多达20种。本调查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的发病与年龄、避孕方式、职业、生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3.1 生育年龄是女性慢性宫颈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表明,生育高峰年龄段的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率最高,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下降。25~34岁为生育高峰阶段,雌激素水平高、性生活活跃、不良性卫生习惯等因素增加了宫颈感染几率。

3.2 避孕方式与慢性宫颈炎关系。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调查结果表明长期使用避孕套的女性慢性宫颈炎发病率最高。因宫颈阴道上部黏膜柱状上皮层薄,抵抗力弱,而避孕套成分为乳胶制品并以甲基硅油做隔离剂,均属化学物质,易造成宫颈表面磨损、破坏或腐蚀,病原体易侵入引起炎症。

3.3 职业与慢性宫颈炎的关系,本研究显示,农民、工人的慢性宫颈炎患病率较干部组高。不良的工作环境如环境潮湿、空气流通不畅,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和不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等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文化水平低、卫生知识的缺乏、性生活卫生不洁,给病原体提供生长机会,导致患病率升高。

3.4 产次、人工流产与慢性宫颈炎关系,多产次及多次人工流产是患该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表明多产次或多次人流妇女患病几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由于有直接的机械性刺激,容易对宫颈造成损伤,而导致其感染。多产次或多次人流妇女为高危人群,应加强计划生育宣传,避免多胎生育与未婚人流。

有资料报道,有宫颈炎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生高出无宫颈癌的7.3倍。应该开展健康教育,进行知识普及,提高保健意识,特别对高危人群加强宣传,使其全面认识该病,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早、过多、过频的生育和人工流产。加强计划生育宣传,选择安全的避孕方式,减少人工流产,避免宫颈的医源性和机械性损伤,降低感染机率,降低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4~245.

[2]石一复,李娟清.宫颈炎症的诊治和随访.中国计划生育杂志, 2005,8:507~509.

[3]卢琰,林峰.慢性宫颈炎相关因素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3,18(10): 625~626.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024-02

猜你喜欢
慢性宫颈炎干预措施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对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用于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