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的临床分析

2016-01-31 06:18嵇云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老年

嵇云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17)



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的临床分析

嵇云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17)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中医辩证施护方法应用在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我院急性内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研究组给予中医辩证施护方法,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3.6%,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2%,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护方法应用在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可以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

心力衰竭还可以被称之为心肌衰竭,其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内科疾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肺水肿以及心脏骤停等,因为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具备着相应的难度,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中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研究中随机收集我院急性内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讨论中医辩证施护方法应用在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具体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随机收集我院急性内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53例患者中,有3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60~85岁,平均为(75.3±2.5)岁;而研究组53例患者中,有28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61~84岁,平均为(76.2±2.7岁。两组患者的手术类型以及基本资料等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则应该叮嘱患者保持正确的休息姿势,降低患者心脏压力。而研究组给予中医辩证施护方法,如果患者气阴两虚,则应该叮嘱患者尽可能减少气血损耗,且适当的实施穴位贴敷护理,其贴敷穴位主要有阙阴俞以及心俞等;如果患者心肾阳虚,则应该热敷心俞、命门以及三阴交等穴位;如果患者气虚血瘀,则应该贴敷定喘、肺俞以及足三里等穴位;如果患者痰液阻肺,则应该适当的为患者拍背,确保患者痰液有效排除。

1.3 满意度评定

采取评分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分成3个等级。患者满意度评分介于90-100分之间为满意;患者满意度评分介于70-89分之间为基本满意;患者满意度评分低于3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治疗患者总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SPSS17.0对本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施处理与统计,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通过卡方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3.6%,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2%,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例(%)]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最近几年我国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发病率呈现着升高的趋势,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自身的机体功能显著下降,由此临床治疗时间较长,且难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中医辩证施护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其先对患者实施中医证型辨证,再针对性的提供护理措施,同时搭配饮食指导,由此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提升。

通过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3.6%,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2%,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辩证施护方法应用在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其具备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燕,吕蓉,季诗明,孙路路,梁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2,22(12):68-69.

[2]胡爱英,张泽萍,仲罕婷.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3,11(02):103-105.

[3]保成英,吴玉梅,柯向群,马焱.西宁地区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高原医学杂志,2014,7(16):84-85.

[4]郭云平,王凯.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5(05):113-115.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273-01

猜你喜欢
重症心力衰竭老年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探讨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评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