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团杏花鸡飞上大餐桌

2016-02-01 08:56罗青玲
兵团工运 2016年4期
关键词:杏园团场杏花

□罗青玲

四团杏花鸡飞上大餐桌

□罗青玲

新年刚过,一则新闻爆炸似地在一师四团这一边陲小镇传开:“杏花鸡也有自己的log了,通过脚环上的二维码能清晰找到出产地,头批3万只农超对接合同已顺利签约。”

城里人到乡下买鸡,这已不是新闻。12年前,四团在退耕还林的土地上引种吊干杏,就开始思考林下经济的同步发展,目前以杏花鸡、天山雪兔为首的特色禽畜养殖,与树上的吊干杏一道,成为职工创新增收的“双驾马车”。而新近落成的四团畜禽产品销售配送网络建设示范项目,更是让小小杏花鸡变身特色菜,飞上城市千家万户的“大餐桌”。

杏花鸡农超对接,除了团场党委的大力推动,更重要的是遵循了市场规律,推动了供给侧发展,实现了团场与城市的深度融合。时下,团场厚积薄发、众商家信心满怀、养殖户情绪高涨、吃货们翘首以盼,四方受益、八方共赢,成为四团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产业的“试金石”。

走出团场找市场

在腾飞养殖合作社社长魏峰的养殖区,我们见识了现代化育雏育成基地。

先看鸡苗培育室。3个长10米、宽6米的育雏室并排陈列,每个育雏间可饲养鸡苗2000羽。“可别小看了这些小东西,它们可都是破壳三天就乘坐飞机长途跋涉从广州赶来的!”魏峰按下饲料开关,配合有蛋黄、玉米、麦麸、大米和骨粉的雏鸡饲料缓缓推进,引得小家伙们纷纷啄食。“雏鸡的生活环境相当讲究,每天都要通风换气,但却需绝对恒温;饲养人员进入鸡舍必须洗澡、换衣、换鞋,趟过消毒池,才可开始饲喂和管理。”

走入雏鸡饲养舍,12000只幼鸡定量供食,足量供水。鸡舍的旁边连着百亩杏园。“这种鸡在内地被人叫做芦花鸡,现繁育在团场杏园,春吃杏花夏食果,秋叨草籽冬刨虫,越发地显现出肉质紧实、劲道且有独特杏香的特性。”身材结实的魏峰将两根手指放入口中,一阵悠扬的哨音刚停,数百只幼鸡好似听到将军的口令一般,撒欢似地从杏园深处奔跑而来。

这些鸡吃着“配方饲料”,过着“贵族”生活,奉献出来的肉质怎能不鲜美?有检验为证:纯正的四团杏花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胶原蛋白,脂肪含量比正常家养的土鸡还低28%,可以清炖、烧烤和风干,是真正绿色无污染的食物。

走出农家赢得市场

阿克苏市的李开元做了六年鸡贩生意,去年12月头一次拉了一车城里饲养场饲养的三黄鸡来到四团农贸市场,打算趁周末农工赶集挣点钱。可令他惊讶的是,尽管自己的鸡连番降价已低至15元/公斤,却依然卖不过一旁骑着电动三轮、每公斤鸡叫卖30元的团场养殖户张臣民。

闹不明白缘由的小李在攀谈中和张臣民交上了朋友,在分食其妻送来的杏花鸡肉午餐盒饭后,总算取到了“真经”,竟草草将自己的鸡交给同伴,一头扎进了张臣民的杏园,临走还一车装走20只杏花鸡,说是要寄回四川老家,让家乡的老母尝尝“儿时鸡肉的甜香”。

“必须走出去才有发展空间,酒香也怕巷子深!”四团多元增收负责人、工会主席王爱新反复强调。

四团总人口7200人,加之周边万余名少数民族农民,果农原来饲养的四千余杏花鸡市场销售基本饱和,无论是发展空间还是环境压力,都不允许他们扩大养殖规模。

致力于创新发展的四团党委斩荆披棘,迎难而上。果农负责养殖,合作社严抓品质,经纪能人往返于周边城镇的饭馆、酒店、商场及超市,不断开展产品品鉴、品尝、推销、促销活动,着力将杏花鸡推向城市“大餐桌”,努力破解农超对接“密码”。“预计到‘十三五’末,四团杏花鸡能达到每年10万羽的销量。”

距离团部小城镇七公里的四团十一连,首个畜禽产品销售配送网络建设示范点正在加快推进。投资150万元、集畜禽养殖、屠宰、加工、贮存、销售全程自动化监控与检测的厂房正在建设之中,进一步强化了物源、产成品备案及质量可追溯系统的管理力度,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万众创业有奔头

今年38岁的黄丽萍家住四团畜牧连,离团部小城镇只有半小时的车程。过去她将全部的心思花费在80亩杏园管理上,无奈受气候及市场影响较大。2015年她试着在杏园中饲养杏花鸡2000只。“每只鸡除去成本净赚20元,一年饲养2000只,就能有4万元的纯利润,同样的一片天地,思路一转,日子就好过多了!”

不仅如此,今年2月,首个“四团腾飞杏花鸡”搜索网站成功建立,新近注册的商标喜庆醒目,客商及吃货们不仅能登陆百度,查询杏花鸡养殖全过程,还能对所购杏花鸡的脚环进行二维码扫描,验别真伪。十二连果农赖春研浏览“四团腾飞杏花鸡”网站后,激动万分,连说自己“杏福枣点”合作社也要扩大杏花鸡养殖规模,拓展创新创业渠道。

“过去发展林下经济喊在嘴上却落实不到行动中,销路就是只拦路猛虎。如今走供给侧之路,杏花鸡飞上城市‘大餐桌’,职工看到了希望,养殖积极性高涨,创业创新已不再是空话套话!”四团党委副书记、团长王天昊介绍说,2016年,四团党委还将在鸡笼、鸡舍、围栏及包装方面给予杏花鸡更大的优惠,力争全年养殖5万只,惠及职工125户,户均增收8000元。

尝到甜头,就有劲头。养殖户佘勇还计划在自己的杏园及养殖场中建立四团首个农家乐,以特色旅游、特色美食、特色礼盒吸引更多城市居民下榻边陲小镇,让小小杏花鸡飞向更高、更远、更大的“餐桌”。□

猜你喜欢
杏园团场杏花
没有缺憾,何来完美?
杏花树下
浅谈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团场林业经营制度改革
——关于团场林业发展的思考
加强团场财政资金监管的思考
莘莘学子重返校园
青青杏园
杏花
杏花弦外雨
生草可优化杏园生态环境并提高果实品质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