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法提升技校学生识图能力

2016-02-04 06:44撰文袁璇
中国机械 2016年9期
关键词:识图能力教法提升

撰文/袁璇

■545100 广西柳州商贸技工学校 广西 柳州



创新教法提升技校学生识图能力

撰文/袁璇

■545100 广西柳州商贸技工学校 广西 柳州

学生识图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例如三维空间视觉的建立、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进度的学习的教学方法;另外,通过生产实训教学,在实战中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关键词:创新;教法;提升;识图能力

从事《机械制图》教学的教师几乎都有学生厌学、教学难度大的的教学体会。究其原因,除了入学门槛过低,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是主要原因。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创新《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提升技校学生读图能力谈谈教学体会。

识图是《机械制图》教学中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员工可以不会绘图,但必须识图。因此,在技校《机械制图》教学中,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上。学生识图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例如三维空间视觉的建立、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进度的学习的教学方法;另外,通过生产实训教学,在实战中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

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识图兴趣

技校学生入口低,学习能力不足,是教师无法改变的现状,但教师可以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提升技校学生学习识图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分三个阶段设计教学内容。

a激发识图兴趣阶段

技校学生刚接触《机械制图》,对课程的印象是很多线条排列,很复杂,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这个阶段,教学设计要安排易学、趣味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识图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有兴趣什么困难都能解决。如学到切割组合体时,可带些黄瓜、土豆或胡萝卜让学生进行切割。让他们既能玩又能学。又如讲放大缩小比例时,拿一张相片找朋友,那么在相片上我们标的身高是实际身高还是图片里人的高度,这样学生就知道不管比例是如何一定得标注物体的实际尺寸。

b识图兴趣强化阶段

学习不可能都是易学的内容,不少技校学生遇到有点难度的知识就更丧失了信心。这个阶段,教学内容需要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物品为学习素材。学生这些图形比较熟悉,脑子里有一定的表象,在识图过程中比较容易掌握。例如学生对铁架床很熟悉,教师只需要展示三视图,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这个阶段让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克服困难,掌握有一定难度的识图知识,有助于强化识图兴趣。

c识图兴趣巩固阶段

这一阶段教学内容较难,学生对图形的实物,脑子没有表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实物表象。例如在识别法兰盘图时,学生对法兰盘一无所知。教师可以下载实物图、绘制三视图、用电脑生成三维效果图,用三种图对照给学生讲解,法兰盘的表象就在学生脑海中产生了。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最终克服困难,识图的兴趣将得到巩固。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克服识图困难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一根粉笔、一把尺加一把圆规就开始画图,这样的教学比较枯燥。目前,技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弱,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特别是三维空间视觉很难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视觉。笔者给学生讲授立方体的六个面时,不少学生对背面及底面不清楚。传统的平面图,学生无法直观看见,从而理解。如果用3D软件绘制一个立方体,翻转立方体观看,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对三视图的形成中的讲解,可以从网上下载电影中犯罪分子在警察局照相的图片,犯罪分子正面、左侧面、右侧面的照片就是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这样讲解三个视图,学生在重温电影情节的过程中清楚地学会三视图。

在教学中,笔者先用CAD根据实物放线,绘制二维图;再用3D软件生成三维效果图,效果图中。不同的物体、不同的面赋予不同的材质,使其更逼真。让学生把二维图纸与三维效果图对照观察。学生的三维空间视觉很容易就建立。

为了让学生看图纸绘制出错的后果,我有意将图纸中的部分线条绘制错,再根据错误的图纸生成错识的三维效果图。学生看到扭曲的物体后,对绘图的错误后果产生了深刻的认识。纠错的过程对学生识图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提升。笔者指导通过将扭曲三维物体转为点,再将点移至正确的位置,扭曲的物体复位了。学生的兴趣骤然提升。学生通过纠错反复练习的过程,学生的识图能力大大提升了。

微课教学,翻转课堂,为不同学生能力的学生提供主动学习识图的条件

目前,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快速地推广。微课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把教学的重、难点制作成视频文件。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主动去点击视频文件观看重、难点。学习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重复观看,直至把问题弄懂。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接受教育的角色转换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导者。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习能力不足技校学生比较合适。

为了保障微课教学的效果,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在机房。机房紧张的学校可以将绘图实训室划分为三个区域:集中教学区、电脑自学区、绘图区。教师通过短暂的集中教学后,让弄懂知识的学生到绘图区练习;不弄的学生到电脑自学区继续观视频,直至弄懂才到绘图区域完成绘画任务。这样分层教学的好处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学到知识。教师在课堂的作用明确学习项目、提供教学资源、布置操作任务。学生的任务是根据教师的要求、主动地学习,完成操作任务。整个《机械制图》教学过程,课堂实现了课堂翻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动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相互探究学习内容,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识图不再是枯燥、难懂的知识。

《机械制图》微课教学的关键是大量的教学视频。不少教材会提供一些教学视频,但很多需要教师亲自制作。技校的教师工作量很大,很少有时间制作视频。没有一定激励措施,这项工作很难完成。建议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学校给予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相信视频的制作难题通过努力是能够解决的。

生产性实训,在实战中强化识图能力

技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判断学生识图能力的最佳办法是生产性实训。目前,很多技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在学校开办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再经岗前培训就可以参加生产性实训。在生产中,学生非常细心的识图、生产,因为识图出错,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不合格。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学生都必须读懂并熟记产品设计图。经过反复的操作,学生一看到图纸,大脑会立刻出现产品的立体三维表象,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了强化。

在生产性实训过程中,会出现学生识图能力不足,生产出现废品的现象。不少校企业合作项目为此出现困难。企业不愿意安排学生上岗生产,学生实训受到了影响。为了减少学生识图出错,产品不合格的现象,生产性实训的前期,实训指导教师必须集中学生对产品图学习,并逐一考核,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上岗操作。

提升学生识图能力的办法有很多。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

猜你喜欢
识图能力教法提升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高职院校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试论在拖动电路安装实训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课程改革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改革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