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妄想

2016-02-23 03:22JeromeAraki
东方艺术·大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曼陀罗肉身观者

Jerome+Araki

展览:陆扬妄想曼陀罗

时间:2015/9/24-2015/11/3

地点:北京公社

艺术家陆扬在北京公社的全新个展延续着她一如既往的形式风格。专属于陆扬自己的曼陀罗正在逐步生成。陆扬的“妄想”把公社变成了神庙。

曼陀罗是宏观秩序在微观层面上的显现。它在视觉上有稳定的结构,其本身相当抽象,从中心逐步向外部扩展。它呈现出拓扑性的展开,分形构成亦不断复现,曼陀罗看似清晰却难以被详尽地把握。因而,其作为一个混沌体,不仅可以成为通向某种元初的通路,更是高维世界向低维世界的开示。

曼陀罗图像的二维存在与其所描述时空的高维度是矛盾的。因此在本次展出的新作中,陆扬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进行透视、展开。观者得以穿透物表面观察到内部。尽管在物内部的展开从数学上来讲非常有限且粗糙,但这种做法却值得赞扬。

陆扬新作呈现出的另一对矛盾是技术现实和由其生产出来的虚拟间的错位。技术始终服务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而艺术家们将它嫁接到艺术上来。如今我们看到,这一枝叉已相当粗壮,三维模拟技术拓展了艺术给予观者的视觉体验。陆扬通过图形图像技术模拟了一个面部和自身一致的无性别虚拟人。本质上,它(或者我们使用“祂”)是代码结构出的一个怪物,艺术家赋予其人的形体,甚至通过程序模拟它的生老病死。它的任何悲剧命运都不会唤起我们道德上的感情。背景的电子音乐节奏快速而欢快,消解着透视自身的不适。我们的确没有如此真实又如此虚拟地观看过自己,也从来没有觉得构成我们肌体的东西有多么不净(三十六不净)。人被物化,甚至被量化、程序化,这或许比修行之人感知到肉身只是皮囊更为可怕。

如果说《陆扬妄想曼托罗》是以技术解构人自身,从而达到后现代背景下的涅槃之境。那么《移动神佛》则通过赋予人以神性来展开对曼陀罗的当代叙事。这种叙事的意义在于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可识别的对象(在这个作品中是一些不同种族的真实的现代人)来重新图解曼陀罗。以这种视角进行宇宙的展开也许有些可笑。在无数次轮回中,肉身不停损毁。当然,它本就是灵的暂居所。而当灵车极速狂奔时,我们感觉到一阵狂喜,好像进入新生、进入更高维度的世界是一件幸事。危险很难被麻木的人察觉,但却是显而易见的。

曼陀罗的世界也许早已毁灭,现实维度上的一切都是它坍塌的投影。陆扬仿若一位教主,站在投影里,讲着关乎人的故事。

猜你喜欢
曼陀罗肉身观者
蛰伏
金色曼陀罗不同播种期的生理指标测试试验
端午节观龙舟赛
木本曼陀罗的写生方法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肉身佛”千年不腐或因“类真空”
心中的风光
土捏的肉身
曼陀罗及其变种紫花曼陀罗的形态性状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