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精萃:咏春拳与蝴蝶双刀

2016-03-15 17:37江小宁
轻兵器 2016年5期
关键词:双刀刀身咏春

江小宁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各种武术门派不胜枚举。各门各派均有自己的独门兵器和技法,独创于我国南拳派的蝴蝶双刀及其刀法就是中华武术的精萃之一。蝴蝶双刀诞生于何时?我国哪些南拳派别使用蝴蝶双刀?蝴蝶双刀的形制如何?请看——

蝴蝶双刀起源追溯

我国早期的武术均由师傅口授或亲身传教徒弟,很少以文字、图片的形式记载,加之师傅通常只将涉及铁制短兵器的秘技武功传授给经过自己考察、品德最佳、为数很少的几个徒弟。所以,一些武艺及其用具的起源很难查考。

关于蝴蝶双刀的起源时间很难查到文字记载。较早的传说源于广东蔡李佛拳派的蝴蝶双刀。此传说是,林则徐训练水军时,广东蔡李佛拳派的宗师陈享(1806~1875年)曾经传授清军官兵蝴蝶双刀的刀法,用来抗击入侵中国的英军枪械刺刀。当时清军官兵所用的蝴蝶双刀是每人左、右手各持一把。蝴蝶双刀刀身较短,刀身后半段较厚,刀尖锋利,护手设成带钩的形状。此种形制利于戳刺,便于格挡。蝴蝶双刀的名称正来源于此——双刀同时使用,双刀交叉平放在一起,如同一只蝴蝶。近战时,清军使用蝴蝶双刀,首先是一刀拍击长枪并钩开枪管,随后以另一刀伺机进攻,刺向英军。蝴蝶双刀的这种刀法虽好,但由于当时的清军已是节节败退,且刀毕竟难以对付枪械,最终未在与英军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蔡李佛拳是我国汉族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其宗师陈享综合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三家之长而形成一支新派,故而得其名。蔡李佛拳套路繁多,动作舒展大方,拳路气势磅礴,手法着重攻防配合,步法灵活而稳健,发力时柔中带刚,讲究发声与动作的配合,要求发声以助威,发声以助势。蔡李佛拳不仅在广东地区流传,而且在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一带也较盛行。2008年6月7日,蔡李佛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爆发。当时,英国士兵到三元里村抢劫财物、强暴妇女。村民韦绍光之妻被调戏,激起当地民众愤怒,三元里及其附近乡村的1万多民众组织结集起来围攻英军,蝴蝶双刀是当时抗英民众所持兵器之一。现今,在位于广州城北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中,陈列有当时抗英民众使用的蝴蝶双刀,该刀的刀身狭长,刀尖锐利,适于戳刺。

享誉海内外的咏春派拳法及其蝴蝶双刀

蝴蝶双刀在我国南拳派如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武术门派中均有应用。其中,以咏春拳派所使用的蝴蝶双刀最为著名。在中国岭南地区,咏春拳派所使用的蝴蝶双刀也被称为八斩刀。八斩刀的名称来源于该刀的使用步骤,是指其刀法主要由8个步骤组成,而蝴蝶双刀的名称来源于该双刀的形制,因两刀交叉平放时形似蝴蝶而得名。

岭南地区是指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域,位于现在的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脉组成,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咏春拳派以咏春拳法为主,也融有其他冷兵器技艺。咏春拳法简称咏春拳,起源于满清中期,由南少林武术大师五枚师太创立,后由严咏春、梁博俦等人在民间传授。

五枚师太原是位于福建省莆田县的南少林寺高僧,由于南少林寺众僧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被清政府大举围剿,众僧死伤惨重,高僧中只逃出五枚、至善、白眉、冯道德、苗显共5人,这便是有名的南少林五老。其中,五枚来到川滇边境的大凉山脚下,隐居修行。

广东人严二曾是少林俗家弟子,因事被诬告,面临牢狱之灾。为避官府通缉,遂携女严咏春逃往四川大凉山,以卖豆腐为业。五枚是出家人,经常买严二的豆腐。咏春时年15岁,生得花容月貌,少而聪颖,行动矫健。当地的黄姓土豪垂涎其姿色,前来逼婚。然咏春自幼即许配广东盐商梁博俦,其父严二深以为忧,便找五枚帮忙。五枚将咏春带到山中,教她少林功夫。由于少林功夫不适用于女性,五枚师太便精心研究了一套新创的拳法,这便是咏春拳的前身。

三年后,咏春学成下山,风姿似乎更胜从前,黄姓土豪恨不得一下子就抓过来当小老婆。不想咏春却提出一个令人大感诧异的条件:要娶她,除非将她打败!黄姓土豪力大如牛,曾学过几个招式,同乡人都畏惧他的身手,无人敢跟他较量。如今漂亮而体态婀娜的小姑娘竟提出这个“荒唐”条件,他乐得掩口大笑。

比武结果是,壮硕如牛的大汉竟然被娇小玲珑的小姑娘两、三下击倒在地。当着众多围观者的面,黄姓土豪无话可说,只得答应从此不再骚扰严氏父女俩人。之后,咏春嫁给了广东商人梁博俦,梁公子也是学武之人,但无论如何也战不过老婆,便要求学这套拳法,咏春便将拳法传给丈夫。

梁公子本来就有艺在身,学得咏春拳后更是如虎添翼,与人较量无往不胜,人们惊诧于他的拳法迅猛,便问这是什么拳,因当初五枚并未取名,咏春也未取名,梁公子情急之下,想起是妻子传授的,就脱口而出“咏春拳”,自此咏春拳名扬天下。

咏春拳经过几代相传,后由叶问(1899~1972年)将其从佛山带入香港,公开授徒,使得咏春拳在粤港地区被习武者知晓,并推广到海外,鼎盛时期门人超过千万,分布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咏春拳派的叶问宗支因此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门人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武术流派之一。

由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叶伟信执导、香港著名演员甑子丹主演的电影《叶问》于2008年公开上映,总票房收入过亿元,2009年这部电影获得第28节香港电影金像奖、第48界台湾电影金马奖等荣誉。随后,叶伟信又执导了电影《叶问》第二部、第三部,分别于2010年、2015年公映。在《叶问》第三部中,展示有叶问与咏春派同门人切磋蝴蝶双刀武艺的精彩表演。

在日军侵入佛山期间,叶问的功夫被日本宪兵队闻悉,请他去担任日本宪兵队的武术教练,叶问断然拒绝。宪兵队遂多次指派高手与叶问比武,这些所谓的比武都是在日军的枪口下进行的。很多人劝叶问认输算了,叶问将生死置之度外,把那些日本高手打得落花流水。他说:“一个人的民族气节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是绝对不能含糊的!”

叶问的武德人品堪称楷模,并且其在咏春拳法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在他的努力传授下,咏春拳成为世界知名拳术之一,所以叶问去世后咏春拳派门人推崇他为一代宗师。美国俄亥俄州设有“叶问博物馆”,英国伯明翰的“叶问(海外)国术总会”设有纪念他的专栏,香港“叶问国术总会”悬挂有他的画像和练功照片,1970年代出版的《佛山华侨志》有专文介绍他的事迹,2000年落成的佛山武术博物馆设有叶问展室。

叶问所传弟子中比较著名的有李小龙、梁相、骆耀、叶步青、邓生、伍灿、黄淳梁、梁绍鸿、叶准、叶正等人。其中,李小龙主演的多部中国功夫影片享誉海内外,1993年,其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的“武术电影巨星奖”。2000年,美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李小龙诞辰60周年纪念邮票》,这是继玛丽莲·梦露和主演《007系列电影》的詹姆斯·邦德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三位艺人。

在一些中国功夫电影中,咏春拳派使用的蝴蝶双刀/八斩刀也有呈现。电影《师父》于2015年12月在北京举办了全球首映发布会,同年,该电影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影片中,南派咏春拳大师陈识(廖凡饰演)多次使用蝴蝶双刀的剧情获得影迷们的好评。影片主要展现南派咏春拳大师陈识北上天津开设武馆,由此触发一段民国期间武林传奇的故事。

蝴蝶双刀的形制

蝴蝶双刀除了在咏春拳派中被称为八斩刀之外,也被称为合掌刀、双叉刀。它属于中国冷兵器中的短刀类,是中国南派武术的常用武器,而在北方也有部分习武者使用。

蝴蝶双刀由刀身、护手、刀柄及刀鞘组成。

刀身

蝴蝶双刀的刀身长度大约与一个成年人的前臂等长,这样的长度使双刀易于隐藏在宽松的袖子或长靴中,也更适合在近距离对战中进行转动等操作。蝴蝶双刀刀身宽大,仿似两张大铁片。也有一些蝴蝶双刀刀身狭长,刀尖部分锐利,适于戳刺,它们多用于旧时的战争中。现代习武者多数使用刀身宽阔的蝴蝶双刀,其刀尖部分多为弧形,如四分之一圆形,这类蝴蝶双刀在技法上以划砍为主,在实战中主张伤及对手但并不致命。

传统的蝴蝶双刀只从刀身中部到刀尖处开刃,而从刀身中部到刀柄处并不开刃,这种特征从清朝时期制造的蝴蝶双刀上均可看到。如此设计的原因在于,无刃的刀身部分可进行非致命攻击,也可以使用这一部分在对战中格挡对方的兵器,避免刀刃损伤。

传统的蝴蝶双刀设计,从材料选择、刀身长度、刀身宽窄到护手形状,均可依据不同技法的需求进行改进,甚至按照使用者个人的喜好量身打造。因此,传统的蝴蝶双刀并非是批量生产的兵器,在存世的藏品中会发现几乎没有两组完全相同的蝴蝶双刀。

现代版蝴蝶双刀则多为量产的武术练习产品,其形制标准一般是刀身长约为35cm,刀身宽度通常在7~10cm,单刀质量约0.4kg。刀身普遍选用不锈钢或高碳钢打造。常见的刀身造型简洁,表面光滑如镜,也有一些蝴蝶双刀的刀身被制作得更像是工艺品,会雕刻上一些精美的图案或文字。

护手

蝴蝶双刀的护手由不锈钢、高碳钢或黄铜材料打造,护手与刀柄尾部相连,为杆状。护手弯曲形成环状并向上折弯成钩状。环状部分构成关节护手,握持刀柄时以保护手指。弯钩部分既可以起到格挡作用,以保护手部,又可以钩住对手的兵器,伺机进攻。环状关节护手与西洋骑兵军刀的护手形制相似,护手的钩则与我国传统兵器铁尺上的叉相似。

刀柄

传统蝴蝶双刀的刀柄长约为15cm,刀柄握持部分通常包覆硬木,也有的未作包覆。为了增强握持时的摩擦力,一般会在握柄上缠绕线绳。现代版蝴蝶双刀除了沿用此方法,还采用硬质橡胶等材料来制作刀柄,硬质橡胶表面制有粗糙颗粒或规则刻痕,这些设计充分保证了握持时的稳固性。

刀鞘

传统蝴蝶双刀的刀鞘一般由木材或皮革制成,现代版蝴蝶双刀的刀鞘以皮革鞘为主。蝴蝶双刀一般双刀插于同一刀鞘内。

蝴蝶双刀技法呈现

蝴蝶双刀在中国武术中常与多种拳术结合运用,例如咏春拳、少林拳、洪家拳以及蔡李佛拳等。其中,它与咏春拳的结合最为紧密。咏春拳讲究手法,蝴蝶双刀好似双手的延长。

在咏春拳派中,宗师叶问的蝴蝶双刀/八斩刀刀法,只有早期入门的几名弟子曾经学过,而晚期入门的弟子如李小龙等人并未得到亲传。有些未曾得到叶问亲传蝴蝶双刀/八斩刀刀法的徒弟,自立门户之后以自己对咏春拳的理解,创造蝴蝶双刀/八斩刀刀法并传授弟子,乃致这类刀法现在百花齐放,不同的师父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

通常初学者在练习蝴蝶双刀/八斩刀刀法时先单手持一刀,练习单刀技法,待单刀技法练熟之后,再双手各持一刀练习整套刀法。套路刀法练好后,再进阶实战技击。在实战刀法的练习中,老一辈拳家都是用无刃的木刀、竹刀对练,不会造成大的伤害事故。在对练过程中,逐步琢磨出对战时尺寸距离的判断、时机的应对变换以及临场的感知能力等。

初学者练习,最基本的架势是保持两刀呈八字形,两刀的刀尖朝外,两刀间距固定、运动方向一致,相当于使用者拿了一件八字形的兵器。因此初学者学习蝴蝶双刀/八斩刀时,通常在两刀之间栓一根绳子,以保持间距。

蝴蝶双刀/八斩刀刀法主要有三个要点。

第一是走位。躲避对方的攻击,要靠走位。走位也称为步法。蝴蝶双刀/八斩刀刀法要求步法密切配合,身法协调一致。武术古语中所说的“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后半句正是强调了蝴蝶双刀/八斩刀刀法中走位的重要性。

第二个要点是手腕的旋转速度,眼要快,手要快。练习手腕旋转和练眼,有独特的方法。在数十年前,是用老师教学的白粉笔来做练习工具,将短短10cm长的粉笔,竖放在水平的刀面上,然后以持刀手的腕力将竖放在刀面上的粉笔弹高,当粉笔跌落时,手腕发力转动刀身,将粉笔斩为两截。

在电影《叶问》第三部中,展示有叶问(左)与咏春派同门人切磋蝴蝶双刀/八斩刀武艺的精彩表演

第三个要点是练准。因为双方一经接触,便要以最快速度抓住攻击的机会击败对手,要求既快又准。

蝴蝶双刀/八斩刀刀法也可以对付长兵器。实战中,可使用双刀同时格挡对手劈刺过来的长兵器,再以护手的长钩两手一绞动,对手的兵器要么被撩开,要么掉落下来。

时至今日,蝴蝶双刀仍被许多中国武术家认为是进攻性与防御性相结合的完美产物。在中国南方地区广大的武术爱好者中,蝴蝶双刀具有极高的人气。大批咏春拳和洪拳等门派的民间传人,也在致力于蝴蝶双刀刀法的练习与传承。除了武术爱好者之外,蝴蝶双刀也吸引了诸多民众为强身健体而练习。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将令蝴蝶双刀的身影长久活跃在武术表演与全民健身的舞台上。

编辑/曾振宇

猜你喜欢
双刀刀身咏春
双刀进枪项目双刀拨枪动作的训练方法及手段
那一阵风
切割部件用途及制造方法的探究
咏春
黄茑咏春
咏春社团推动武术“非遗”进校园上海师范大学咏春社团成立
双刀盘直齿锥齿轮铣齿机
假金无价
三轴双刀架数控车床设计
基于ANSYS的细长轴双刀车削加工时瞬态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