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新型人才开发

2016-04-08 17:33孙万霞张敏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孙万霞 张敏

摘 要:创新型人才开发是人才竞争的必然产物,有其雄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求。创新型人才开发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人才开发;创新型人才开发

一、创新型人才开发内涵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于创新型人才尚无统一的界定,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⑴根据创新型人才自身特质进行界定,致力于对创新型人才的知识、人格、思维等的探讨;⑵以创造的价值作为衡量创新型人才的指标,将能够创造高绩效、高价值的人才称为创新型人才;⑶综合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及创造的价值两方面进行定义[1]。基于上述观点并综合众多学者专家的成果,将创新型人才界定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在一定领域内进行创新性的工作并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开发问题深受中国人才学发展的影响,属于人才开发工作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创新型人才与人才开发的众多研究将创新型人才开发的内涵界定为:以人才为对象,以创新性为宗旨,以发掘、培养、管理为手段,以打造创新型人才或创新型人才队伍为目的的人才开发工作。

二、创新型人才开发的现状

(一)研究层面的现状

创新型人才开发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人才学的发展,中国人才学在经历了萌芽——创建——发展——拓展四个阶段后促成了“大人才观”的形成[2],使人才问题与实事情况紧密地联系起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研究问题开始了以“创新”为主题的新阶段,各类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主要集中在创新型人才的界定、创新型人才的特质研究、创新型人才开发与培养的重要性研究、创新型人才开发与成长的环境研究、创新型人才开发及政策工具研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等。

总体来看,关于创新型人才开发问题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中国人才研究的重点,但是,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盲区,例如,对创新型人才开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的结合相对较少;对于创新型人才开发的相对微观的政策制度缺少精细化的研究等。

国外关于创新型人才开发的问题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专家学者对人力资源与知识经济两个领域的结合研究[3]。目前,国外并没有明确的与中国学者提出的“创新型人才”相对应的概念,但随着创新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重视,尤其是吉尔福特与创新相关的著作的问世,使得将创新引入人力资源与知识经济的研究成为热点。因独特的理论基础,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特质等方面。

(二)操作层面的现状

“钱学森之问”是创新型人才开发问题的重要里程碑,使中国社会各界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创新型人才开发成为人才工作的重点[4]。在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战略等的引领及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以 “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为代表的人才计划体现出中国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的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项工作尚存在许多不足。

我们选取与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密切相关的R&D经费的投入、科技研发人员的数量以及专利申请数量3个参数来表现中国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的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中国国家统计局等3部门联合公布的《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量大幅增加,并且R&D投入强度由2012年1.84%上升到1.98%,以汇率计算,中国R&D经费投入总量位居世界第三[5]。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于8月底发布《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其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出中国研发人员的整体情况:研发人员总量以占世界总量的25.3%超越美国,跃居第一;研发人员年均增长率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的13.5%成为研发人员增速最快的国家[6]。

《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中国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总数超过52万件,成为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另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一直呈持续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幅超过20%[7]。

另外,《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498.8亿元,占全国R&D经费的4.8%,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差距在10%以上。同时报告显示,中国研发人员的相对数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如表2)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劳动力效率排名第34名,高等教育的质量排名第70位。麦肯锡《新兴市场人才报告》显示,符合全球化企业要求的中国毕业生比重不足20%,高端服务行业明显缺乏创新型人才支撑,高端创新型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瓶颈。

上述数据客观的表明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与成绩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实地考察,我们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创新型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与创新型人才开发相对应的教育模式尚不健全。中国的教育模式虽然已经进入了不断改革的新阶段,但是,中国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依旧是应试教育,并延伸到高等教育中。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都是“应试人才”,创新意识与能力相对较弱,造成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的基础相对薄弱。

2.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总投入相对不足。中国的全社会R&D经费投入量虽然已经居世界前列,但是作为衡量创新的重要指标的R&D投入强度仍低于发达国家,并且基础研究费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这与中国大力呼吁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的情况明显不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开发。

3.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机制体制不完善。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战略高度体现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望,但在机制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中国人事研究科学院院长吴江在2014年8月的讲座中提到中国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中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评价等都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对创新型人才开发尤其是高端创新型人才的开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的主体存在缺位。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应该是一项与市场联系紧密的工作,与国外的企业一般担任创新型人才开发的主体不同,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一般由政府牵头,更多的关注力集中在教育领域,企业尚未成为创新型人才开发的主体。如何发挥企业的作用,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开发的主体值得中国社会各界思考。

5.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一定程度上脱离实践需求。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其创新价值,但中国目前的创新型人才开发与实践需求存在脱节。创新型人才开发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现象,即创新型人才集中于高、精、尖领域,创新型人才开发的研究和工作也更倾向于在这些领域开展,对于其他方面则较少考虑。而目前的现状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专业都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和卓有成效的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集中于局部的创新型人才开发在造成人才结构失调的同时也偏离了实践的需求。

三、改进创新型人才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各类教育组织应致力于创新教育的实现

各类教育机构在实践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都是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理念、培养模式等与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关系密切。各类教育组织应积极摆脱陈旧理念的束缚,坚持贯彻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社会注意建设者,为创新型人才开发提供优厚的人才开发基础。

(二)动员各方资源加大创新型人才开发投入

充足的费用投入是创新型人才开发的物质基础,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投入不能只依赖于国家的投入,社会各界的投入是解决投入不足问题的重要源泉,构建政府、企业、教育组织甚至个人共同投入的体系,非常必要。

(三)构建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机制体制

针对创新型人才开发过程中机制体制的缺陷,要积极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形成从培育,开发到利用的完善体系,使创新型人才开发成为一项具备高度科学性的管理实践。

(四)企业应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开发的主体

习近平在8.18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是大多数创新型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贡献的平台,企业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开发的主体对于整个社会的人才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可以从创新投入、建立管理制度创新、构建产学研协同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此项工作。

(五)创新型人才开发应以实践为导向

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不是空中楼阁,也不应该闭门造车,创新型人才发掘必须以实践为导向,分析实践对创新型人才层次、类型、专业知识结构的需求,寻找与实践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基础,为后续打造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四、总结

如何将隐藏在海面下的 “潜价值”发挥到最大,除了人才自身条件以外有效的人才开发工作也非常重要,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就是要将隐藏在创新型人才体内的“潜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是一项艰巨的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工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晓妹、 林井萍、张金玲,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界定[J],科技管理研究,2013,34:153-156.

[2] 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10-15.

[3] 卢德纯,我国创新型人才开发及其政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3-4

[4] 姜文,困境与思路: “钱学森之问”引发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 80-82.

[5] 陈法善,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去年首次突破万亿元[EB/OL], 新华网http://economy.caixin.com/2013-09-27/100586795.html,2013.9.27.

[6] 常红,中国科技研发人员总数已超美国 已位居世界第一[EB/OL],人民网http://ncnews.com.cn/xwzx/gnxw/2014-09/04/content_1210973.htm,2014.9.4 .

[7] 关于“中国专利数量跃居世界首位”的冷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http://www.sipo.gov.cn/wqyz/dsj/201304/t20130402_789909.html, 2013.3.27.

[8] 涂铭旌、唐英、张进、孟江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方法及路径( 一)[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04):1-4.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
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