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提升的策略思考

2016-04-08 09:08王梅芳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现状

王梅芳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全面改革深化过程中,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公共机构,面对当前的市场发展环境的多变,事业单位在自身的管理方面要能进一步的加强,将内部控制的水平要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行。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价值进行分析,然后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征以及控制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探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引言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质量对单位的正常运转有着直接的影响,内部控制不力就会造成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将事业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对促进单位的工作效率提升,以及保障单位工作的正常性运行就有着积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提升的价值与特征分析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提升的价值分析

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将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以及在实际工作的效率层面也能得到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和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机构的,所以在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就对其履职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反映。而要想将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内部控制层面进行强化就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1]。在内部控制加强的基础上,就能够量事业单位在资产的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方面有效的结合,从而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就得到了有效提升。

再者,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在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方面也能有效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方面得到确保,在内控制度措施的实施下,就能将各部门形成相互监督的整体。并在各个环节的管理控制效率层面能得到有效提升,对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就得到了保证。

另外,对事业单位内控的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良好管理氛围能有效创造,在工作的良好氛围方面也能得到优化,这就对人员的办公效率能得到有效提升[2]。内部控制的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方面能得到加强。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征分析

从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层面来看,体现在多个层面,在内控的侧重点方面是不同的。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而言,主要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最大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但是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是为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追求方面比较注重。再有,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会计核算的体系会比较复杂化。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具体经营过程中,有着企业和行政两个层面的经营成分,这就使得在会计核算的体系方面复杂性特征比较突出。最后就是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在体系方面涉及的较为广泛,只要是属于事业单位业务范围内的,都是内部控制的范围[3]。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优化策略探究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还有诸多层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中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的领导在内部控制的意识上不是很强,造成了一些内部控制的制度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在受到传统的管理观念的影响,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就会对一些人的利益受到牵动,在内部控制的制度执行力度上就不是很强[4]。加上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全面认识比较薄弱,所以就使得整体的控制效果不佳。

另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体系没有完善。内部控制的执行要能按照相应的制度,但是在当前的一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体系都没有健全。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加以制定,在制度的可操作性方面不强,在制度的建设上没有健全等。这些方面就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内部控制的效果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没有合理化的呈现,设置过程中存在着财务和管理部门相分离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在实际的控制管理过程中,没有将责任得到落实,缺少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标准加以衡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内部控制的效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能充分重视实际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加以应对。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策略探究

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加强实施要结合实际多角度的分析探究,首先在内部控制的重视度方面要加强,要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创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在控制意识层面进行加强。事业单位的领导人要能对传统管理观念进行转变,对新的管理经验要积极的汲取,从而为事业单位的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有利于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5]。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要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施,对单位的人员要组织培训,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知识学习,实现全员正是内部控制的目标。

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要进一步完善,并要能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优化。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促进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在科学化的组织架构下,就能够将各方的权力义务得到有效约束,从而达到高效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在组织结构的优化层面,要加强学习,和各方面的企业单位的联系加强,学习企业管理中的组织结构的科学形式,并结合自身的发展加以借鉴,创新组织结构。

将内部的环境的完善要充分重视。从内部控制的制度层面进行着手,结合实际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将党组会议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审计委员会,对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独立性要能得到有效保证。要能将内部审计部门从财务科进行剥离,将其在审计中的发言权能得到加强,这样才能将内部控制的效用得到良好有效的发挥。要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结合实际加以弥补,主要从制度层面加强完善,将员工行为准则完善建立,在行为责任等方面要能得到有效落实。然后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并要能建立在职培训的体制。

最后要将择优机制进行完善建立,对执行的效力要能得到有效保证,只有如此才能对事业单位的内控效用得到有效发挥[6]。择优机制的建立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能得到有效保持,还要能充分对终生制以及铁饭碗的意识进行打破,通过竞争机制的实施,能够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择优机制的应用中,要能将执行力度得到有效落实,保证按照相关的规定加以实施,这样才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用良好的呈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水平提升,要能结合实际充分重视多方面措施的考虑。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促进的公共机构,一定要能够在整体的管理水平上得到提升,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的经济稳定的运行。通过此次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希望有助于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王岚,王译.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J]. 经营与管理. 2016(02)

[2] 银盈.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及解决对策[J]. 知识经济. 2016(01)

[3] 李文艳.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措施的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03)

[4] 占丽萍.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16(02)

[5] 陈晓毅.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处理的对比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6(02)

[6] 薛文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 财会学习. 2016(02)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现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