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研究

2016-04-08 10:37李建宽刘阳阳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信社小额信用社

李建宽 刘阳阳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战略格局中越发重要,这与农村金融的支持密不可分,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功不可没。但是,农村信用社在运营上仍然存在着市场定位模糊、监管失力和金融产品单一等问题阻碍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监管体制

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概况

河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以下统称农信社)成立于2005年6月,独立法人,其所有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户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全省11个设区市设有3个市级联社、8个省联社办事处、154个县级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全省共有各类机构网点5000多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网点覆盖到村镇及行政村,以服务于农村为宗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新,不仅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先驱,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模式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指农村信用社以农户为单位,根据农户所开展的承包农田、养殖业、林业、加工生产等项目为中心,以农户个人信用为担保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

(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用途分析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产业结构主要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该省农信社以往的小额信贷主要投向是农业生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额信贷资金的用途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如对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农户资金需求用途的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农户中6%的贷款用途为子女结婚盖房、上学等需求;13%的农户为购买种子、农药以及相关农机具等而产生资金需求;81%的农户是为了非农业生产加工、运输、扩大生产规模等对资金的需求,见图1。

图1 临西县农户小额信贷资金用途

资料来源:根据对临西县农户问卷抽样调查数据整理

(三)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效益

据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社提供资料显示,2014年河北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8659.2亿元,比年初增加1042.3亿元,同比多增55.3亿元,年度净增额达到10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76.8亿元,比年初增加592亿元,增长12.6%,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422.6亿元,比年初增加490.6亿元,同比多增14亿元,增速12.4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0.73个百分点。小额企业贷款余额3930.3亿元,比年初增长17.43%,高于全部贷款增速4.8个百分点,同比多增58.6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0522.8亿元,成为省内首家资产总额过万亿的银行业金融系统。

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不健全

农户小额信贷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户,而农业的生产受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波动较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模式主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这种模式缺点是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弱。大量的事实证明农业的强弱与自然环境的好坏息息相关。农户位于市场信息不通畅的偏远地区,对市场动向不能及时掌握,无形中增加了小额信贷风险。

(二)监管模式保障制度不完善

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体系中基层网点数量最多的机构,自然也是使用监管人力资源最多的机构。现实中,农信社的网点多设在乡镇,虽然基层联社建立了一级法人管理体制作为监管主体,但是面对信用社乡镇与乡镇所构成的巨网来说,银行监管机构显然有些捉襟见肘。因此,金融监管对农信社起不到有效的指导作用,监管机构找不到问题所在,查不到农信社在支农运营上存在的弊端,回顾农信社的金融犯罪案件,往往大部分原因是监管机构的不尽责造成的。

(三)市场定位模糊,贷款结构不合理

众多金融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农信社小额信贷打造了一个让贫困农户进入信贷市场的平台,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与农户收入成正相关关系。小额信贷创立之初的本质是解决贫困农户资金的有效需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额信贷服务客户逐渐发生改变,贫困型农户逐渐被退出小额信贷平台,农信社资金投向集中于以非传统农业为收入的市场型农户。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农户小额信贷与农户实际资金需求不相称,很大一部分农户面临金融产品多元化的需求。目前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额度小至几百元,具有担保的信用状况较好的农户信贷额度也就只有几万元而已,因此农户需求的资金远远超过农信社的信贷额度。

三、解决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的建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河北全省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实现河北省经济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从维护农户的利益出发,为“三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为了更好的让农村信用社发挥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挖掘小额信贷的潜力,完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从而解决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实现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一)加大监管力量,保持金融监管的独立性

充实基层央行的监管力量,增加监管人员数量,并保证员工的资质,建立相关人员学习深造再考核的正规渠道,使监管部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引入具有金融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重视新鲜血液的新理念,优化监管人员结构。

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监测,严格落实农信社监管责任制,规范考核农信社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人员,督促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按照现行政策,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服务,转换机制,努力防范和化解小额信贷风险,保证农信社业务稳定发展、内控管理加强、职工队伍稳定。

(二)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打造合理的小额信贷运行模式

合理的制定农户小额信贷的利率、期限和金额,发展多元化业务种类,进入农村,在了解农户真正需求的前提下,对现有的服务进行改革,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化、全面化和规范化。依据真正服务于农户支援农村经济的经营宗旨,对各种风险因素理性分析,科学确定利率的浮动区间;以农业生产或非农业生产周期为基础,合理确定小额信贷的贷款期限,使信贷资金贯穿整个资金需求阶段;农户小额信贷的额度做到雪中送炭。

(三)加强贷款管理,确保支农重点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农村市场需求,把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宗旨,根据市场需要和当地农业发展状况,科学安排贷款重点。首先,保证农民种植业的生产费用需要,加大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发放力度,其次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组织引进、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择优支持能带动广大农户生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改进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培养信用示范户,积极引导农民利用信贷资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四)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完善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以农户为单位,以农户信用为中心,培养农户金融风险认识,加强法制教育,加快建设农村征信系统并制定针对农户征信的法律,对于恶意拖欠贷款,在金融市场市场信用状况差的,建议取消其获取贷款资金资格。完善农业保险机制,既分散了农信社的贷款风险也让农户获得了更多的风险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竞争秩序,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结论

河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2014年河北省总人口7383.7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741.3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50.67%,但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1.7%,可见,河北省农业生产能力低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三农”问题是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是“三农”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见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研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巧莎.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河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分析[J].法制与经济 ,2012.03

[2] 李然. 农村金融研究综述[J].时代经济,2014.05

猜你喜欢
农信社小额信用社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基于高速公路ETC卡的小额支付平台应用
赣通卡小额支付平台设计方案
警惕小额会费传销骗局
农信社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大竹农信社:以花为媒宣传金融知识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