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防沙治沙现状分析及问题对策

2016-04-16 10:44郭勇郭靖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呼图壁县防沙沙化

郭勇,郭靖

(1.新疆呼图壁县林业局,新疆 昌吉 831200;2.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呼图壁县防沙治沙现状分析及问题对策

郭勇1,郭靖2

(1.新疆呼图壁县林业局,新疆 昌吉 831200;2.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文章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呼图壁县建设规划(2010-2015)》等相关资料为基础,对呼图壁县防沙治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当地防沙治沙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呼图壁县;防沙治沙;现状;对策

土地沙化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每年我国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2],全国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新疆荒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07.16万hm2和74.63万hm2,分别占全国荒化和沙化土地的47%和43%,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我国防沙治沙重点区域之一[3,4]。呼图壁县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由于主风向的作用,表现出沙化土地向南移动,绿洲内零星流动沙地逐渐靠拢等趋势,准噶尔盆地南缘沙化土地及有沙化趋势的土地正处于不稳定状态,是我国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华北及京津地区沙尘天气的风沙源和路径区域,生态区位极为重要。风沙危害直接影响到呼图壁县经济的发展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对新疆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和投资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农牧业的发展以及电力、通讯、交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准噶尔盆地南缘呼图壁县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呼图壁县人民的生存环境,促进呼图壁县新农村建设和构筑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呼图壁县建设规划(2010-2015)》等相关资料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数据,对呼图壁县防沙治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当地防沙治沙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1 呼图壁县概况

呼图壁县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东与昌吉市接壤,南以天山分水岭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交界,西接呼图壁县,北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与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相连。地处86°05—87°08′ E,43°07′—45°20′ N。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高山、丘陵,中部为冲积平原,北部为沙漠地。年降水量120 mm,蒸发量2 339 mm;年平均气温6.0 ℃;全年日照时数2 749.9 h,年平均≥10 ℃有效积温3 553 ℃;无霜期165 d;年平均风速为3.1 m•s-1,风向多为西风和西南风,年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23.1 d。全县土壤总的分布是从南到北呈规律性变化,南部中低山干旱草原—前山丘陵(荒漠草原)—洪积冲积扇(荒漠)扇缘洼地而过渡到冲积平原,其土壤类型分布为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灌淤土、潮土、草甸土、盐土。呼图壁县森林资源由南部山区天然林、中部平原人工林、北部沙漠灌木林三部分组成。

2 防沙治沙现状

呼图壁县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多为垄状和蜂窝状的固定半固定沙丘,沙丘高度一般为5~15 m,丘间地势平坦,植被稀疏,多为梭梭、柽柳(红柳)等小灌木及旱生和超旱生草本植物。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按照当时国家关于农业大开发的政策,呼图壁县成立了农场管理局,陆续开始审批兴办家庭农场,由于农场的无序开发造成项目区原生植被大量被破坏,同时由于打井取水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项目区原生植被正在退化,逐年死亡,农场的无序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在扩大,固定沙丘变为半固定沙丘甚至流动沙丘,造成沙漠前移威胁绿洲安全,沙尘天气甚至沙尘暴也在增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治理,使沙化土地加剧扩展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近年来,呼图壁县林业坚持“生态效益第一”的思想,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林业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突出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林地面积14.57万hm2,其中南部山区天然林面积4.45万hm2,中部平原人工林面积0.59万hm2,北部荒漠天然灌木林面积9.5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17.18%;农田林网化率达到了80.4%。现有各类经济林0.13万hm2,果品保鲜贮藏库容量3万m3;种苗繁育基地总面积0.83万hm2,活立木蓄积量40.2万m3。

3 呼图壁县防沙治沙存在的问题

尽管呼图壁县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长期以来,在法律落实力度、造林成活率、机构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3.1 法律落实力度不够

《防沙治沙法》自2002年1月1日实施,还存在着具体管理规定中对分管部门的管理职权未做出具体规定,相关部门的具体关系没有进行具体的界定,导致实践中具体中展开困难,协调困难,最终导致呼图壁县防沙治沙的很多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2 治沙造林成活率低

由于防沙治沙造林成本大、见效慢,并且国家投资少,在治沙过程中,虽然实现了植被建设的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与群众致富相脱节的情况下,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致使治沙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偏低,效果较差。

3.3 机构不健全,人员严重不足

呼图壁县沙漠治理区域离县城有120多km,距离远、战线长、道路差,由于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没有解决,县林业部门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防沙治沙工作,经费也无法解决,致使一些工作无法开展。

4 呼图壁县防沙治沙的发展对策

近年来呼图壁县在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沙漠化防治的现状仍是“局部治理,整体恶化”,为了更好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针对呼图壁县防沙治沙与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以实现减少沙患、发展经济的目的。

4.1 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沙的力度

在实施《防沙治沙法》的基础上,细化《自治区防沙治沙若干规定》,进一步完善与《防沙治沙法》配套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具体的分工和职责,加强防沙治沙执法体系建设,充实执法监管力量,明确执法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集中专项执法行动,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沙区植被,切实巩固防沙治沙成果。

4.2 防沙治沙工作与群众致富工作相结合

政府制定防沙治沙技术和产业政策,抓好机制创新和政策引导,实行轻税薄费、让治理者获利的税赋政策,同时,实行权属明确、承包期稳定不变的土地使用政策,建立新的防沙治沙激励机制,鼓励科技和企业投入,调动全社会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努力实现防沙治沙责任主体全民化,投入主体逐步多元化,逐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3 提升呼图壁县防沙治沙能力

全面推行行政领导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组织保障能力建设,健全呼图壁县防沙治沙管理机构,规范组织管理模式,强化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对治理责任未落实、防沙治沙任期目标未实现、不合格的,实行经济补偿或缴费代工,并追究行政领导和单位的责任。

[1] 步兆东,陈范,迟功德,等.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3(2):59-61

[2] 赵胜玉.我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EB/OL]. (2005-03-10) [2005-09-10]. http://www.news.sina.com.cn /c/2005-03-10/0937199045. shtml.

[3] 陈鲲玲,戴君峰.当前新疆防沙治沙面临的主要困难及解决途径[J].实事求是,2015(3):51-53

[4] 李生宇,穆桂金,雷加强,等.新疆防沙治沙存在主要的问题与对策——科学发展生态产业,破解防沙治沙困境[J].新疆环境保护,2013(S):29-32

1005-5215(2016)10-0055-02

2016-08-23

郭勇(197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Email:1553416030@qq.com

郭靖(1982-),女,主要从事应对气候变化、3S应用及干旱区环境评估等领域的研究工作,Email:guojing7227279@163.com

S288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21

猜你喜欢
呼图壁县防沙沙化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防沙治沙模式的思考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
浅析呼图壁县种业发展形势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2014年气候条件对呼图壁县主要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