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白菜难成世界食品

2016-05-04 21:44金文学
特别文摘 2016年7期
关键词:辣白菜国际化韩国

金文学

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叫嚣国际化、全球化的韩国,热衷于向世界宣扬自己一直在国内标榜的优越性,这绝不是坏事。问题在于韩国一向强调“我们”文化的优越性,却缺乏学习世界上更多优秀文化,并消化吸收这些文化的态度。

“越是韩国的就越是世界的”,就是这种认识的产物。比如为了向世界展示辣白菜的优点,而举办世纪辣白菜比赛等,梦想着以新奇的方案走向国际化,这从根本上就错了。

辣白菜对韩国人来说是每顿饭都不可缺的食品,可以说任何人都不否认辣白菜代表了韩国值得夸耀的本土饮食文化。

在日本留学的朋友中,有的人说没有辣白菜就吃不下饭,甚至有人通过航空邮寄,让家里寄来。用他们的话说,辣白菜在日本超市虽有出售,但是价格贵,而且因为是日本加工的,味道差多了,不好吃。

我也是朝鲜民族的后裔,当然是吃辣白菜长大的,但并不是没有辣白菜就活不了。更何况现在在日本什么菜都能吃得到,完全不必春夏秋冬都吃辣白菜。

并不是讨厌吃辣白菜,只是不喜欢离了它就活不了的偏执习惯而已。再说从小到大,因为辣白菜而与其他民族的人多次发生摩擦,这些对我也多少有些影响。

上中学时把辣白菜装入饭盒带到学校,汉族和满族的孩子们就会提出强烈的抗议:你们怎么又带辣白菜来了,这臭味真让人想吐!为此我在其他民族的孩子面前绝不再吃它。

这样的经历一直持续到了大学时代。在中国,朝鲜族以外的人不喜欢吃辣白菜,来到日本之后,也是一样,只要我前一天晚饭吃了辣白菜,第二天早上来到研究室时,肯定有人不满。不是每个人都像韩国人那样喜欢吃它,甚至有人都从未闻过辣白菜的气味。

1990年世界足球锦标赛时,韩国队航空运输的辣白菜包装破损,外国人对它令人作呕的恶臭提出抗议,这成了当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即使韩国人自己再喜欢,也未必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并成为国际通行食品。把辣白菜当作国际食品自我欣赏,恰好暴露了韩国人偏执的国粹主义。

只要辣白菜不具备普遍的亲和力及魅力,想成为国际食品,就只能是“南柯一梦”。鼓吹辣白菜的优越性的,在全世界也只有韩国人。在韩国通用,在世界上则未必行得通。

与其高声叫嚷“我们”的优越性,不如创造出真正有高度的能在世界得到普遍认可的文化。这种态度才是最重要的。韩国人所理解的国际化,不过是向世界探出自己的脸:“我是韩国人,既然已见过就请记住我们。”实在是幼稚极了。

(摘自“网易云阅读” 图/李春明)

猜你喜欢
辣白菜国际化韩国
Cabbage Connections
聚焦港口国际化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电子鼻在辣白菜腌制及发酵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在韩国走马观花
大冷天的,怎么能没有辣白菜
我爱辣白菜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