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象重明,赏浙江省博物馆雷峰塔地宫出土文物

2016-05-14 17:43胡慧媚
收藏·拍卖 2016年6期
关键词:塔身雷峰塔佛塔

胡慧媚

西子湖畔的山峦上,耸立着一处独特的景致——雷峰塔,原是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所建,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致,故被称为“雷峰夕照”。在民间传说中,这里是白素贞的囚禁之地,在小青苦练法力打败法海后,雷峰塔轰然倒塌,白素贞方得以获救……不知是传说的巧合,还是冥冥中的天机所致,雷峰塔在历经了千年的风雨后,终因年久失修,于上世纪20年代轰然倒塌,与此同时,许多历史谜团也掩埋在层层积土中。

直到2000年,随着雷峰塔重建工程的启动,一座不为人知的地宫及深藏千年的佛教艺术珍宝得以重见天日……

雷峰遗珍,惊天之藏

2000年元月,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来到雷峰塔遗址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派荒芜残破的景象,地面上到处散落堆积着佛塔残砖,而佛塔残存的基座宛若一座巨型的土丘。谁也无法推测,在这些散落的堆积物中能发现多少当年的遗物?在它的下面,是否还隐藏着一个神秘的佛塔地宫?

当年2-6月,考古人员清理了近1000立方米倒塌而成的废墟堆积,基本弄清了塔身的形制结构、建筑层数等相关问题。发掘表明雷峰塔初建时即为五层砖塔,历代遭破坏的仅仅是塔院及塔体的木构部分,砖砌塔身未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石经、铭文砖、建筑构件等文物。许多塔砖模印“辛未”(971年)、“壬申”(972年)等五代纪年,为人们揭开了建塔年代之谜。

而地宫是雷峰塔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宫发掘也是此次考古的中心工作。2000年12月—2001年7月,考古人员清理了地宫及塔基、外围遗迹。地宫被打开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埋藏千年的佛塔地宫从未遭到人为破坏,一切都保留着最初的模样。摆放在地宫正中央的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函,铁函下叠压有大量各种铜钱,并夹杂玉钱、玉龟、料珠、玛瑙饰件、铜镜、银臂钏等物,以象征供养舍利的“七宝”。铁函之外的地宫空隙处,堆满了鎏金铜佛像、银腰带、玉观音像、玉童子像、贴金木座、漆镯、铜镜、铜钱、丝织品、经卷等文物。地宫内壁贴有小佛像、毗沙门天王像及圆形镂孔银饰件。

铁函被打开后,传说中的舍利塔(即鎏金银阿育王塔)夺目而出,纯银制成的舍利塔光亮如新,舍利塔的中央就静静地安放着佛螺髻发的金棺。这是至高无上的佛祖圣物,千百年来,它给众多的信徒们带去了心灵深处的抚慰。

雷峰塔是吴越王室建造的佛塔,其地位可与唐代皇室的法门寺塔相比拟,其地宫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其等级之高、制作之精,代表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阿育王塔,光芒万丈

五代十国末期,吴越国境内佛教大盛。末代国王钱俶,毕生崇信佛教,奉佛至诚至虔,至死不渝,事迹显著。自谓“凡千万机之暇,口不辍诵释氏之书,手不停披释氏之典”。他统治两浙期间,于境内造经幢,刻佛经,建寺院,修宝塔,礼遇天台德韶和永明延寿等高僧,遣使往高丽、日本寻求佛教诸宗典籍,在首府杭州重修灵隐寺,创建永明禅寺(今净慈寺),建造六和塔、保俶塔、雷峰塔等,还修了烟霞洞、慈云岭、天龙寺、飞来峰等几处南方地区少见的石窟造像。而钱俶崇佛最著名的故事,是他效仿印度阿育王,用金铜精钢造八万四千小塔,布散部内,掀起了历史上造阿育王塔的高潮。阿育王塔相继在吴越故境的佛塔内涌出,尤以浙江最多,形成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八万四千”其实并非实指,是佛教用语中极言数量之多。

目前出土的钱俶造的八万四千阿育王塔实物,以铜塔居多、铁塔略少,雷峰塔发现的仅见的两座银制阿育王塔,是钱俶在壬申岁(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和丙子岁(开宝九年,976年)前后为雷峰塔特制。其中,地宫出土的鎏金银阿育王塔为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该塔由纯银捶揲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塔方形,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基座下面用方形银板封护,塔座的每侧以菩提树、禅定小佛像4尊相间作装饰。塔身方形,四面圆拱形龛内镂刻摩诃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月光王施宝首、尸毗王割肉贸鸽、快目王舍眼等佛本生故事,人物外表鎏金,四角各有一护法金翅乌。塔身的最上层用忍冬及兽面纹作装饰。塔身四角的山花蕉叶,正面捶揲反映佛祖一生事迹的佛传故事画面,共16幅,背面捶揲佛坐禅、说法等形象。塔刹由刹杆、五重相轮和顶部的摩尼宝珠等构成,塔刹的底座装饰12朵覆莲,五重相轮上饰忍冬、连珠纹、底轮最大,往上渐收。塔完整无缺,为首次发现的吴越银阿育王塔,塔身镂刻的佛教故事在所发现的阿育王塔中最为清晰全面,是研究阿育王塔的最新资料。此塔是五代吴越国末代君主钱俶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开始营建雷峰塔时专为雷峰塔打造,银塔内置奉安。佛螺髻发”的金棺。金棺银塔其意义等同于金棺银椁,是瘗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可见钱俶将毕生崇佛心血融于雷峰塔。

东南佛国,瑞象重明

2014年11月27日,“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与观众见面,包括鎏金银阿育王塔在内的77件(组)雷峰塔地宫出土文物悉数亮相。这是雷峰塔倒塌90年来首次大规模文物展,其中8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一次集体展出。

“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分为两层,一楼展厅主要为雷峰塔地宫发掘现场复原,同时结合图片与影像资料介绍考古挖掘的情况,观众可以通过模拟场景重温雷峰塔地宫发掘时激动人心的时刻。二楼展厅为雷峰塔出土文物精品展,展出的器物体现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较高工艺水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其中,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像高68厘米,释迦牟尼佛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面庞丰满,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流畅的衣纹恰如其分地显示着质感,最奇特的是,这尊佛像的莲花座是由一条蟠龙托举的,龙身盘绕在铜柱上,四爪张开,龙头上昂,似乎正在奋力地托举佛祖腾空而起,佛像的静谧与巨龙的张扬和谐地融会在一起。蟠龙是中国神灵的东西,但是佛教是印度传入的,这尊佛像能够把释迦牟尼佛跟中国传统的龙结合在一起,是非常罕见的。佛像虽然出土于五代末年的地宫中,但仍带有浓厚的唐代风格。从盘龙的有右爪及背光、底座有断裂、修补的痕迹分析,在置入地宫之前,已在吴越国王宫中供奉多年。

地宫中还出土了一尊玉善财童子像,童子脸部开相作羽状眉,丹凤眼,眼中刻画睛珠,大鼻小嘴,环耳,身着广袖宽衣,手腕刻画缠臂金,腰间系带,衣饰米字纹。双手插于腰间,身体右弯站立在漂浮的云彩之上,衣衫随风飘逸,一副怡然自得、天真自信的神态。相传善财童子在求道时遍访五十三位名师,终成正果。因为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识”为观音菩萨,所以他被人们当作观音菩萨的胁侍,常与观音菩萨相伴共出。地宫中同时出土玉童子和玉观音就是这则佛教故事很好的注解。

这些精致的小物件都是当年的善男信女给佛祖供奉的宝物,每件都制作得极为精美,它们寄托的正是祈求佛祖保佑的美好愿望,都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每当夕阳西下,在绿荫掩映中,古人眼中的“雷峰夕照”又出现在了今人的面前,而当年埋藏于地宫里的珍宝如今就都静静躺湖对岸的浙江省博物馆展厅里,向人们讲诉着那流逝千年的岁月。(编辑/雷焕昂)

猜你喜欢
塔身雷峰塔佛塔
中国政府援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举行启动仪式
透视:雪糕叠叠乐
佛塔画(大家拍世界)
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
浙江杭州雷峰塔
杭州西湖雷峰塔文化景观探究
天然佛塔
大雁塔
雷峰塔一二三四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