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

2016-05-14 10:58
琴童 2016年4期
关键词:溜子土家山歌

“哟……大山的子孙哟……爱太阳喽,太阳那个爱着哟,山里的人哟……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这里的山歌串对串十八弯弯出了土家人的金银寨,九连环连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滩……”这首曲调高昂的《山路十八弯》,大家都听过吧?你们可曾知道,这首歌曲是词作者佟文西在一次采风中,听到土家族赛歌后,意犹未尽的作品呢。这期,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以山歌著称的民族—土家族。

土家族又叫毕基族、毕基卡族,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这是土家族语,意思是“说土家族语的人”。土家族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四川一带,是唯一分布在内地的少数民族,且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如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土家族人可谓能歌善舞,并以山歌出名。

土家族特色居住习惯

土家族喜欢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紧紧相连,很少有独门独院的,还爱住吊脚木楼。这种建筑有很多好处。由于土家族依山傍水而住,因此这种高悬地面的楼既保持通风干燥的居住环境,又可防毒蛇、猛兽。几千年来,土家族一直保持这种居住习惯。除了实用价值外,土家族的吊脚楼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善用镂空、雕花等建筑工艺,且极为成熟与出色,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的服饰简洁、实用、宽松,但极其注重细节,衣边、衣领都会绣上花纹。土家族男女老少都爱穿无领开襟短衣,男子下身着肥大筒裤,并爱把头用白布或青布包成人字路形;女子喜穿镶边筒裤或裙,有时也用布包头,却不会包成人字路形,还会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在服饰色彩上,土家族用色大胆且奔放,但在繁多的颜色中,红色最受欢迎。久而久之,土家族在生活上也形成有色必有红的习俗,极具民族特色。

土家族歌舞文化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擅长群舞,一般舞蹈场面极为宏大且人数很多。其中,以摆手舞最为著名,现在人们热衷的广场舞就有以土家族摆手舞为原型的舞蹈种类。

摆手舞 是土家族一种祭祀舞蹈。每当土家族人祭祀礼毕,击响大鼓,敲起大锣,会随着歌声舞动起来,场面热闹非凡,在清朝尤为盛行。摆手舞分大摆手舞、小摆手舞两种。大摆手舞每3年举行一次,而小摆手舞在每年正月举行。跳摆手舞时,人们会围成男子在外、女子在内的圆圈,但人数不定,自由度也很高,可随意出入,具有浓厚的土家特色。

土家族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主要分为民间歌曲与器乐两种;除此之外,还有集诗、歌、乐、舞为一体的长篇艺术史诗《梯玛歌》,不仅丰富了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而且彰显其民族特色。

薅(hāo)草锣鼓 又称打闹歌,是土家族劳作时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每当土家族人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进行薅草(除草、拔草的意思)活动时,会由两名或4名歌手在薅草队伍前鸣锣击鼓,众人随着锣鼓声而歌唱,以此提高劳动效率的独有山歌歌种。薅草锣鼓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它由5部分组成,有着请神求愿、鼓舞生产、调节情绪等功能,是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还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溜子 是土家族独有的且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乐器合奏形式,它历史悠久、技艺成熟、表现力丰富,演奏场面喜庆、热闹,深受土家族人们的喜爱。打溜子根据人数的多少,可分为3人组成的“三分溜子”、4人的“四分溜子”以及加上唢呐演奏的“五分溜子”,一般以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4人打溜子乐队最为常见。打溜子的有固定的站位:头钹对二钹,马锣对溜子锣,围成一圈或半圈演奏。

溜子锣 又称田锣、堂锣,是土家族的打击乐器。它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混合炼成的一种响铜制成,外形如盘,锣面平坦且厚,锣身并不光滑,整体锣面直径33厘米左右、锣边宽4厘米,不同于其他锣,溜子锣的棰头并不包绸布,在合奏中处低音部,音色较为圆润。

马锣 又叫小锣,属于金属体鸣乐器,外形同溜子锣一样,但锣面较小且不系绳子,配以一块薄木片敲击出声。它在合奏中担当指挥的高音部,也可用于独奏,一般由它控制整个合奏的休止时间与节奏的把握,并与头钹合奏,击强拍,节奏活泼,声音清脆尖亮,演奏技巧富有弹性。

头钹、二钹 与溜子锣一样,是响铜制的互击乐器。头钹,呈碗状,钹面直径20~25厘米,碗径10~12.5 厘米,碗高3~4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二钹外形与头钹相同,但二钹钹面更宽、更厚。在打溜子中,头钹、二钹承担中音部,头钹击强拍、二钹击弱拍,彼此相互配合,变化节奏,带来丰富多样的演奏形式。

梯玛歌 被称为“研究土家族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是一种用土家语吟唱式演唱的古老歌曲形式,其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信仰禁忌、生产劳作、生活习俗等人文社会方面。“梯玛歌”中“梯玛”是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是土家族中最敬重的人——巫师的称呼,所以它最初是用于祭祀等宗教活动的。“梯玛歌”用舞蹈贯穿全场,演唱形式也多样化,既有唱歌有吟诗,还有对唱与合唱。不过它主要的唱腔是口口相传,因此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其文化、历史价值在流传中逐渐消散了。2008年,“梯玛歌”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使得祖先传下来的这块文化瑰宝在未来闪现出更美、更绚丽的光彩。

猜你喜欢
溜子土家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山歌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摔碗酒
综放面刮板运输机“上窜下滑”机理分析与控制
苗山歌
半夜惊坟
打溜子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