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微博语言的构成成分与影响

2016-05-20 08:16刘远东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语音词汇影响

刘远东



初探微博语言的构成成分与影响

刘远东

摘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电脑的普及,以及WIFI技术的不断升级等众多因素,网民数量大幅度增加。而微博作为虚拟的网络社交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的个性化书写平台,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受到网民热捧,其话语表达方式也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言语交际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的语言作为网络语言的新语体,也不断为语言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微博语言;语音;词汇;影响

一、微博及其语言归属

(一)微博及其发展历史

微博,即微博客,微博是基于外国网站Twitter发展起来的。2007年,fanfou.com的诞生,是中国本土微博兴起的标志。每篇微博的字数被限制在140字以内,可以配以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发布。微博用户通过单向或双向“加关注”的形式分享简短的实时信息,也就是说你可以作为一名观众,在微博上浏览你所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作为一名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他人浏览。由于微博操作简单、即时高效、草根性及互动性极强的特点,迅速火爆全球。

(二)微博语言归属

微博语言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以信息及时发布为途径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广义网络语言指与网络、计算机领域有关的所有术语、表达方式等;狭义的网络语言则指在虚拟语言社区中的,各使用者用来交流、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既包括语言符号系统,也包括表情、声音、图像等非语言符号系统。”从定义不难看出,微博语言属于狭义的网络语言,具备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从微博语言语音、语篇等各个方面,都能够看出其自身的独特性。微博语言贴近生活,实际口语化程度高;可视性强,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娱乐性强、幽默风趣;极具语言魅力。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的新语体。

二、微博语言构成成分分析

(一)语音层面

通过使用谐音词来加强表达效果,使微博语言更加生动,更具个性,风趣幽默。谐音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汉语拼音谐音词、外语单词谐音词和数字谐音词。如:Lee兆聪:“和妈妈嗨皮了一天,好多年木有过了哟。出门看见下雨天~”“嗨皮”就是外语单词“Happy”的意思,表示开心的意思。其次在微博中,拟声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如“哈哈”、“呵呵”、“啧啧”、等,使用这类拟声词会给不能面对面交流的读者营造出一种聊天真实的气氛。由于微博网来源广泛,使各具特色的地域方言词进入微博语言。如:“争霸VS血凤:超可爱的小短腿贵宾。每次看都灰常喜欢有木有!”普通话中的声母f、k、h在粤方言中均读成/h/,所以此例中,“灰常”就是“非常”的意思;“有木有”就是“有没有”的意思。

(二)词汇层面

新潮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词,用来描述新鲜事物、社会新现象或新概念等等。新潮词随着新事件的发生,不断注入新的素材,创造出更多新词语,如“XX控”,是表达对某一类事物的喜爱。拼音缩略词这种方式输入方便,增加趣味性。在网络这种传播速度飞快的背景条件下,逐渐被接受。

旧词新用是对中国古体汉字的复兴,或对旧有词汇赋予新意义。如:“囧”字是微博中古体汉字复兴的典型,使用非常广泛。“囧”原表光明之意,作为生僻字,人们很少使用。但由于“囧”字像一张郁闷皱眉的脸,在网络中被广泛使用和传播,表示郁闷、忧郁、尴尬、丢人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槑”,表示比呆还呆,很傻的意思等。再如:“打酱油”本指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在微博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指和自己没关系,凑热闹,混日子的意思。旧词新用不仅达到了诙谐幽默的效果,而且也发挥了微博自身的优势,使一些即将被人们遗忘的古体汉字得到复兴,古老文化得以传承。

三、微博语言的影响

(一)微博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首先积极影响是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其语言具有创新性。在微博中创造出来的新造词生命力极强,例如10年的“给力”至今依旧流行;11年的“坑爹”、“卖萌”等一直流行至今,成为人们交际的日常用语。微博语言对古体汉字的复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一些被人们遗忘的生僻字,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中,并赋予新的含义,将现代网络技术与古老文化相连接。微博中书写体式多样,使语言更具多样性。同时,微博语言的不规范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从对汉语言的学习角度来说,微博中大量使用谐音词、方言词以及微博中产生的新潮词的用法,对汉语词汇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其次,微博中句式简单,随意使用倒装句,标点符号超常使用而形成的非语法化用法。还有,错别字众多,乱用简化字明显等语用失误现象频现。微博语言这种碎片化的写作方式成为人们日常写作、生活的习惯,势必会造成思维的碎片化,久而久之,青年一代就丧失了思考和长篇写作的能力。

(二)微博语言对沟通交流的影响

微博语言促进人际交往,成为日常交际用语,在促进人与人之间交往中发挥了桥梁作用。但随着微博语言逐渐演变成人们日常交际用语,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由于年轻人是微博用户的主体,热衷于标新立异的语言。在日常交际过程中有时这些语言会造成误会,闹出笑话。微博语言时效性强、短小精炼,传播快。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在微博上了解到最新的时事新闻事件。但也正是基于此,人们对信息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使一些负面新闻被热炒,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微博语言开放性随意性强,满足表达需要。可以对事件进行自由评论,可褒可贬,是扩大话语权的体现;也可以在微博中抒发情感、宣泄不满情绪,为人们提供一个自由说话的平台,同时也造成一些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肆意造谣,传播不道德的信息。例如明星粉丝在微博骂战,进行人身攻击,都对青少年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总之,微博语言的上述特征也造成了其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要辩证看待。要积极发挥微博语言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优势,积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于微博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规范,去粗取精。(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张可:《微博语言特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丁爽:《语域理论下新浪微博的网络用语研究》,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4]郭力维:《基于微博社区的知识交流与传播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作者简介:刘远东(1991.10-),女,黑龙江省人,汉族,硕士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音词汇影响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魔力语音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