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6-05-20 15:08沈晓玲
2016年1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沈晓玲

摘 要: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重点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学习去发现问题,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对策

2007年10月,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历史战略命题。由此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

一、基本内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职责,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由被少数人所理解和掌握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并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现在说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内容,马克思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以及毛泽东思想。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使其以更加通俗化、普及化的形式融入到受众的思想、社会生活之中。

(二)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思想不够成熟,而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也经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无疑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信仰。因此,必须趁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定型之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相连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体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把马克思主义观点学说传授给大众,让马克思主义被大家熟知、掌握。除此之外,通过参加学校或党组织的各种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实践中。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三、目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层面

理论与具体利益结合不够,对受众吸引力不足。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②现在的学者都习惯于做高深的论文,使理论较为抽象,通俗化不够,与大众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利益相脱离。造成马克思主义无法满足普遍大众的客观需要,对受众兴趣的激发不够。

(二)学生层面

大学生的思想具有自主性,然而在当代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思想的自主性有时会成为阻碍因素,而大学生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同时,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动力不足,出现信仰危机。许多学生学习它,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没有从心里真正认同。这些都给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带来许多困难与挑战。

(三)教师层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者,他们的水平和素养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尽管现在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历学位很高,但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却经常忽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教学使命,仅仅只是单纯地进行抽象理论灌输,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手段上,都没有创新,不能很好的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去诠释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马克思曾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③然而在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出现许多不适应,因此,首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以身作则,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拓展知识领域,不断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全面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进行大众化的加工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其理论形式是抽象的,要想发挥其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必须将其大众化、通俗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多样化形式将实际生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联系。那些编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的学者,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不能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假、大、空的东西,成为教条主义,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熏陶,切实体会到这一理论的魅力。

(三)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这一载体

要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进行创新,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课堂、进入网络。除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马克思主义,还要通过网络给学生上课,与学生之间并进行互动交流,并针对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使教学内容成为网络共享资源,放到网上,方便学生有需要时进行下载;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教学内容不再陈旧古板;紧密结合时政、联系生活实际,也不再重复使用一种教育模式,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完美结合在一起,这就会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 张耀灿.郑永延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延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5] 姜建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研究[M].吉林:吉林人们出版社,2010:1-2.

[6] 钟武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10-20.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