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6-05-30 22:39吾金扎西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新教材数学知识

吾金扎西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基础的学科,它没有语言艺术类学科那样充满情趣,它是符号数字推理与运算的结合,因而显得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避免这一问题呢?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影响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兴趣的产生,有赖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又离不开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兴趣教學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在教学中求新求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学生在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而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则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有着直接影响。在课程改革中,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这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数学教师更应该转变旧思想,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起始教学,诱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问题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就能培养的,而是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举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手机通话费的计算,超市打折商品的计算,商品交易中成本,人工,利润的核算,出国旅游兑换外币的计算,存钱的利息计算,土地的面积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等。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性,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渗透数学思想,从生活入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课堂活动生动,保持学习兴趣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四、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应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

五、学习分层要求,提升学习兴趣

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要一概而论,否则会造成“好的吃不饱,差的消化不了”的现象。笔者通常把作业分成较难、一般、简单三个层次来布置,让学生都有机会独立完成作业,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克服了抄袭作业的现象。从而间接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生的能力也不另外。给学生定目标时应因人而异,一般成绩好的学生,把目标定高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目标要尽量地低一些,尽量让他们接近目标,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让学生由“要我学数学”转变为“我要学数学”,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教师的教学就要有活力和乐趣,多一点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优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新教材数学知识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第二课堂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