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初探

2016-05-30 04:33陈峰涛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会计核算制造业

陈峰涛

摘 要: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会计核算的准确科学,不仅可以及时的反映出企业发展的内部问题,还可以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就目前的制造业来说,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在深入分析讨论的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制造业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渐推进,我国制造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会计核算则是其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会计核算的现状

1.缺乏夯实的会计核算基础。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过于薄弱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个是因为企业对于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就目前为止,制造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内部考核等制度,但企业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往往只是将这些制度作为壁画高高的悬挂于墙上,空洞的喊口号,并没有按照制度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这样的態度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夯实,会计核算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企业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资料,会计核算的相关资料在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因为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此在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某些关键资料遗漏等情况,例如,办公用品的相关发票没有填写具体的购买用品清单,某些产品在做退回处理时,对方没有提供收款票据等。第三原因则是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近年来,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质量的会计工作是需要以优秀的专业人才为保障的。但就目前来说,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制造业作为非高新产业,在招聘时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过低,因此,制造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往往不强,在硬件条件上,缺乏专业的操作能力,在软件条件上,缺乏积极学习的态度。综上所述,以上的三个原因都是造成制造企业会计核算基础薄弱的罪魁祸首。

2.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企业都缺乏先进的成本核算理念,认识的不足自然也就导致了工作方法的落后。例如,在企业的管理层看来,成本核算应该以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消耗为主,应该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材料费用为重点核算对象。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仅仅只是关注成本对象在生产中的费用,考虑缺乏全面性,忽视了对于产品特性及某些非财务性的变量,方法的不科学也使得成本核算数据准确性不足。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制造企业大部分还保存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并未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因此,这样得出了成本核算结果往往缺乏时效性,财务部门根据当时情况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撰写报告,再交由领导层一层一层的审批,这样一来,财务部门接收到财务信息往往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发展状况已发生改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无法保障。

3.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企业来说,其内部的监督往往都是形同虚设,力度不足,使得监督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例如,集体决策审批制度、岗位分离制度都多是纸上谈兵的存在。其次,企业内部结构存在着不合理性,例如,企业内部的监事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并未形成三角鼎力,相互制衡的局面,董事会独立性缺乏,监事会形同虚设,这些都为会计核算的舞弊造价提供了生存的空间。除此以外,制造企业也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多时候,企业都是在问题出现时才采取措施解决,并没有重视问题的预防及善后工作,这些都为问题的滋生提供了可能。

二、加强制造业会计核算科学性的相关措施

1.更新传统观念,夯实会计核算工作基础。严格规范制造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构建相应的、科学的凭证审核制度,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不仅仅要对各种票据的使用方法进行规范,还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例如,对于某些不规范的票据,应严格退回,要求对方重开,以这样的方法来保障凭证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其次,企业在招聘会计工作人员时,应该提高对应聘者的素质及专业能力等要求,会计岗位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企业可以定期的对公司的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以专业培训的方式,提供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夯实专业基础,并进一步的提高会计人员对本职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构建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部门的成立是公司顺利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内部审计部门的构建,不仅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科学的考核指标,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还有利于企业及时处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发问题。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应该积极地构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加强财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联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

2.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企业想要保障成本核算工作的科学性,使其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首先一点,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成本理念进行改革更新,将成本管理理念置于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制造业的发展形势之下,并且充分的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重新构建新的、紧跟时代发展的、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具体而言,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除了要 考虑制造生产成本之外,还需要考虑现实生产经营的产品消耗,不仅仅要关注产品的制造生产费用,还应该重视产品的设计研发成本、售后服务成本以及产品生产前的准备成本等等,只有保障成本管理的全面性,产品的具体盈利才能够被真实的反映出来。其次,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选择恰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就目前为止,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再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因此,在这样的境况之下,企业需要全方位立体考量,实现对传统方法的优化处理,取其精华,去除糟粕。例如,企业可以采用作用成本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全面的考量产品的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还考虑到了产品的生产时的人工消耗、具体的生产批量以及设备的工作时间等等,成本核算的精确性得到保障。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企业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成本责任制度,将企业的整体目标一层层的分解,将每个部门的任务具体化,并要求各部门制定出科学的成本控制措施,以责任细分的方式,来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高效率完成。

3.构建科学的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制度。企业应提高对自身的内部监督的重视,从根本上强化内部监督体系,相关的制造业企业不仅要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以防止该部门受到其他部门的牵制或者打压,保证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对于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企业也应该提高对其的素质、专业能力要求,他们不仅仅要能够及时的解决应对企业的突发问题,还应该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核算工作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把握,不仅仅能够发展问题,还能勇于提出问题,甚至是提出有创造性的意见。其次,制造企业可以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及加强,制定出内部控制制度的辅助制度,例如,制定财务工作具体操作制度、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绩效考核制度等,构建多样的辅助制度,帮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真正落实,建立奖惩制度,对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提高员工对工作的重视,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明确董事会、股东大会以及监事会的具体职责及权利,保持三者的相互鼎力、互相监督的格局,并且成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实现职务之间的分离,以此避免权利的集中及会计舞弊造价行为的发生。

三、结语

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会计核算在企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其中的成本核算工作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就目前来说,现有的会计还远远落后于企业的实际发展,无法真正的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会计核算的科学化,制造企业需要对会计核算所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并针对其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剧锦荣.浅析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J].商.2015.03:123-123.

[2]韩敏.浅析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16:136-138.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会计核算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