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产业融资问题探讨

2016-05-30 07:20吴迁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政策建议发展现状融资

摘 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传媒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它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把握社会舆论导向的同时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我国的传媒产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在巨大发展潜力及带来丰厚利润的背后需要大量的资本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反过来,传媒产业对资本也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我国传媒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对我国传媒产业作简要概括分析的基础之上,探析了我国传媒产业融资的发展现状及现阶段融资难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传媒产业 融资 发展现状 政策建议

一、引言

作为21世纪我国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已逐步得到了重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传媒产业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及重要的传播载体,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传媒产业在当今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同样担当者不可代替的角色。因此,传媒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传媒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传媒产业融资问题,在我国传媒产业的融资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在传媒资本方面,以国有传统媒体企业为代表的文化传媒企业受到国家的鼓励并支持对资本进行运作,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身实力。然而,从我国传媒产业融资的发展现状来看,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传媒产业不断发展创新。

二、传媒产业的概况

1.传媒产业的概念及其界定。传媒产业是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它兼备典型的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及强烈的文化特征,因此它是以信息产业及文化产业为分枝的交叉产业。传媒产业含义广泛,其包括的许多子行业,所以目前在国际上对其定义和标准划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概括及界定,如国内学者崔保国、侯琰霖(2012)将其定义为:“传媒产业(media industry)是由多数传媒企业和传媒机构形成的集群,一般按照媒体行业或区域划分其基本结构,目前从大的行业分,传媒产业包括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三大媒体集群或行业。”美国把传媒产业分为广告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三个大的子类,著名的实力媒体将其分为电视、出版、广播、电影和户外媒体五大类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中国传媒创新报告》中,将传媒产业界定为为广大受众和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各种媒体行业及其附属产业,并认为,传媒产业主要包括十大行业,即报业、期刊、图书出版、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网络、移动媒体、广告公司。从定义的全面性来看笔者更加倾向于崔保国、侯琰霖(2012)在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的定义。

2.传媒产业的特征。传媒产业含有意识形态属性及产业属性,这是与传统产业最大的区别。传媒产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产品定位为精神产品,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产业本身具有盈利功能,它能通过生产销售来获取利润。除此之外,传媒产业还拥有其它几大特征。首先,传媒产业受政府监管及垄断,这一特质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传媒产业所包含的。其次,传媒产业的经济规模与范围经济特征显著,一套媒体信息的发布都会具有一定的规模。在盈利投资方面,传媒产业拥有独特的盈利模式,它首先制作出内容产品,将其销售给大众,然后销售受众产品,即广告,这边是传媒产业独特的盈利模式:二次销售。对于传媒产业的投资,需要一定的时间及过程才能获取回报。最后,传媒产业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传媒产业的精神产品能够向人们传递信息、观念及思想倾向,它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受众的价值观。传媒本身既能够反映民众的呼声及要求又能够传递国家意志、反映国家主张、影响国际舆论。

三、我国传媒产业融资的发展现状

1.我国传媒产业融资的特殊性。传媒产业的发展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撑传媒产业发展的硬件配套设施,如广电网络等需要随时准备更新换代。除了实际金钱资本的注入,传媒产业的发展还需大量的知识资本。传媒产业的生产及发展与传统的实体产业大不相同,它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它需要大量的人脑智慧参与其中进行生产运行。所以在传媒产业融资问题上,知识资本是一种不可获取的资本形式。

由于传媒产业是一个交叉产业,其下有含有多个子行业,所以传媒产业的融资渠道具有多样性,同时,融资的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在融资渠道方面,传媒产业发展受到银行贷款、民间投资、资本市场的青睐,对于其中不同子行业也有着不同的融资渠道,如广播、报纸及电视等公共传媒行业主要通过政府担保,银行贷款获取资金;电影影像行业则更多的是通过风险投资基金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获取资金;计算机网络传媒则拥有自由资金、风险投资、民间及银行借贷等多个渠道来融资。传媒产业融资拥有高风险,例如,一部影片的制作需要大量资金,一旦影片上映,它将面临两种处境,一种情况是不被大众接受,收益不及成本;另一情况是该作品把握住了市场需求,大众反响极高,带来巨大收益。这样的风险既存在于投资者身上又存在与融资者身上。

2.我国传媒产业资金来源。传媒产业融资来源包括内部融资及外部融资两种。内部融资多表现为企业将自身留存的收益转换为投资的过程,它的资金来源一般为公司注册资本、原始投资、通过经营获得的收益以及后续股东、职工筹集资金。内部融资是资金来源的基础,它保留着资金的原始性、风险及成本较低,受外部影响较小,自主性强。但内部融资往往受到企业规模大小,自身发展能力的影响,融资能力不及发展要求,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企业需要外部融资来满足资金上的需求。外部融资的风险性相对较高,它常常受到一系列外部因素的限制,具有约束性。外部融资的渠道及方式多样化,这也决定了外部融资的有偿性及高效性。我国传媒产业外部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资金、金融机构資金以及民间企业和个人资金的注入。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初期,为保证传媒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支持经济建设,国家财政资金一度占相当大部分的比例。随着传媒产业不断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除国家财政资金之外的外部融资所占份额逐渐增大。

3.我国传媒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由于传媒产业拥有许多子产业,其融资的方式也是多元化的。在我国,传媒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包括合作合资经营、信贷债务融资、风险投资、信托计划以及上市融资等方式与途径。合作合资经营能够给实现企业间的互赢;信贷债务融资主要包括银行信贷、发行企业证券、融资租赁等方式;风险投资与传媒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一定的契合度,它在网络新媒体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托计划是从社会上获取资金,这种方式降低了投资风险,但目前并不常见;上市融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融资方式,同时股市也是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传媒企业都会选择此方法进行融资。

四、现阶段我国传媒产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媒产业融资途径多样化,但当前融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融资难的问题在许多民营传媒企业及中小型传媒企业中尤为普遍。

1.企业上市难,债券发行难。由于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传媒企业公司大多都是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成,在企业运营方面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战略目标以及文化品牌。传媒产业产品具有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所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时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目的性、企业内部股权分布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都对传媒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及制度发起了新的挑战,使其上市增加难度。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速度及规模的影响,一般传媒企业获取发行债券资格存在一定困难。如此一来,通过上市及债券融资就存在一些障碍。

2.境外资金及风险基金反响不高。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价值链常常由于产权结构不明確而被分割,企业运行模式不规范,盈利模式不确定性,业绩存在波动,这使得境外投资者对该产业信心不足,投资者的利益难以保证,风险资金很难注入。同时,由于我国传媒领域受到政府监管比较严格,政策方面存在许多限制,在某些方面审核程序较为繁琐,这也对风险投资的进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相关制度体系不完善,缺乏制度保障。对于一些中小型传媒企业及民营传媒企业,在吸收民营资本的过程中缺乏相关肢体体系及政策的支持,这使得它们的投资领域严重受限,民间投资者的权益难以得到相应的保障。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投资规模也难以扩大,不稳定的资金使用状况给融资带来了许多困难。

五、改善我国传媒产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进传媒产业体制改革。政府引导及推动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挥政府在传媒产业融资问题上的作用需要建立完善的产业管理体制及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使更多的社会资金积极投向传媒产业。在产业体制方面,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保护传媒产业中的知识智慧资本。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在很多情况下传媒产业融资难是由于不良的融资环境所造成的,那么,改善融资环境,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融资难的现状。首先,从传媒企业内部出发,注重优化融资环境,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清晰定位文化产品,加强精英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与银行等信贷机构建立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使信贷资金能够有效长期的得到支持。最后,在允许范围内放宽国有社会资金及民营资本投资传媒产业的准入制度。

3.注重引进及发展战略投资合作伙伴。拥有长期稳固的投资者能够给传媒企业提供长久的资金支持。在引进国家战略投资前还需全面建设传媒文化行业的人才队伍,培育相关人才,最后发展、引进及培育战略投资者。例如,在移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传媒企业可以与电信企业建立起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互相投资来使得双方利益达到最大化。

六、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国传媒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在传媒产业融资问题上只有明确了产业特点,了解当前传媒产业融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之后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政策及建议。我们要及时更新传媒产业的发展观念、创新传媒产业政策,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传媒产业融资,推动我国传媒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崔保国,何丹嵋. 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将超万亿元——2014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J]. 中国报业,2014,09:36-40.

[2]崔保国,侯琰霖. 在融合中转型在转型中创新——2012中国传媒产业分析与展望[J]. 中国报业,2012,07:24-29.

[3]王亦厉. 现代传媒企业的融资模式及渠道拓展研究[J]. 中国报业,2012,16:95-97.

[4]李海燕,陈梦滢. 中国文化传媒产业融资现状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66-69.

[5]陈振玺. 移动互联网冲击下的我国传媒产业融资需求和渠道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3:399+401.

作者简介:吴迁(1986.04—),男,贵州金沙人,大学本科,助理编辑,主要从事新闻图片编辑及市场运作。

猜你喜欢
政策建议发展现状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