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探讨

2016-05-30 20:56杨泉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监查新药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关系到药物研发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是新药获取入市资格的必经之路。近年来,许多跨国药物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药物研发中心,我国已成为国际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范药物临床试验的实施并提高试验质量,使得新药研发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开始走向规范化,但是离国际公认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开展对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新药研发效率,这对于我国医药产业与世界接轨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我国制药产业在与国际同行竞争中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药物临床实验质量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指标识别是关系到指标建立是否合理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指标识别才能合理评价,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靠新。在对指标体系进行识别和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当前评价体系中,如果要达到理想的评价结果,在建立指标体系中,要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1)评价指标要有针对性:(2)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合理性;(3)第三是指标要有可操作性。

2.整体性原则。指标的整体性原则是指要求药物臨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应该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这种逻辑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含义应该互补,全面的体现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特征;第二是要有系统性,指标的建立要有体系,不能胡乱的盲目地建立,这样才不会产生遗漏;第三指标间不能产生冲突,当指标体系过大,内部指标过多时,难免会产生自相冲突的指标,在建立指标的过程中应该极力避免;第四,同一指标在考核不同单位、不同水平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时要有一定的波动范围,能灵敏的全面体现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要求。

3.可比性原则。对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进行评价的目的是通过指标的对比,来对管理主体进行优劣进行判断。因此,首先应该满足的条件是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可比性。同一层次上的指标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不能相互交叉,否则无法比较。其次,指标要能反映药物临床试验质量

二、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构建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探究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脂标体系由人员、制度、操作、结果4个评价维度组成。人员维度包括4个二级指标;制度维度包括5个二级指标;操作维度包括4个二级指标;结果维度包括5个二级指标。其具体指标列表见下表:

三、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1.强化研究者的责任心。新药临床研究首先要求研究者应是合格的、责任心较强的、思想素质较好的、工作认真踏实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资格的,经临床研究基地授权的方可作为正式研究者。就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而言基本符合要求,但少数研究者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责任心差,试验的原始病历不能及时记录,部分数据缺失,化验检查报告单涂改,试验时合并功用主治相同的药品,有的还转手交给未经授权的实习生,研究生去填写病历,因而导致矛盾百出、问题众多,严重影响试验质量。一方面开展正面教育来提高研究者的思想素质,试验能力,责任心外,同时加强监查的力度,发现严重问题,给予批评处罚。从正反两方面做工作,强化研究者的责任心,努力搞好新药临床试验质量过程管理的基础工作。

2.提高监查员的职责和监察力度。按照GCP规范要求,每一项新药临床试验申办者都必须认真挑选和委派合格的监查员,首先应审查其资格是否符合要求。监查员应具有医学专业资格,熟悉GCP规范和相关法规,及新药临床试验知识。并接受监查员培训,思想素质好的医务人员担任。其监查内容应包括:(1)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2)受试者是否符合研究方案规定的条件;(3)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和及时性;(4)研究者遵从临床试验方案的情况;(5) 不良事件的记录与报告情况;(6)药品使用、保管的情况及其合理性等。配备合格的监查员,一方面不是滥竽充数,做做样子;另一方面要提高监查员的监查力度,是做好新药临床试验过程质量管理的关键。

3.制订系列新药临床研究制度。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最终必须通过临床试验加以证实,这就决定了临床试验在新药的开发、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新药临床试验以人为受试对象,如何使临床试验获得科学,可靠的结论,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受试者,这是临床试验所必须解决的大课题。新药临床试验若没有规范,没有系列制度保证,其科学性、可靠性会将成一句空话,为此制订诸如:试验用药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与试剂管理制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等系列新药研究制度极为重要。

4.建立标准操作规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接连发生了不少药害事件,使人们认识到在新药研究过程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影响研究质量的诸多因素。制订SOP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证GCP规范的实施,有助于严格控制在药品临床试验中存在或出现的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尽可能降低误差,确保得到 真实可靠的研究资料,提高新药临床研究各项结果的评价质量。按照SOP进行标准化操作,既有利于专家判断现行方法是否科学和可靠;也有利于实验室自身查找分析误差的原因,以保证研究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SOP的制定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系统工程,很难一步到位,一般需经历从无到有,由粗取精,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在临床试验中只有建立了符合GCP规范的SOP,才能真正提高临床试验的水平和质量,才能使临床试验过程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杨泉(1976.8—),男,湖北省宜昌市,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药品质量管理,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监查新药临床试验
抗疫中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说说化湿败毒方
制造品质的保障:重要工程监察
简论有效开展核电项目质量保证监查的措施的方法
质量保证监查在AP1000依托项目中的应用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如何提高对核电设备供方质保监查的有效性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
两部委拟鼓励新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