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连锁便利店经营策略研究

2016-05-30 22:21谢怡蒋守渭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校园大学生

谢怡 蒋守渭

摘 要:如今连锁便利店在人们生活中不断普及,也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而大学生作为现今具有代表性的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潜力。因此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研究区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校园连锁便利店的营销现状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校园连锁便利店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并利用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经营战略,促进校园便利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校园 连锁便利店 大学生

一、基本概况

1.连锁便利店。连锁便利店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是指由10个以上的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统一订货,集中合理化配送的零售业态。全美便利店协会认为“便利店是指营业面积从93—300平方米,营业时间比一般超市时间长,并采用自助服务,给予消费者购物方便的小型商铺,且主要经营生活必需品,并保持适当的库存。”而国内对连锁便利店的定义是“以满足顾客便利性的需求为主要目的零售业态,选址在居民住宅区、高校等人口聚集地,商品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以自选货柜商品为主,结算在收银处统一进行,营业时间较长,一般在16小时以上。”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作《市场营销管理》中指出:“连锁便利店和独立商店相比有很多优势。由于规模较大,因此可进行大量进货,以便充分利用数量折扣和运输费用低的这个优势。连锁店能够雇佣优秀管理人员,在销售额预测、存货控制、定价和促销等方面制定科学的管理程序,可以综合发挥批发和零售的功能。有些连锁便利店也允许各分店享有某种程度的自由,以适应消费者不同的偏好和当地市场的竞争。”西方著名学者麦克奈尔提出“零售之轮”的假设,他认为连锁便利店这种零售类型的出现是对旧商店类型的挑战。因此连锁便利店的发展越来越快,在需求过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校园连锁便利店。近年来,随着大学校园内潜在的发展商机不断被挖掘,也吸引了各个品牌的连锁便利店前来驻扎吸金,而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作为高校聚集地,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聚集了全家和罗森等多家连锁便利店。现今已有两家全家和两家罗森,其余还有大大小小许多便利店。本次研究选取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内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11份,有效问卷211份,问卷总体发放效果好。

二、 校园便利店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商品单价较高,品种不够丰富。调查结果表明,59.2%的大学生认为和大型超市相比,校園便利店里的商品单价都较高,因为72.1%的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在1000-2000之间,消费能力不算很高,因此他们去便利店也都选择购买零食、饮料等小件商品。而且便利店因为经营面积有限,不能提供丰富的商品,品种略显单一,更新换代也不够及时,学生们时间久了也会失去新鲜感,这样客源就会慢慢流失。调查结果显示55%的大学生认为便利店新产品上市时间慢,对便利店的商品没有较大的新鲜感。以全家和罗森为代表的便利店,以冷冻速食和冰柜商品为主,新鲜蔬果类很少,生活用品种类也不多,因此有这方面需求的顾客会选择去大型超市或水果店购买,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客源的流失。同时便利店商品数量有限,不能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在客流量大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缺货和不及时补货的现象。

2. 促销手段略显单一,缺乏创新性。调查结果显示,38.4%的大学生认为便利店的促销活动较少,应提供更多的促销活动。如今比较普遍的促销方式有折扣折让、捆绑销售等,例如全家,经常推出第二件半价和加五元得饮料的活动,但活动持续时间都不长。虽然这些促销方式对顾客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顾客对这些做法已经习以为常,并不会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且全家采用会员制,但虽是会员却没有相应的打折力度,而是采用积分制,但积分制的具体规定不明朗,很少有顾客愿意通过积分来购买商品,因此设立会员就没有多大意义。而且便利店不像超市有专门的促销人员会不定时推出促销活动,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的连锁经营模式使得便利店在商品促销方面受到限制。而且全家等便利店在广告方面投入的力度不大,促销宣传也不频繁,品牌宣传仅靠口碑宣传,不能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3.人手不足,服务意识不高。调查结果分析指出47.87%的大学生对校园便利店营业人员的服务态度持满意态度,但仅有19.91%认为是十分满意的。因为便利店的营业面积不大,店内仅有2-3名员工,收银台数量也不多,当客流量很大的时候,工作人员往往会应接不暇,像有些主食需要加热,员工为了节省时间会缩短加热时间,这样会导致主食像饭类还是冷的,会给顾客造成不好的印象,带给他们不愉快的用餐体验。在用餐高峰期,便利店里经常人满为患,而店内面积又不大,会显得更加拥挤,许多顾客都会选择去其他地方就餐,这样就造成了顾客的流失。而且便利店内的员工的工作区域都在收银台,便利店商品的摆放也并不是特别井然有序,当顾客找不到想要的商品向店内员工寻求帮助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会使顾客产生失望情绪,减少之后的购买欲望。而连锁便利店对员工的系统培训也不到位,新员工上岗时,对收银台操作不熟练,对商品价格和摆放位置不熟悉,导致顾客等待时间较长,不能取得顾客信任,会让顾客对店内员工的服务态度持不满意态度。

三、 校园连锁便利店的营销策略

1. 优化商品结构,提供丰富的商品。便利店应以提供循环性商品为主,适当补充新颖商品;也应及时对商品种类进行更新换代,进一步丰富商品种类。而大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层次还是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因此同类商品应当同时具备多个档位的品种,适当将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同时增加蔬果种类和供应量,满足部分主流顾客的需求。对于销售的重点产品和季节性产品,加快周转速度,做到保鲜、保质、保量;也应实时监测商品的进销存,完成滞销品的淘汰和新产品的引进,不断优化商品结构,满足顾客需求。便利店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制度,例如商品的引入、淘汰和更新,还有商品的缺货补货。便利店要与供应商及时联系,根据顾客的需求,制定正确的商品供货量,保证库存量,出现商品缺货时可及时补货。

2. 丰富促销手段,刺激顾客购买欲望。便利店可采用堆头摆放、店铺内外海报、校内条幅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广告宣传,以增强促销效果;要重视特价商品和新产品的摆放,促使顾客在购买特价商品的同时附带购买非特价商品。而在促销商品的选择上应兼顾高、中、低档消费者的需求,不同价格层次的商品进行滚动促销,在保持一定的新鲜感的同时还能持续推动客流量。设立会员日,在当日为会员提供购物折扣,稳定老顾客,或者改变积分制,每次购物都将获得积分并存入会员卡,通过积分来兑换商品。同时根据顾客的需求,可以推出套餐组合,例如三明治搭配酸奶,饭团搭配果汁,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也可以推动滞销商品的销售;也可设立每日特价,每天推出2-3款特价商品,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便利店也应重视公关促销活动,例如为困难学生提供兼职岗位,不仅能缓解高峰期人手不足带来的压力,还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树立良好的商业形象,促进商品的销售。

3. 增加员工数量,提供多样化服务。增加员工数量,对新员工进行系统培训,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增加在收银台工作的员工,也应在店内设立导购员,定时整理货架,及时为顾客提供帮助,不断对便利店的导购员的服务水平进行考核,提高便利店导购员的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塑造便利店良好的品牌形象。增设微波炉数量,缓解用餐高峰期的压力,延长加热时间。便利店应利用便利店的优势,开拓人性化的便利服务,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供租赁服务,例如雨伞租赁,自行车租赁等。利用柜台交易的特点,提供代购票务、冲洗照片、代缴费用等较高级的服务。也可与校园建立合作关系,开设校园一卡通服务,为大学生消费提供更多便利。同时便利店也可在店内设立意见板,收集顾客的意见,从而改进店内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晓宁,罗锦宏.浅析连锁便利店之竞争优势[J].价值工程,2011,120.

[2]吴海宁,李莉.全家便利店的需求链管理[J].企业管理,2013,68—71.

[3]李娟.连锁便利店赢利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校园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