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项目预算深化管理措施

2016-06-07 05:33陈雯韧
2016年13期
关键词:深化项目管理措施

陈雯韧



浅谈企业项目预算深化管理措施

陈雯韧

摘要:对于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而言,项目预算管理是项目管控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且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案才能实现内部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升企业项目的赢利水平。因此项目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针对自身项目开展合理的预算编制管理,更新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深化项目预算管控,推广科学管理措施,提高项目效益。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预算;深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以部门预算和收支管理为代表的双线是国家推进公共预算管理建设的重要方式。先后出台的一些列法规或措施保证了国家的集中支付、政府的采购管理等,并提出了建立规范化、透明化的管理体系,力求增强项目资金管理的科学性、透明线和科学性。对于我国的项目型企业而言,及时建立现代管理体系,开展更为科学的项目预算管控已是现如今相关领域中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一、项目管理与项目预算

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的是以整个项目为基础对象的,同时根据企业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及经营管理规律,动用一定的资源,实现对项目工作的全面控制与引导。如今项目管理正逐步趋进于全面化和系统化,管控措施包含在了项目投资到决策、计划和协调的全部阶段,并以实现最终的目标为导向。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企业的项目项目管理已逐步扩建至多类领域,包括金融行业、电信行业及软件行业等,不少大企业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由于全球化的市场导向推动市场竞争的激烈发展,如何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成为国内外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针对企业项目中往往具有的组织复杂性、管理周期性依据预算管理困难性,导致项目管理组织往往被赋予更大的经管责权,为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项目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带来了新任务,在这种背景下,项目的经理者从简单的执行任务提升为必须胜任多元工作、必须掌握经营技巧。如右图所示,如今企业项目预算与经营管理的全面预算和整体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不仅包括实施方案,还要发挥编制、控制和考评的作用。

二、项目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国家专项资金的投向并使其发挥最大效应

项目预算管理是引导项目资金运行的重要指导,能够在宏观上决定专项资金的投用,并增加编制管控的整体效力。合理的项目预算管理措施能够保证专项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推进项目经营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

(二)有利于规范项目型企业的经济活动

项目预算管理能够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费用支出以及任务安排提供科学化的管理指导,并规范项目工程的推进与业务的拓展。预算是项目开展的基础环节和参照指标,同时又能起到对项目经营过程中的监管作用。项目完成后,预算还能对企业的整体资金运行提供审计管理准绳,并向相关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审查标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预算编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活动是否具有规范性,投资额度是否符合相应的经验标准,各类经验指标能否达到预期,项目预算的规范作用由此可见。

(三)项目预算是进行工程项目投资包干和招投标的依据

对于项目的管理经营者和投资承担方而言,项目管理是一座连接二者的桥梁。而项目合同则关系着最终项目整体的落实完成情况,因而对于项目法人而言,协议书是明确两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而项目预算管理无意识整个编制文件中最重要的参考项,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我国企业项目预算管理中的不足

(一)思想不足

“为了预算而开展预算”是我国不少项目企业管理人员所存在的普遍思想问题,许多管理者不能针对自身的项目管理现状构建合理的预算工作指导理念。正是由于此类认识的缺失导致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能安排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案,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没有约束标准,整个预算工作就失去了目标与效力。这些项目管理人员甚至在主观上并不理解预算的内容,存在“钱多好办事”等思想,一味追求提升项目技术,忽视预算管理,使之成为一纸空谈。

(二)编制数据不足

毫无疑问,再有经验的预算管理人员也不可能毫无依据的凭空工作,针对项目的实际状况构建一定的数据分析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许多企业却并不重视对财务工作的日常数据积累,日常总结成了僵化的流程形式。导致预算管理只能片面依据报表,缺乏合理化的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而使预算管理丧失科学性。

(三)组织机构不足

完善管理技术是企业项目预算管理中重要的组织模式,但不少企业的却并不能将管理组织及其任务分配清楚地展开。具体体现为管理与劳务部门的职能相割裂,项目经营管理缺乏联系,预算与实际的经营工作不能及时相对接,导致财务控制工作往往出现较大的偏差,影响预算管理的最终效果。

四、企业项目预算深化管理措施

(一)转变管理观念,重视预算工作

项目企业的领导部门必须足够重视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在财务管控环节充分树立深化预算管理的认识。而项目实施阶段中的各技术工作者也必须提升项目预算的重要性认识,将日常工作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注重预算质量审核。

(二)更新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水平

企业的项目预算管理要依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目标,重视日常数据积累的同时,注重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提升数据编制分析的准确性,进而增加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信息化的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必须根据项目日常经营情况构建必要的数据库系统,并以此作为预算管理的指导分析指标。项目管理者应当注重引入电算化的数据分析系统,并将网络化技术应用到预算管理过程中,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工作相结合,提升预算的管理效率。

(三)健全管理机构,实现组织协调

企业的项目预算管理要在完善相关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推动项目管理合作、协调展开,并推动项目技术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结合开展,增加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实现更为科学化的预算编制。

项目型企业应有预算管理组织和预算执行组织两个层面。一方面应在总部层面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的编制、审定、协调、调整和反馈,负责总体协调平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应以各个项目为基础建立预算执行组织。预算机构与各部门要职责分明,保持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要积极研究、及时解决。

五、结语

项目企业管理的预算管控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同时也推动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重要保障。因而对于项目的管理者而言,预算管理既是基础工作,也是重要的深入环节。而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保持管理体系的运营执行力并深化管理的措施,实现权责统一,从而维护项目的整体利益。(作者单位:大连安达实业总公司)

参考文献:

[1]项峥.物业公司预算管理的特点与管理要点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3)

[2]王冠军.浅析国有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5(34)

[3]施雷.加强预控减少纠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阶段工作探讨[J].工程经济.2015(12)

[4]孙敏.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的常态问题及规范路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

[5]倪国栋,黄付帅,路飞月,陈子豪,杜月.多项目环境下工程管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识别[J].工程管理学报.2015(02)

猜你喜欢
深化项目管理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