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Bobath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

2016-06-28 03:10郭春光张惠佳胡继红周平秋尹水贵刘超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脑性痉挛研究组

郭春光 张惠佳 胡继红 周平秋 颜 华 尹水贵 刘超宇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一科 长沙 410007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Bobath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

郭春光张惠佳△胡继红周平秋颜华尹水贵刘超宇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一科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Bobath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3—2015-03我院收治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儿均给予Bobath干预技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GM1治疗,2组患儿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与格赛尔发育量表(GDS)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卧位和翻身能区、坐位能区、爬和跪能区、站立能区和行走与跑、跳能区评分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评分出现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儿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M1联合Bobath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性瘫痪;Bobath疗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脑性瘫痪由受孕开始至婴儿期,婴儿脑组织发育出现缺陷或非进行性损伤导致,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和运动障碍[1]。目前,脑瘫是小儿发生运动功能伤残最主要的疾病,其中70%脑瘫患儿为痉挛型脑性瘫痪[2]。研究显示,痉挛型脑瘫主要由脑中枢对下位中枢控制功能受损导致,使低位中枢兴奋性升高,导致患儿骨骼肌兴奋性升高,肌肉张力增加,表现出肌肉痉挛[3]。肌肉痉挛影响肌肉的舒张与收缩能力,造成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研究显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较高,尤其大脑灰质中含量最高[4]。Bobath技术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及手法,任务导向引导患儿主动完成运动,促使患儿大脑结构修复与功能代偿,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5]。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56例,分析GM1联合Bobath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03—2015-03我院收治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为对象,均符合脑瘫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进行性疾病所致中枢运动障碍及一过性运动发育障碍患儿;(2)资料不全及无法判断疗效患儿;(3)研究中途退出者。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所有操作均符合医学伦理。收集56例患者,男24例,女32例;年龄9个月~3a,其中9~12个月患儿9例,13~24个月31例,25~36个月1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瘫痪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治疗方法2组患儿均给予Bobath干预技术,主要包括抑制、促通、关键点控制等手技,主要包括:(1)翻身训练:患儿全身处于伸展模式、躯干回旋、手足口协调、单臂支撑等动作;(2)竖头训练:包括Bobath球训练法、抱球法、三角垫法等;(3)爬行训练:四爬位保持及四爬训练等;(4)坐位训练:坐位平衡、体位转换等;(5)站立训练:立位促通、扶站训练等;(6)行走训练:动态和静态平衡训练、步行机制等训练;(7)异常姿势抑制,如尖足、交叉、屈髋屈膝等;(8)促通正常的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

运动姿势,如正常的翻身、爬行、立位及行走的姿势;所有患儿每周进行5d训练,连续进行3个月。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GM1(申捷,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46213) 20mg,5%葡萄糖50mL+申捷20mg静滴,1次/d,14d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d后再使用,治疗过程中患儿均未出现发热、感染或其他特殊情况而终止给药情况,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以下指标:(1)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5]:包括卧位和翻身能区、坐位能区、跪和爬能区、站立能区和行走与跑、跳能区评分5个维度评分;(2)格赛尔发育量表(GesellDevelopmentSchedule,GDS)[7]:主要包括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等维度功能测定评分。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GMFM各区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GMF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翻身和卧位能区、跪能和爬行区、坐位能区及跑、走与跳能区和站立能区5个维度评分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但研究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GMFM各区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GDS各维度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G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交评分及研究组语言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GDS各维度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

脑性瘫痪由受孕开始至婴儿期,婴儿脑组织发育出现缺陷或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综合征。脑组织损伤、坏死一般具有不可逆性,但婴儿脑组织具有生长发育较快、中枢和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等特点[6]。此外,患儿运动及姿势异常一般未固定化,脑组织损伤处于初期阶段,因此早期诊断给予干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康复[7]。

GM1是一种神经节腺脂,能够通过血脑屏障[8]。既往研究显示,GM1能够促进脑瘫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对早期损伤导致神经退化、脑水肿及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9]。本研究显示,治疗后2组翻身和卧位能区、跪能和爬行区、坐位能区及跑、走与跳能区和站立能区5个GMFM维度评分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2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交评分及研究组患儿语言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儿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交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Bothath干预技术与GM1联合Bothath干预技术对脑瘫患儿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GM1联合Bothath干预技术相对常规Bothath干预技术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与既往李哲等[10]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1-12]:(1)GM1能够抑制氨基酸兴奋性的神经毒性作用,保护神经细胞细胞膜以及Na+-K+-ATP酶活性;(2)GM1能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神经元对机体自由基的损伤作用;(3)GM1可以调节神经递质,降低脑组织神经元的毒性损伤;(4)GM1可以抑制机体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降低神经细胞内一氧化氮水平;(5)GM1可以与脂蛋白结合,镶嵌于细胞膜中,参与机体神经重构的过程。因此,GM1在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功能恢复与修复过程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此外,Bobath技术是依据患儿神经系统发育顺序,利用关键点控制和抑制-促进手法对患儿体位进行控制,纠正其异常动作,引导患儿主动完成动作,从而促进脑功能的结构修复与功能代偿,在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GM1联合Bobath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4参考文献

[1]MubbashirSE,AlhameedM.Multiplecranialneuropathiesin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J].OxfMedCaseReports,2014,2014,(2):21-23.

[2]袁兆红,尤玉慧,秦志强,等.中药熏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发育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41):83-84.

[3]解清云,侯梅,赵建慧,等.核心稳定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6):528-532.

[4]YamamotoN,ArimaH,SugiuraT,etal.MidazolaminhibitstheformationofamyloidfibrilsandGM1ganglioside-richmicrodomainsinpresynapticmembranesthroughthegamma-aminobutyricacidAreceptor[J].BiochemBiophysResCommun, 2015,457(4): 547-553.

[5]袁俊英,董辉,曾宪旭,等.周围神经缩窄术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20):1 578-1 582.

[6]梁惠慈,徐开寿,何璐,等.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2):911-912.

[7]史惟,李惠,杨红,等.小于3岁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2):107-111.

[8]韩彤立,邹丽萍,郑华,等.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和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7):607-609.

[9]李楠,王雪峰,张亮,等.出生后炎症大鼠脑性瘫痪模型神经生长发育测试及脑组织CNP、MBP的表达[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1):4 036-4 041.

[10]李哲,王和强,刘兵,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注射液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3):341-343.

[11]UenoH,YamaguchiT,FukunagaS,etal.Comparisonbetweentheaggregationofhumanandrodentamyloidβ-proteinsinGM1gangliosideclusters[J].Biochemistry,2014,53(48):7 523-7 530.

[12]ZhangGZ,LiXG.Cerebraltrauma,Campylobacterjejuniinfection,and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sodiummediatedGuillain-BarrésyndromeinaChinesepatient:ararecaseevent[J].JNeuropsychiatryClinNeurosci, 2014,26(2):E16-E17.

(收稿2015-05-12)

通讯作者:△张惠佳(1956-),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童康复治疗及运动神经学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038-03

猜你喜欢
脑性痉挛研究组
对脑性瘫痪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实施补肾健脑针法结合ST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与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