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6-07-04 20:16丛景丽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习惯教学方法

丛景丽

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提自学能力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盲目听课、抓不住重点,面对大量的新知识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他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呢?

一、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1.预习前。其任务是把学生从“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预习前,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将有关的材料发给学生,他们首先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讨论。

2.课堂自主讨论。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

3.自主学习。“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的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相互补充,教师总结,测试预习效果。实际上,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方式是唇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辞典等不良习惯,这就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容易使得学生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学生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因此,我常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略读和详读)。

2.由段落阅读逐步过渡到简易读物、新闻、小说,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促进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充分利用课本教材,将精读与泛读统一运用。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量”的扩充,巩固“精”中所学习的英语知识。挑选各种文体的简易英语读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的融会贯通,逐渐达到精读与泛读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阅读习惯,促进自学能力形成。

三、改变教学方法

在教学上,以人为本、以情为线,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通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通过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技巧及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以促进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形成。

学生积极做好预习工作,主动参与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能自觉地查找资料、辞典等途径来解决疑难问题,学生由过去的识记课本知识变为能自覺地加深知识的难度,改变学习态度,提高了听课效果、学习效果。

变考试为复习。学生自己出试题自测或互测,可检测自己预习复习情况,而“试题汇编”是源于对学生自尊、取胜等心理机制的调动。只要好试题就可以编入班级题库中。

四、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和学两个因素中,教师的“教”是外因,是学生学好的主要条件,学生的“学”是内因,是学生学好的依据。所以学生的学法决定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控制和强化作用。所以在课堂内外我注重启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情感教育是教师授业解惑的先决条件。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后,会从内心受到鼓舞、激励,受到信赖,感到欣慰,并愉快地接受教诲。在日常的教学中,第一,要消除差生概念,无论学生的成绩行为有多差,他都有优秀的一面,抓住其“闪光点”,因势利导,促进其他方面的提高。第二,宽容信任鼓励每一位学生。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既要指出其错误,又要宽容信任其能改正错误。第三,让学生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意见,当学生对一堂课持否定的态度时,我就召集学生,大家一起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行教学民主。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充分体现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持续终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魅力。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习惯教学方法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上课好习惯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