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师创办企业并进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2016-07-04 21:04任彦东沈宇辰
新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改革

任彦东 沈宇辰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职业学校教师创办企业并进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背景出发,探讨校企合作模式,并对所要进行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职校教师 改革 创办企业 校企合作合作模式

一、背景分析

在近年的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创建活动中,校企合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职业学校中的校企合作,既能抓好教学质量,有针对性的培养高技能人才,又有锻炼师资队伍的优势。但是真正的校企合作又有很多的难处,从大的层面上来说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中困难重重;从小方面来讲,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路还不够开阔,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于提高,业余时间还不够充足。

职校校企合作的春天已经到来,2014年5月马凯、刘延东副总理就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这些方案的提出,更为职校开辟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出有力的支持条件。

二、职校教师创办企业并进行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教师创建校办企业,是指校内在职教师在不影响教师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自主或者合伙投资经营的校内外校办企业。合作模式,是指在校企合作中所采取的合作方式,针对教师创办的企业,学校根据学生的教学、实习需要和教师之间所约定的时间分配、资金投入、政策福利等的合理方式。核心界定:师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教师不得违背教书育人的准则,学校根据专业发展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创办本专业的企业。教师创建的校办企业所有权归教师所有,学校有权根据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生进入该企业见习、实习以及工作,根据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状况合理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因此这也是校企合作在国内的另一种职业教育方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探究出一套教师创办的校办企业能够和学校的教学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切实提高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主要目标如下:

(1)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构建教师创办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框架。(2)打破原有校企合作方式,分析研究出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优势。(3)探索以师办企业的合作过程,此种合作模式校方、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要求。(4)研究在师办企业实施中教师的作用。(5)研究师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评价体系。

2.研究内容。课题将主要从目前职校校企深度合作中客观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困难因素调研,研究教师创办学校许可的校办企业的可行性,探索教师与学校、企业与学校双方之间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的关系,分析校企合作中可行的内容、层次、途径以及程度,解决目前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难题。课题的重点是探究职校中教师创建校办企业的可行性,分析该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方向,积极尝试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子课题去深入研究。

(1)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研究。根据目前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情况采用实地考察和网上查阅资料的方式调查目前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其优缺点,得出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点。

(2)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可行性研究。由于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教师的业余时间和技能经验资源,又将学校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解决了学生的实习、见习,弥补了课堂中设备不足,理论上此种模式是可行的。但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还要从社会反响,家长反应,法律途径以及道德观念等方面分析其可行性。

(3)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策略、机制研究。由于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目前是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所以要在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研究。

(4)创建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结构模型。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可以从许多其他的校企合作模式方面进行借鉴,但是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及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关系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5)校内专业教师创办校企的调查分析。根据学校校企合作情况进行调研,推进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开展,积极尝试推进在本校专业教师中实行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6)效果评价。根据教师创办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评价,建立评价体系。

3、研究思路:

本課题将采用归纳和演绎思路相结合的方式,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辅,从实地调研中得出客观结论,归纳出目前校企合作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探究其深层次原因,通过广泛的交流,以网络为手段,在借鉴其他学校校企合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校内外典型案例,将大量存在的客观实际升华为精炼的理论,提出可行的建议,从而提出可行的方案。

4、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在省内外地区有校企合作经历的职校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校企合作现状。(2)问卷调查法。在调查的企业和学校中发放问卷,以了解校企合作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在校内向师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师生对校办企业的想法。 (3)文献研究法。参考古今中外成功对校企合作做出贡献教师的做法,综述而提出观点。 (4)信息分析法。以网络交流和调研为主,以网络为手段和媒介,获取资料并分析;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将信息分类汇总。(5)数据分析法。以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实地调研得出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

四、小结

当前职业学校可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鼓励在职教师创建校办企业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和教师共同经营,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从而实现校、企、学生三方真正意义上的互惠共赢。其创新之处在于鼓励教师创办校办企业并进行校企合作的同时,学校解决了学生的见习、实习实践问题,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教师在创业中的宝贵经验可以向学生传授,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