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利弊

2016-07-04 22:35孙继英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案课件数学

孙继英

在教学实践中导学案有促进教学的一面,也有不利于教学的一面。

一、导学案的优势

导学案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

1.导学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预习。主要是初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为上课作必要的资料准备,在发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能重点把握,减轻课堂压力。学生经过预习,往往能解决新课中一半以上的问题,当他们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识与感悟走进课堂时,能够主动提问,踊跃发言,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活”了,这种教学活动,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导学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在导学案上,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在学习时随时可以回顾目标,学习的指向性更加明晰,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演员而是导演,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教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教学合一的课堂,也将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导学案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以导促学”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有了导学案之后,学生课前预习、上课都用这张导学案,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导学案的订正栏补记,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其他的作业和资料。过一段时间学生把“导学案”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导学案上的作业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来编写的,只有这样的作业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4.信息容量大能够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

例如,精彩的导语、数学发展简史、背景材料、相关常识、解题的方法及技巧等,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特别是住宿生)资源来源少、时间紧的问题,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二、导学案的弊端

1.预习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第一,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数学也是需要极强的阅读教材与题目的能力),学生读书只是向课本和教辅查找答案,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

第二,容易造成“假知”,使教学失去针对性。教科书和教辅的阅读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看看和查找,就可以径直的获得知识,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都隐藏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找不到他的着力点。学生在课堂的展示也因此带了“泡沫”和“虚假”的成分。

2.学习环节的时间难以保证

预习环节是使用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否养成,自学能力能否提高,还直接影响课堂展示能否顺利进行。如果学生的预习时间不是很充分,预习方式不落实,那么课堂展示就将流于形式。或上成学生的对答案课,或上成习题课,或上成老师的展示课,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发挥。特别是寄宿制学校住学生较多,全天时间安排得细致到位,没有什么自主时间。因此,每天的预习时间很难保证。一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试图在课堂上完成预习任务,但因为学习时间太短,总感觉学生预习不透,而且缺少和识的欲望。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所以我个人认为使用导学案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但是怎么给予,给予后如何组织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3.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极具个性的激情讲解在传统教学中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而使用导学案后,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种讲解是难得一见了。课堂虽不缺乏热闹,却总让人感觉少一种激情,一种学生毕生都难以忘记的激情。特别是千篇一律的导学案,扼杀了老师的个性,使得一些“天才型”的教师受制于导学案的框框,教师个人的自主性、独创性及个人的教学风格也会大打折扣。

4.导学案与多媒体之间的矛盾

课堂上使用导学案时是否要配套课件,如果单用导学案,我们是不是回到了没有多媒体的时代了?一直以来我觉得课堂上使用课件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专注程度,因为所有学生的目光都集中于一点,而且对于课堂上将要讲述的东西有一定的悬念。但是如果导学案和课件完全一致,似乎又失去了他本身的價值,所以如何将导学案和课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看来还需要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尝试。

“路漫漫其修远兮”。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有待于以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提高,使导学案更贴近学生实际,大面积的提高数学教学成绩。

猜你喜欢
学案课件数学
乡愁导学案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