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首金”对奥运同样重要(奥运回声)

2016-08-16 06:43
环球时报 2016-08-16
关键词:首金小国奥运金牌

郑锦明

截至里约时间8月14日,已经有越南(男子10米气手枪)、科索沃(女子柔道52公斤级)、斐济(七人制橄榄球)、新加坡(男子100米蝶泳)和波多黎各(女子网球单打)五个奥运代表团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只有格林纳达(田径男子400米)一个国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蒙古国(男子柔道)和巴拿马(男子跳远)两个国家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相比,里约无疑给众多体育小国提供了举国欢庆的理由。

其实本届奥运目前为止的新科金牌国家和地区数量,与2004年奥运会相比还稍显逊色。在雅典,6个代表团实现奥运金牌突破,最神奇的无疑是2004年8月26日的同一天十分钟内,跆拳道赛场的陈诗欣(女子49公斤以下级)和朱木炎(男子58公斤以下级)分获中华台北历史首金和第二金。此外,智利在网球、格鲁吉亚在男子柔道、阿联酋在飞碟射击、以色列在男子帆板、多米尼加共和国在田径项目也实现金牌突破。

再往前追溯,小国夺金的传奇故事也不少。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赛场,让人们认识了泳池首位非裔冠军内斯蒂和他的祖国——南美小国苏里南。8年后的亚特兰大,同样是游泳赛场,身高超过1.9米的克劳迪娅波尔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摘冠,让哥斯达黎加多了一份来自奥运的体育自豪。田径赛场也是很多国家奥运零突破的舞台,1996年亚特兰大见证了非洲国家布隆迪(男子5000米)、南美小国厄瓜多尔(男子20公里竞走)和当今最大难民输出国叙利亚(女子七项全能)三个国家的奥运首金初体验。2000年的悉尼田径赛场,弗里曼为澳大利亚土著增光添彩,穆托拉则在女子800米赛场为莫桑比克摘首金。当然,也有偏偏不依靠田径、游泳和拳击这些比较“便宜”项目的“异类”。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香港传奇英雄李丽珊在女子帆板项目为香港实现历史突破。

这些突破当然主要依靠运动员自己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但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奥委会和各国际单项联合会近几届奥运会出台各种措施限制“垄断”,如改变规则(射击)和限制同一国家和地区参加项目数量(女子举重和跆拳道),鼓励更多国家参与竞争。此外,搏击类项目(摔跤、柔道、拳击和跆拳道)的双铜牌政策拓展了奥运奖牌的分布。足球赛场的年龄限制,也促成非洲足球(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毕竟,国际奥委会不想看到超过一半的代表团只是在开闭幕式“走走秀”而已,更不想每届将近3/4的国家和地区没有金牌入账,甚至有超过一半的代表团空手而归。里约奥运多个国家的突破和现在奖牌分布的广泛性,证明了国际奥委会和各体育单项协会的努力已见成效——至少在体育领域,小国不一定总是陪衬。▲

(作者是香港浸会大学体育学系运动与休闲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猜你喜欢
首金小国奥运金牌
夜郎自大
赞武大靖获平昌冬奥会首金
阿九正传之寻亲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被盗奥运金牌流落垃圾桶中
30年8000件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