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 不平静的两个午夜

2016-09-07 09:56柏强
新体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霍顿孙杨金牌

柏强

流泪的午夜

里约,8月6日的那个午夜,在众人面前,孙杨哭了至少两次。

在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之后,先是在离开混合采访区时,屈居亚军的孙杨突然情绪失控,抱住相熟的女记者痛哭起来。接着是在新闻发布会后,与几个记者简单交谈之中,说着说着,他开始眼圈发红,继而声音哽咽,最后抽泣起来:“我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叔叔们,他们都在看我比赛,可能会有一些失望吧,还有我的教练,确实自己差了一点。这么多人为我来服务,为我来保障,很可惜,我也对不起大家……”

此前,无论队内队外的行家,还是国内众多的媒体记者,都觉得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这块水中金牌在孙杨手里是比较有把握的。

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来,孙杨一直保持着对400米自由泳的统治,是2013年和2015年世锦赛的冠军。今年,孙杨在美国圣克拉拉大奖赛上虽然只游了400米自由泳的预赛,可3分43秒55的成绩已位居世界第二。这个成绩与位居第一的澳大利亚选手马克-霍顿游出的3分41秒65有些差距,但是,专家分析认为,霍顿是技巧性选手,动作很轻,划水效果出色,延续了澳大利亚名将哈科特、索普等世界级中长距离名将的特点,前段游得很快,中间会放慢,最后100米游到54秒90,后程实力还可以。而孙杨的特点是最初50米游得很稳,最后100米的冲击速度目前世界上无人能及。因此,孙杨如果战术发挥正常,也就是前面不受对手的影响,300米时不落后半个身位以上,就有能力逆转战胜对手,何况孙杨的冲刺能力超强,富有大赛经验和稳定成熟的心理状态。

让大家充满信心的还有孙杨今年的表现,尤其是他意外受伤后的不懈努力。

今年1月底,孙杨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外训,陆上练习起跳、旋转、接球的连贯动作时把脚崴了,右脚第五跖骨骨折,当时“差点疼哭了”。专家保守估计,要6周才能痊愈。

奥运之年,孙杨哪里坐得住,只卧床休息了3天,他就带着沉重的护具下水了。2月,他开始学着用拐杖走路。3月,他可以坚持游泳了,尽管只能依靠一条腿。事实上,这会影响他的脚伤康复,但他一天不肯放松,甚至打算参加4月初在佛山的全国游泳冠军赛。后来,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放弃。此后,他马不停蹄地上昆明、赴美国训练。到了里约,他更是边做治疗,边进行正常训练,每天凌晨才睡。

当然,中国游泳队的全力保障也是孙杨恢复状态的重要因素。副总教练陆一帆说,刚受伤时,孙杨吐槽说,队里不太管他了。实际上,国家队对此高度关注,专门派人去看望他,还花很高的费用请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很有名的运动医学专家、理疗师、体能师,为他检查治疗和康复,这些都是很及时的。回国以后,中国专家也给他做了检查,提出了建议。孙杨严格执行了这些方案,恢复得不错。在美国,国家队为他制定了最佳训练时间表,配备了医生、专业治疗室,还有一辆私人汽车。

在如此背景下,孙杨登上里约奥运会的游泳赛场,人们对他的期望值自然很高。凑巧的是奥运会首日一系列比赛之后,中国队在金牌榜上一无斩获,这让人们更加看重孙杨的出场。

8月6日晚上9点15分,孙杨几乎是中国队最后一个起水上岸结束热身的。他神色自然,听教练张亚东吩咐几句话,搂着一个外国朋友的肩膀,边说边走向更衣室。

10点30分,在里约本该是就寝的时间,但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才开锣。枪响之后,位于第六道的孙杨出发显慢,想来这与脚伤不无关系,本是运动医学教授的陆一帆说过,孙杨的脚伤对途中游妨碍不大,主要影响在出发和转身需要做发力动作时。

前半程,孙杨速度并不快,努力与相邻的澳大利亚选手霍顿同行。没想到,霍顿这次比赛的游法有了很大变化,没有像以往那样入水就拼命冲刺,而是比较合理地分配力量。最后100米,选手们都在加速,孙杨终于与霍顿和美国选手德怀尔并驾齐驱。最后50米,孙杨与霍顿甩开其他对手拼力冲刺,看上去霍顿比孙杨要快出一只手。人们紧张地站起来,全场的呐喊之声大作。最终,两人几乎同时触壁。孙杨回头看着大屏幕上的成绩,久久未动。他似乎不愿认可这个结局:霍顿第一,自己第二,相差0.13秒。

没过多久,他把这种心情告诉众人:“按我的训练实力应该能拿冠军,输了真有点可惜。”的确,3分41秒68的成绩已远远高过他在去年喀山世界锦标赛的3分42秒58和仁川亚运会的冠军成绩,算是他里约奥运周期的第三个好成绩了。

赛后,孙杨最晚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坐定以后,他习惯地把桌签摆正。

面对一屋子的记者,他很镇静,声音很低,坦承自己确实游得慢了,“如果前半程能有效地调动起来,结果会更好些。我觉得还是自己的问题,其实跟外界没有太大的关系”。

有记者把话题引入里约奥运周期他经历的种种事情,问这对当天比赛的结果是否有影响。孙杨这样回答:

“年轻嘛,总会不太懂事,会有顽皮之类的事情,但这些已经过去了,并没有太放在心中。就像今天我拿了银牌,不可能一直想着这些,我还有明天,我还有比赛,我需要去接受。现在,我更加懂得怎样去面对失败,怎样去对待事物,这些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游泳总有一天会结束,可能会在若干年后或者某一天。在人生的经历中,在奥林匹克的大舞台上,普通百姓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对我来说非常珍贵,会随着我的年龄,流淌在我的记忆中。虽然过去的都过去了,但我希望把这些都转化成今后人生的一个动力。”

像在比赛中一样,冠军霍顿与孙杨在发布会上也位置相邻。谁也没想到,这位戴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小子会出言不逊。决赛前,他就称孙杨是“嗑药的骗子”,新闻发布会上,有好事者向他证实此事,他变得更加直露:“我是这么说的,因为他的药检确实是阳性。”此话招致中国记者的不满,毕竟孙杨误服禁药之事早就有了定论。

对此,孙杨的回答尽管声音不大,但毫不客气:“每一位能够来到奥运会的选手都应该受到尊重,没有必要靠这种小伎俩!”会后在与记者的交谈之中,孙杨表示:“我没有理他,但这种事情总得接受。”

显然,孙杨成熟了许多。面对失金之痛,他像是对大家,也像是对自己说:“输了就是输了,这个阶段肯定要经历,无非是早晚的事情,或是金牌银牌奖牌的颜色问题,只是没想到今天就发生在我身上。”

不过,孙杨仍有不甘:“这是个年轻人的项目,但我还是可以游得更快些的,我有这个能力。”

一席话,说得在场记者频频称是,几个女记者还流了眼泪。最后,在人们“你是好样的”、“加油啊”的鼓励声中,孙杨挥手匆匆离去。此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

欢笑的午夜

里约8月8日那个夜晚,孙杨笑了,笑得那么轻松,笑得那么持久。

当天晚上的男子200米自由泳大戏,孙杨堪称当红主角。当他身穿红色外套,头戴红色耳机,表情自信地出场向观众招手时,全场为之欢呼了好一阵。

参加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的对手都不弱,有21岁的英国实力小将盖伊,有德国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比德尔曼,刚刚拿下男子400米混合泳金牌的日本选手蔌野公介就在-他的邻道。

孙杨的自信很大程度上缘于自身的实力。%400米相比,200米自由泳无氧程度很高,对一般耐力基础的要求没有前者那么强。这种无氧能力,孙杨今年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训J练中明显提高冲国游泳队前总教练陈运鹏认为,孙杨的速度储备和耐力储备都非常好,尽管由于受伤,打腿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对于达到最佳状态没有大碍,只要在出发和转身上不输给对手,凭借他优异的途中游表现,取胜是有希望的。事实上,孙杨此前在预赛和半决赛上均列第一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晚上10点20分,比赛开始,喧闹的赛场瞬间安静下来。哨声响起,喊叫声又骤然增高了分贝。

入水后,孙杨遵循平均速度游进的战术思想和力量分配,前面游得很平稳,第一个50米他第六个触壁,最外道的南非选手克洛斯速度飞快,以23秒59的惊人成绩排在第一。第二个50米,孙杨转身时排在第五。第三个50米,克洛斯几乎领先了一个身位。人们为孙杨揪心,加油声一直不断。善于后程发力的孙杨越游越快,追到了第三。最后时刻,孙杨拼命前冲,超过所有对手,中国观众起立为他鼓掌呐喊。触壁那一刻,人们的心提到嗓子眼。可这只是一瞬,很快,人们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孙杨第一,他以1分44秒65的成绩为中国游泳队夺得里约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这个成绩比4年前他在伦敦奥运会获得银牌时快了0.28秒。

到边后,孙杨先是紧张地看着大屏幕。成绩出来后,他紧抿嘴角挥起拳头,又坐在水线上,做出“1”的手势,高高指向上空。起水后,兴奋的孙杨摘下泳帽,抛向狂欢着的观众席,没想到自己戴了两层泳帽,用力过猛,泳帽又飞到泳池边,他只好回身捡回泳帽,搞得全场大笑。

国歌响起时,孙杨一脸正色,郑重跟唱,眼睛不住眨动,但没有泪水,后来他说:“其实我一直在克制自己。”

半个小时后,与前天的情形相反,孙杨第一个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神情格外放松,音量增大,语速也快了很多。他说:“这块金牌对我的意义比400米和1500米更大,后两个项目的金牌我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全拿过了,惟独差一块200米金牌,现在算是弥补了一个遗憾。”

细心的人发现,孙杨瘦了。从他的只言片语中,人们多少知道一点他这48小时内的情形:“这两天,我想了很多,心里确实有一些遗憾,睡得也不好。我没有能够为中国游泳队实现开门红,还是很遗憾的,要不,现在就是两块金牌了。”

发布会上,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还在继续,外国记者再次提到孙杨与霍顿的关系。这次,孙杨的回答很策略,也很干脆:“在比赛中,我只关注自己,关注中国游泳队,不关注场外的东西!”

从6日到8日,短短两天,霍顿的言行受到大多数人的指责,孙杨的理智与大度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赏。不过,在这起伏不定,时有暗流涌动的奥运游泳赛场,人们可以同情孙杨,可以声援孙杨,但最希望孙杨能用出色的表现和真正的实力证明自己,不费一言地回答或回击任何外界置疑。

最终,在里约的午夜,孙杨做到了,人们也看到了!

猜你喜欢
霍顿孙杨金牌
金牌搜笑王
去旅行
霍顿奇遇记
孙杨夺冠
孙杨的“反击”
有惊无险的金牌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
金牌礼物
感恩的传奇
中国女孩与华尔街CEO的互救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