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傅园慧

2016-09-07 10:01柏强
新体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仰泳傅园慧布朗

柏强

在里约奥运会上,若论中国泳军中谁最火,除了孙杨,应当算是傅园慧了。

出场亮相那几天,她随口而出的“金句”,随时而变并带点夸张的表情,让她瞬间成了网红,其称号也早已从“傅爷”更新到“表情帝”、“段子手”等。网友们、粉丝们觉得她有趣,甚至有些魔性,而在一些有识之士眼里,孙杨得了银牌自责大哭,她得了铜牌却在搞笑的反差表现,早已超出性格不同的判断,甚至有人说她的言行举止会成为一种现象,影响国人对奥运会乃至对体育的认识和感受。

不到21岁的傅园慧没有超高颜值,还戴副大眼镜,但确实颇有气场和影响力。8月8日,她夺得了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的第三名,还是并列的,但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主角却成了她。记者们与她的对话你来我往,斗智逗趣,引得场面热烈,笑声不断,连在场的中国游泳队副总教练都笑称:“这个疯丫头!”

随意率性,表情多样,出口成趣,机敏得有些神经质,是人们对傅园慧的普遍感觉。其实,傅园慧的个性绝非有口无心,其内质绝非大大咧咧,其经历也并非言谈举止那般轻松好玩。

里约奥运会前两个月,傅园慧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痛苦期。

此前,她的状态本来就低迷。到澳大利亚外训旧寸,教练是曾带出过世界仰泳冠军艾米莉的布朗。布朗很看重傅园慧,点名要她过来。傅园慧起初很不适应。训J练从早7点开始,那时是冬天,早上的气温甚至不到零度,脱衣下水的感觉是“超级冷”,加上布朗布置的训练量很大,傅园慧一时跟不上,完不成计划。她平时很少流泪,游着游着竟哭了。即使这样,布朗也不会让她少游。“每天都生无可恋了”,傅园慧在游泳池里发脾气,“与大喊大叫差不多,明知不对,但控制不住”。布朗无奈,那就起水别游了,还告诉她:“你要不那么情绪化,会练得更好。”

越急越躁就越感到累,而越累心情越糟糕,傅园慧陷入从未有过的怪圈,久久摆脱不出,体重也在往下掉。此时,耳边不停地听到这样的声音:“距离奥运会开赛的时间不多了,要抓紧呀!”练到第五周时,她的心理几近崩溃,晚上睡觉为怕做恶梦,常常要出去走走,痛苦之下,她一度想“不行就走人吧”。那段时间,她外表如常,内心却在不断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我到底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办?”

实在感到抑郁难忍时,她就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给父母打电话,朝他们哭,朝他们倾诉,好在“父母会给我一些适合自己的,听着起码很舒服的开导。他们会站在我的角度,帮我找出很多理由和办法,让我解脱,尽管我明知道那不是最好的最客观的办法”。另一种方式就是读书,“那段时间必须得看书,不看就死了。看各种书,尤其历史的书,比较白话的那种”。

几乎在“要把自己逼疯”之时,傅园慧突然“找到了出口”——“弦快拉断了,就重新拉一根吧”,她开始换角度梳理思路。

“我想了很多问题,为什么我会这么痛苦,最终的原因是我不甘心,就是死在这条路上,我也不放弃。可我又太急躁,太浮躁,其实,有低谷就会有高潮,不用着急,人各有命,做好自己就行了,只当没有什么奥运会!”

如此想来,她情绪慢慢好起来,终于走出怪圈,体重也上来了。就这样,带着不一样的心境,傅园慧来到了里约。

“好累!”也许是碰巧,两次采访傅园慧,她嘴里都不时发出这种感叹。

她说,自己第一次感觉很累是在五六年前。她原来的主项是自由泳,可练来练去,像是遇到瓶颈一样,水平总是上不去,最好成绩也就是全国前八。身体累还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由于焦虑、失望甚至绝望带来的心累。

2011年全国城运会之前,杭州市游泳接力队缺少仰泳一棒,傅园慧得到机会“试试看”。这本来是她的副项,没想到“试着试着水平就上去了”。于是,傅园慧的主项变更了。

从背负青天转换成仰面朝天,看似容易,实际却很累。仰泳是一种极为讲究技术细节的项目,加上傅园慧的起点本来就比较高,再上一个台阶,自然会十分艰难。浙江队教练于诚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情景:“她像疯子一样游动,是死玩命的那种,可到了后程就没力气了。”傅园慧感觉这活儿比自由泳还辛苦,心中甚至袭来这样的阴影:“自己别仰泳、自由泳都不行吧!”

说来,傅园慧与仰泳结缘已久。初学游泳时,她的仰泳是四种泳姿中最好的。7岁时,她参加了一次50米仰泳比赛,第一个冲到终点。可没高兴一会儿,她的成绩就被取消了。理由是出发时她的脚露出水面,属于犯规动作。沮丧之后,傅园慧向家人发誓,再也不游仰泳了!没想到,转来转去,她又转回这个项目,傅园慧后来戏称这就是“孽缘”。

记者第一次采访时,就曾问她怎么度过类似这样的最累最难时刻。她笑称:“慢慢地度过。”接着认真道:“最终只能靠自己想办法去缓冲,去排解。”那时,她的床头放着一本书,封面上的三个大字,远远可以看到:“正能量”。

行家们都说,傅园慧的身体条件在女队员中算是出色的。不过,她也有两个明显弱点。

一是到陆地就不灵光,跑不快,跳不高。于诚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冬训进行素质测验,1500米跑,傅园慧落在最后,跑起来左右晃动,像鸭又像鹅,还不时地擦着鼻涕,那样子很是搞笑。傅园慧自己也承认:“我只适合在水里。”

二是也许与肩伤有关,她的右手能力小于左手,加上技术、方向感和协调力等问题,游进时容易向右偏。直到现在,她仍在努力纠正这个毛病。好在即使这样,她也能摘金夺银。

记得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决赛时,她被分到第四泳道。四五道是众人皆知的冠军道,内心的紧张外化为按捺不住的狂躁,站在台子上,傅园慧啊啊地叫着,拼命地蹦跳,盼着快快投入水中。可入水不久,她的手竟碰了线。傅园慧心头一惊:“糟糕,完了!”更没想到,这样的情景又出现一次。50米的赛程,距离短短,速度极快,两次触线意味着两次停顿和两次重启,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如此情境下,傅园慧只有拼命了!就这样,在接连游偏的情况下,她竟获得亚军。

去年喀山世锦赛前,她用陶瓷刀切苹果时把左手割破,流了不少血,缝了5针。赛前两个月,由于不能左手训练,她自然多使用右手,无意中右手力量相对增强,两手力量渐趋平衡。就这样,比赛时她没有游偏,还拿了冠军,为此,她不无玩笑地感叹:“天意呀!”

不少接触过傅园慧的人都说她粗中有细,事实上,说她“粗”有些不准,而她的聪明敏感,思维细腻,内心丰富,都是确实可感的。

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命运多变的大赛小赛,让本在花季年华的她过早过多地尝到不适的感觉。好在她是个愿意并努力寻求各种办法来摆脱困境的女孩儿。譬如,她不愿意让别人和自己一样不快,否则自己会更感不快,所以即使心情不好,她也不轻易流露于外表。与众不同,她还是个知性女孩儿,常常借助知识的力量来化解心结。

她喜欢看书,看过的书很杂,从易经、孙子兵法,到武侠小说、网络故事、卡通漫画,常常是经典理论书看累了,就换小说看,再累了就换笑话书读。有些书一时看不懂,看得也很慢,但她还是坚持看下去,觉得“这样看看想想的过程,挺舒服”。

从各种书籍中,她懂得正能量不光靠外界输入,还要靠自己来创造。心情不好时,她试着采用各种办法去自我消解,还总结出一些专门对付自己心理问题的招术。奥运会前那段痛苦期过后,她笑称,以后再遇这种事,“就先把自己逼疯了,再逐渐恢复,这叫浴火重生,死而复生,我觉得这个方法蛮好”。前几年,她还备有一个精致的文摘本子,从书报上看到富于启发性的句子,她就用工整且有些棱角的字体摘抄下来,而且是竖排的。难怪在她的谈吐甚至玩笑中,经常会蹦出一些有趣也意味颇深的语句。

成熟的前提是成长,在成长的路途上,总要经历种种可遇见却不可预见的事情,感受种种明知存在却难以名状的心情,品尝种种虽觉不堪却不能不受的滋味,这都是走向成熟的成本,傅园慧正在这路上。

猜你喜欢
仰泳傅园慧布朗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鸡蛋会仰泳
你好,我是布朗熊
丹·布朗主要作品
荷叶
布朗紧张时 会咬指甲
最是逍遥温泉乡——在汤池仰泳
它在仰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