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初中物理的教学改革

2016-09-20 13:45陈初标
考试周刊 2016年7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改教学改革

陈初标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行业内产生不小的影响,义务教育对整个教育行业的体制、流程及教学方式都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初中物理授课中在不断地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改革,现今有关物理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重要作用及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物理 教学改革

我国的教育理念现状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阶段,在新旧观念交叠的过程中,教育理念的革新成为当下很多学校需要推进的部分。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不能落后,教育改革就是摒弃传统的一些方式和观念,在教学方面不断地创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针对教学改革,很多老师都做出相应的改变,但还有一些老师对新课改的了解并不透彻。

一、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习效率的实际要求

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初中物理教学内容量大且难度高。即便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授课与讲解,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率很难把控。现在很多初中学校的班级人数普遍较多,同时存在课时偏少的情况,老师在日常教学任务中很难控制教学质量。

(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

初中物理学习能力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实验学习的,在实践的检验下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初中生的实验环节安排过少、实验观念的不先进、实验进程的不流畅及实验室条件、设备的不足,都给初中生培养物理实践能力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提高探索能力的要求

物理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学科,但是在初中教育中,对于学生物理科学的掌握,基本围绕在如何考取更高的分数上,忽略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等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对物理学习不仅没有好处,还大大降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传统陈旧的教育方法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对学生来说极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很多学生因此讨厌物理这项学科。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并没有进行严谨的思考,也没有打下实践基础,因此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关于初中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探究小组

初中物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定律和概念,针对这些科学性强的概念。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不断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建立科学探讨小组是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物理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探究知识、对技能的获得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比如在掌握教材中欧姆定律这一课程时,先组织学生合理分组,回顾电流形成原因及电阻的相关概念。

某一导体,在其两端,电压从1伏增加到2伏,那通过导体自身的电流会增加吗?是否可以得出一些推理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有2伏,每个1伏都形成了电流,两股电流交合在一起,电流就变大。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把导体的电阻由6欧减小到3欧,通过它的电流又会怎样呢?是否可以这样推测:电阻减小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了,电流就大了。如何进行实验的检测,可以根据“控制变量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小组把实验涉及的相关器材、准备电路、实验步骤、实验表格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回顾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由推理得出欧姆定律。

在物理学习中,除了欧姆定律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定律,通过同样的分组探究式学习都得以验证出来。在这种充满探究氛围的学习环境中得到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二)多开展生活中物理实践的探讨

对于物理学习,很多学生比较侧重于概念学习,忽略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在学习生活中多结合生活实践,对物理进行学习非常高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很有必要。举一个生活中会涉及的初中物理知识,一个旧的充电池,它具备供电的功能,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磨损,正负极很难分辨。如果把电池放置在电器中进行使用,那么是否可行?有人会说不行,正负极的混淆可能会导致小型电器短路烧坏的故障。也会有人说可以,因为电池里还有电能,就会有可行的方法。针对这种方法,学生需要自己想解决的办法,先对电池进行测试,通过小灯泡电路板可以完成这种测试,这样便可以分辨电池的正负极两端。

办法总比问题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根据日常学习到的知识,将其运用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做到活学活用,才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一边学一边实验的教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方式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于书本内容一边学习一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多角度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可行性的实验性探讨,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非常有帮助。

学做结合,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比如:在课本中对凸透镜成镜的规律的学习中,如学生进行探索,会耗费很长时间。老师需要带领学生合理制订实验计划和设计步骤,确保在学习过程中顺利完成实验。又如:帮助学生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让学生在纸上戳个洞,然后在课桌上观察日光灯成的像。边学边实验的方法,是在思考中动脑,在动脑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四)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种能力,创新的基础是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延伸。举一个实验中的小例子,在电路的知识学习后,可以针对学生普遍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实验可以分为几部分设计。首先,学生通过连接一个电路,电路的要求可以调整灯泡的亮度;其次,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实验的检验;最后,对实验进行假设,如果灯丝烧断,电压表还有示数显示吗?先猜想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个实验,不仅利用实践提出问题,更创新地用提出猜想的这一方法,激励学生对形成原因进行探究。

在物理教学改革中,把传统侧重概念的讲解进行创新,增加实践的机会与手段,在学习中反思,对于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和规律进行立体讲解,配合实验的推进,就变得很容易掌握了。教育的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下不断地发生变化。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老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赫.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民营科技,2011,11:118.

[2]罗海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09-210.

[3]拉巴次仁.当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才智,2012,32:89.

[4]吴纯辉.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路径选择[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53.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新课改教学改革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