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生作文想象力的培养

2016-09-20 14:04郑建宾
考试周刊 2016年70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

郑建宾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无疑是最能体现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而想象力又是创新意识最突出的表现特征,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

关键词: 中学作文 作文想象力 培养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无疑是最能体现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而想象力又是创新意识最突出的表现特征,因此要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不能不抓想象力的培养。记“实”是一种能力;写“虚”也是一种能力。学会记“实”,善于写“虚”,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善于写“虚”,就是在表现客观事物时,善于表达受外物触动而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旨意。善于写“虚”,就是要充分开发学生想象力。初中阶段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极佳阶段,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文”更是离不开想象。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能使文思纵横驰骋,凌空翱翔,从而使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描写生动形象、有声有色。那么,想象力既然如此重要,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谈谈看法。

一、想象要有目标。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在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想象,可以将生活中的感受和思考联系起来,可以开拓思路,推动构思;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丰富表现内容和手段;可以塑造生动新颖的艺术形象。想象是创造教育的素质目标之一,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力应成为作文教学的核心,按照这个要求,才有可能使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尽快提高,进而提高语文素质。只有在学生反复吟咏中咬文嚼字,才能深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领悟作品传神的韵味和情感。

二、想象可以从比喻入手。比喻是汉语中使用最广泛、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在作文中,若想使所描写的事物鲜明、生动就要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就要运用恰当、贴切、新颖的比喻。从运用比喻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余光中《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真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恰当运用比喻,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作文语言更加有滋有味,使人物形象愈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拟作文题目时,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题目推陈出新。例如以“生活”为话题,有的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拟出了这样的题目:《生活是本无字的书》、《生活麻辣烫》、《生活的老玉米》、《酸甜苦辣咸》等,这些题目都富有新意,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拟出的题目,可使读者感到生动活泼,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展示学生的才思。

三、想象离不开生活。想象可以把人们提前带入未来社会,但社会的发展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书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再如,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而且是用心的观察。平时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同时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要让学生了解,细心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观察到生活中瞬间碰撞出的那令人惊叹的火花。以我手,写我心;用我文,抒我情。

四、想象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能在想象中驰骋,就只能是敢想而不会想,就只能是胡思乱想而绝不是奇思妙想。那么,怎样引导学生积累材料呢?首先,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要注意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聆听演讲,留心广告招牌等。其次,从阅读中积累:要在广泛阅读中积累大量的词汇、佳句、精彩段落等。再次,从切身体察中积累:要善于把眼前的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并随时把它写成心得留存起来,不仅如此,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积累的生活经验与阅读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联想和想象。在此基础上,才能把词句所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五、可通过几种方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续写训练,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乘上想象的飞船,编写未发生的故事,设计人物未来的命运,学生会从中享受到虚构的乐趣,会有作家般的自豪感。补写训练,这种训练方式适用于语言简洁的文言文。在一些文言文中,作者对于次要的地方写得相当简洁,甚至有的一句带过,而正是这些简洁、精练的语言,为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刘义庆的《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可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写“陈太丘等友”的情节,突出等的时间长,等得焦急,从这一点上对理解友人会更有帮助。有一位学生这样补写道:“陈太丘焦急地等待着友人,他时而踮脚张望,时而走来走去,时而抬头望日,时而搓手跺脚……”流畅的语言,合理的想象,令人有成功的欣慰。通过补写训练,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觉得有话可说,这种精神活动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产生了,想象力也得到了训练。

想象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学生通过想象力能把学习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较快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尤其是能把一般的原理、思想具体化,从而加深理解。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可以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不在眼前的事物,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都可通过想象表现出来,使文章富于形象性。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则定能大大强化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