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督导工作后的几点感悟

2016-09-20 18:13董睿
考试周刊 2016年70期
关键词:督学督导评估

董睿

从2011年至2015年六年间,我参加了几十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工作。从学校领导的汇报、校容校貌、师生礼仪、档案资料、校园文化等方面,可以看出各校对督导工作都非常重视。各校发展虽各具特点,但在素质教育暨中小学校规范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那么应怎样才能做到使中小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更完善、更具体、更有力呢?

一、明确督导督学的角色功能

督学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主要是督学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督学实践中不能以“钦差大臣”自居,把自己看成是专“挑刺”、“找茬儿”的“教育警察”,而要从一个冷冰冰的评价打分者,变成热情的呐喊加油者,做教育的“保健大夫”。教育督导的本质,不是为了评价优劣,而是为了改进和发展,“督”(监督)和“导”(引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督学要宽容学校的每一个过失,期待学校的每一点进步,赞许学校的每一点成功。要把督导评估的过程看做是为被督导评估者提供有效帮助的过程,帮助被评估者深化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在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理清发展思路,帮助被督导评估者总结、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督学要有“为民请命”的责任和勇气,要把学校的困难、家长的呼声、师生的疾苦放在心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或反映。督学还应具有较好的涵养和心理素养,妥善地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以营造良好的督导气氛,使督导工作在和谐、融洽、自然的环境中有效地开展。在督导过程中要防止主观随意性,不能以个人的感情和好恶代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有关规定,这样才能赢得被督导评估者的信任和尊重。

二、优化督导评估的人员组成

就督学队伍整体优化而言,主要是年龄结构与专业知识结构。在年龄结构上,一般来说,应以老中青相结合,以中年为主。督学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督导工作的质量高低,因此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既能提高督导工作质量,又会为督导开展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没有专业课程背景的督导听课,比如听美术老师的课,听了也就听了,要给出符合美学原则的指导意见恐怕是勉为其难的事情。督学的整体知识结构应具有互补性。一般来说,督学的整体专业知识应能覆盖中小学各学科,即每位督学至少熟悉乃至精通两门学科,督学之间的专业知识宜交叉,不宜重叠。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繁重的“督学”工作。

三、完善督导评估的制度建设

教育督导工作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县级教育督导部门,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对于各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家、省、市针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督导评价体系相对完备,但存在没有本土化和评估细则不完善的问题。作为县区级督导室,其就需要创造性地建立健全督导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国家、省、市的评估标准与白银区的教育实际相结合,进行本土化改造,制定出符合本区域办学实际的评估细则。我参与了《白银区教育督导室督导手册》、《白银区教育督导室专项督导细则》的制定,并进行了探索性督导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要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以便及时总结推广办学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督导评估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公正地对学校工作做出评估,在实施程序上,自上而下分为两个阶段,即先由学校自评,再由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复评。通过建立完善一系列督导评估制度,可以有效推进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

四、简化督导评估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不是由教学督导层面制定的,但它是各个学校教学督导开展工作的前提。按照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理念,“讲得好”不是课程的评价标准,“学得好”才是课程的评价标准,换句话说,教学督导在评价教师的时候,除了关注教师本身的教学过程外,更应该把关注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课程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督导对课程的理解不一定高明于任课教师,督导无法找到评价教师的刚性标准。教师是为学生提供产品服务的人,督导是协助教师制造产品的人,课程是产品,学生是客户,只有学生才能担当真正的“教学监工”角色,学生满意才是检验课程质量的刚性标准。检查教学纪律的途径,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调查表设置相应的项目,比如教师上课是否迟到?是否打手机?提供“没有、偶尔有、经常有”三个选项,“没有”需要肯定,“偶尔有”可以宽容,“经常有”就必须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中小学教学督导工作的权威来自于上级部门的重视,来自于督导人员的认真对待,也来自于督导机制的保证。作为督导人员,其在教育督导工作实践中重视探索教育督导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积极发挥教育督导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职能,不断提高督导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探索、完善对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督导制度,会使教育督导工作更科学化、理论化。总之,教育督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督学人员必须明确其角色定位,明确国家赋予督学的专业职责,在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树立督学的专业意识。培训部门要通过专业的督学培训体系,发挥培训推动督学专业发展的价值,使督学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得到不断更新和加强,提升督学专业能力,从而建设一支专业的督学队伍,服务于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督学督导评估
责任督学思与行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评估依据
行走在教育督导之路上——对做好责任督学的思考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